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個民族鄉的精準扶貧實踐

發佈時間:2019-11-26 09:28:0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羅羽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羅小華,民族鄉,貧困戶,假肢,幹部

村民羅小華只能用6年的右腿假肢就要換了,但主動前來幫他申請和協調更換事宜的,卻是村裏的幹部。

“我的假肢已經沒有伸縮彈性,最近走路不太方便,沒想到這被村裏的幹部看到了。他們主動到府了解後,幫我申請和協調,再過一段時間,假肢就可以換了。”羅小華面帶微笑地説,幹部們的真心、用心、細心,讓他的內心充滿溫暖。

羅小華家住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楊武布依族苗族鄉長石村。6年前,他在福建一採石場工作時被突然滑落的石塊砸中,導致右腿截肢,從此安上了假肢。2014年,身患殘疾的羅小華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作為貧困戶,羅小華無法承擔假肢更換所需的至少3萬元費用。”楊武鄉政法委書記、長石村脫貧攻堅指揮長肖幫恒説,幫助羅小華協調更換假肢,是避免他再次陷入貧困,進而更好地接受技能培訓,重新找到合適的工作。

作為一個民族鄉,楊武鄉轄10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共有7825戶31217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0.5%。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225戶4898人,已脫貧1092戶4481人,未脫貧133戶368人。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也在精準。楊武鄉黨委書記陳應江説,楊武鄉積極推進“精準打法”,就是要確保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實現“靶向治療”,做到不漏一項、不少一戶、不落一人。

截至目前,全鄉梳理髮現涉及住建、教育、民政、水務等12個領域共41個問題,僅有4個問題還在解決當中。

“根據村民的經濟生活狀況,我們村由村支書、村主任還有我各自帶隊深入每家每戶查擺問題、匯總問題,並做出臺賬,落實責任,最後協調解決問題。”安順市煙草局主任科員、石平村駐村第一書記黃興琴説。

80歲的貧困戶張教倫腿腳不便,曾辦過殘疾證,但已遺失多年。黃興琴等幹部在仔細了解相關情況後,幫他補辦了新證,為此他每個月可多獲得政府發放的69元補助。

“我現在住的是政府幫助改造的新房子,每個月還有低保、養老金和産業分紅等,生活足夠了。”張教倫説,村裏的幹部不僅時常到他家裏走訪慰問,還幫助解決殘疾證這種小事,讓他打心裏感激。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