決勝脫貧攻堅|中國的減貧治理有哪些制度性設計?

發佈時間:2020-01-06 09:41:25 | 來源:今日中國 | 作者:譚衛平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減貧,治理成效,制度性障礙,中國創造,農村居民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習近平主席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



從救濟式扶貧到開髮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中國走出了一條特色扶貧開發道路。2013年以來,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減貧成效進一步顯現。中國減貧治理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與此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減貧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施策

中國的減貧可以從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以制度改革解決農村普遍貧困的階段(1949-1978)。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消除農民無地的制度性障礙。同時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教育衛生事業,推廣農業技術,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農村居民生存狀況大為改善。該階段,糧食總産量增加1.69倍、嬰兒死亡率下降75%、人口預期壽命提高近30歲、溫飽線以下農村人口比重降低了50個百分點。

二是扶貧開發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區域性整體貧困治理成效凸顯的階段(1978-2012)。中國先後頒布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兩個十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確立開髮式扶貧方針,劃定貧困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立從中央到縣的四級扶貧工作專責體系,形成跨農業、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發展領域的議事協調機制,在國家戰略層面推動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扶貧行動。


 

廣西靖西南坡鄉逢雞村大力發展水果種植帶動當地脫貧。

三是黨的十八大(2012年)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莊嚴承諾到2020年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扶貧工作向落實到人、“精準滴灌”轉變,向分類施策、“靶向治療”轉變,向“拔掉窮根”、可持續發展轉變,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

“精準扶貧”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按當年價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衡量,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的1.7%。農村貧困人口規模從7.7億人減少到1660萬人。

從2012年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來,中國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截至2018年底,全國832個貧困縣,已脫貧摘帽43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從12.8萬個減少到2018年底的2.6萬個。習主席在致2020年新年賀詞時表示,2019年,全國又有34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1000多萬人實現脫貧。

貧困治理帶動農村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速。據統計(如圖1),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0371元,是2013年的1.7倍。2013-2018年收入增速平均為12.1%,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1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平均水準高2.3個百分點。

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相當於全國農村平均水準的71%,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與全國農村平均水準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 圖1 2013-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及其增速。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明顯改善。貧困地區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大量增加,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特色優勢産業迅速發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貧困群眾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不斷完善的制度設計

貧困治理的制度體系得到了全面完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設計,包括明確的脫貧目標,對全部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建立責任、政策、投入、幫扶、動員、監督、考核等七大制度體系。


2019年12月6日,第三屆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活動在重慶南坪國際會展中心啟幕。

責任體系層面,要求貧困縣黨政正職攻堅期內保持穩定,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

政策體系層面,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出臺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各地都出臺和完善了脫貧攻堅系列文件,很多“老大難”問題都有了針對性的措施。

投入體系層面,匯集了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金融支援等多渠道的投入來源。

幫扶體系層面,全國共選派77.5萬名幹部駐村幫扶,期限1至3年。中央組織部組織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派18.8萬名優秀幹部到貧困村和基層黨組織薄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著力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戰鬥堡壘作用。

動員體系層面,東西部扶貧協作實現對30個民族自治州全覆蓋,中央層面共有320個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和武警部隊定點幫扶2000多個貧困村。

監督體系層面,中央巡視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內容。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8個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應8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省份,扶貧部門設立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加強與紀檢監察、審計、財政、媒體、社會等監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

考核體系層面,中央出臺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開展一次考核,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進行,主要考核減貧成效、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確保脫貧攻堅品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實施扶貧開發,最早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減貧目標,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再次加速全球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