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剛過,初晨的陽光暖暖地盪漾在大梨樹河上,河面泛起的閃閃粼光,把大梨樹村的早晨映襯的格外清新透亮。
清晨6點半,位於遼寧省鳳城市鳳山街道的大梨樹村開始變得忙碌起來。在大梨樹河邊上開小酒館的王淑蘭早早地就把店舖打開,開始向遊客售賣自己釀造的小燒酒,暖暖的陽光也鋪滿她的臉龐。
而在河的另一端,開小旅館做小生意的車世利和愛人也早早地起來,伴著顧客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一件件經典的海魂衫被穿在了不同身材的遊客身上,一年十幾萬件的銷量,讓車世利夫婦的早晨的確有些忙。
十幾年來,大梨樹村的每一天都是在忙碌中開場,忙碌讓村民的生活變得富有,忙碌讓每家的日子都過得帶勁兒、紅火、亮堂。
在大梨樹村,提起“老書記”毛豐美,村民們情真的講述,都會把你感染的熱淚盈眶。大家説大梨樹如果沒有毛書記,村子不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
在大梨樹村花果山上的幹字文化廣場,鮮紅的“幹”字巍然屹立、氣宇軒昂。“幹”字是大梨樹村的精神圖騰,30多年,毛豐美帶領村民彎大腰流大汗,苦幹、實幹加巧幹,硬是將一片貧瘠的土地變成富裕的“世外桃源”。
1980年,30歲的毛豐美就任鳳城市大梨樹村黨支部書記。從上任那天起,他就發誓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讓大梨樹人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好日子。
20世紀80-90年代,他帶領村民進城建賓館、蓋市場,不斷壯大集體經濟;1989年到1998年,帶領村民將2.6萬畝的荒山變成花果山。他頭腦靈活,懂經營,在生態興村的基礎上,積極帶動村民發展鄉村旅遊,經過多年努力,大梨樹村已經形成農、工、商、貿、旅全面發展的新格局。昔日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貧困村,逐步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一個生産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到2014年,大梨樹村全村社會總産值位居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58名,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典型示範村。
而就在這一年的9月26日,因長期勞累,積勞成疾, 65歲的毛豐美永遠地離開了他摯愛的大梨樹村和大梨樹村的鄉親們。
“幸福不會從天降,幸福生活幹出來。”如今,站在挂滿果實的花果山,聽著鄉親們深情的講解,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毛豐美帶領群眾創建萬畝果園的艱辛。炎炎烈日下,熟睡了的孩子被裝進筐裏放在了山坡地頭,在毛豐美的帶領下,男女老少齊上陣,赤著膊,光著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大規模會戰,才有了今天花果山的模樣。沒有人能精確記錄出大梨樹人為此付出的時間和汗水,沒有人能夠記住毛豐美磨破了多少雙鞋,手上打了多少老繭兒,再苦再累,他都要努力帶領大梨樹人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好日子。
毛豐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的誓言。今天的大梨樹村,環境優美,經濟繁榮,家家住別墅,人人有存款。“老書記”的那個美好願望早已變為現實。
69歲的王淑蘭一個人在村裏經營著一家小酒館,自己靠釀酒賣酒,一年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
“村裏能有這麼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大家能在家門口賺上錢,這多虧了我們的老書記毛豐美啊。”説起老書記幾十年如一日帶領村民謀發展幹實業的毛豐美,王淑蘭眼角有些濕潤。
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中國大地。頭腦靈活的毛豐美通過做小生意,成為大梨樹村第一個“萬元戶”。1980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毛豐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發展村集體經濟。“當時看到很多來鳳城的外地人住宿問題不好解決,於是毛書記就帶領俺們去城裏租房辦賓館。”王淑蘭至今清晰記得1984年,毛豐美帶領包括她在內的5名村民進城經營賓館的事情。
那些年,王淑蘭的丈夫常年患病,加上孩子又小,每年幾次住院的花銷,讓本不富裕家庭變得異常困難。“有一年,愛人住院回來都已經是農曆臘月二十六,家裏沒有一分錢,毛書記知道後,親自給俺們送來500塊錢,讓俺們一家過好這個年,剩下的錢讓俺買種子和化肥,準備春播。”王淑蘭説當她接過毛書記手中的錢時,已經淚眼嘩嘩了。“那幾年,如果沒有毛書記的幫助和接濟,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今天。”
為了讓王淑蘭一家能有個穩定生活,村裏創辦瀝青廠後,毛豐美安排王淑蘭在廠裏做了出納。“一來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二來在村裏可以照顧到家。”後來王淑蘭一直在村辦企業幹了很多年,直到65歲才從村辦企業退休。“那時候,村裏的貧困戶都被毛書記親手幫扶過,在大梨樹村,毛書記就是我們的親人啊。”
退休後,王淑蘭一直想著幹點兒什麼,她覺得自己身體還不錯,就幹起了釀酒賣酒的生意。“老書記在的時候鼓勵大家多幹事,趁我還能幹得動,就自己養活自己,不能再給村裏和社會增加負擔,這也是老書記生前所倡導的,幹字當先。”王淑蘭説,之所以退休後選擇再出來找事幹,就是要給村裏的年輕人做表率,讓他們明白,今天大梨樹村的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
十幾年前,村民車世利因醉酒打架過失致人死亡,被判刑14年。入獄後,車世利萬念俱灰,甚至想過自殺。毛豐美聽説後,趕去監獄看望並鼓勵他。“車書記對我説,孩子你要好好表現,不管之前發生過什麼,大梨樹村是你永遠的家。”車世利説老書記的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裏。
車世利出來後,已經37歲。為讓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毛豐美又四處奔走,幫他尋找活計。車世利沒有辜負老書記的一片苦心,後來在鄉親們幫助下,通過自食其力,燒烤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再後來還開起了家庭旅館,不但娶了媳婦、有兒有女,還多次被評為村裏的致富能手、先進個人。
“你看,我這裡印有‘幹’字的海魂衫賣的賊拉好,真是有多少,賣多少,這種旅遊商品是遊客必買的,一件衣服裏不僅蘊含了大梨樹村實幹富民、實幹興業的精神內涵,對每位遊客從精神上都是一種鼓勵。”車世利説一家人每年靠經營小旅館、做小商品生意,年收入五六十萬已不成問題,“過去因為窮,都不好意思説自己是大梨樹村的,現在生活富裕了,無論到哪,我們都會自豪地説‘我是大梨樹村人’”。
秋天的大梨樹村是最美的,兩萬多畝果樹枝頭結滿果實,遊客和村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還可以採摘到新鮮飽滿的果實,那一陣陣從果園裏傳出的爽朗笑聲,久久地迴旋在大梨樹村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