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農村是防災減災救災最薄弱環節

發佈時間:2019-08-29 14:54:37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杜燕飛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防災減災,農村貧困地區,救災,利奇馬,最薄弱環節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杜燕飛)據統計,我國830多個貧困縣,70%多都是易遭受暴雨洪澇地質災害影響的區域,自然災害致貧是比較突出的。農村和貧困地區薄弱環節在於缺乏防災備災的理念,對災害存在僥倖。農村貧困地區的抗災能力依然偏低,不管是房屋設施,還是他們所處的環境,多是山區,處於地質災害隱患區域裏。

8月22日上午,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就防汛防颱風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在會上表示,農村是防災減災救災的最薄弱環節,基層抗災救災力量弱,農村和貧困地區又是災害多發易發區域,自然災害防治水準相對比較低。危險來臨時,群眾自救能力相對不足。

鄭國光介紹説,從客觀規律上來看,超強颱風不管是登陸發達地區還是登陸欠發達地區,造成的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一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取決於很多條件:一是自然災害嚴重程度;二是對災害的敏感度;三是人財物的集中程度;四是防範抗禦災害的能力。

從造成經濟損失來看,一場災害對發達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肯定會高於欠發達地區,人財物的集中度是很高的。

從防禦抗禦能力來看,一場災害對欠發達地區造成的人員傷亡可能比發達地區要嚴重,但主要取決於防禦抗禦是否到位。比如,行業對自然災害的敏感度,漁船肯定對風的敏感度很大,山區肯定對山洪地質災害敏感度很大。

“簡單地説,災害對欠發達地區的影響不一定比發達地區要大,如果防範得不好,不管什麼災害,不管是欠發達地區還是發達地區,都會造成重大損失。比如這次超強颱風“利奇馬”,正好是登陸我國長江主要經濟發達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比較明顯的。”鄭國光表示。

從造成人員死亡看,這次超強颱風“利奇馬”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主要集中在強雨強風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山區佔2/3。房屋倒塌也集中在農村,房屋倒塌佔到12.8%。

鄭國光指出,應急管理部把做好基層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的防災減災救災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一是要做好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加強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特別是指導協調有關部門加強農村和貧困地區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站網密度,加強災害資訊報送,提高災害預警資訊發佈的時效性、準確性。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手機、有線廣播、高音喇叭,乃至一些“土辦法”,如鳴鑼吹哨、村幹部逐戶通知等方式,逐步解決災害預警“最後一公里”問題。

二是提高設防能力,加強房屋抗災加固,對災害隱患點的居住區採取避讓搬遷。

三是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農村群眾防災減災救災的意識和防範自救互救能力。從工程和非工程上“多管齊下”,努力提高基層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