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赫章:懸崖上鑿出470米“挂壁公路”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佈時間:2019-08-07 09:04:3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張偉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石板,公路,奔小康,懸崖

中新網貴州赫章8月5日電 題:貴州赫章:懸崖上鑿出470米“挂壁公路”脫貧致富奔小康

記者 張偉

夏日的清晨,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白果鎮石板河村52歲的村民黃啟富一早起來清掃起進村的山路上的不多的灰土、碎石等。“就是想著把路養好。”黃啟富開心地告訴記者,這可是村裏的致富路,而他則與這條路有半輩子的情緣。

這條通往石板河村的山路被稱為“挂壁公路”,懸挂在約90度陡峭的懸崖上,路面離山腳有近200米的高度,全長470余米。路面寬窄不一,寬的地方也僅僅是容納兩輛小汽車擦身而過,路窄的地方最多可供一輛城市SUV型汽車通行。

未通路之前的石板河村交通極其不便,村民自嘲地説“早上出去天不亮,晚上回家月亮上”。黃啟富説,“挂壁公路”沒有通之前,村裏的人到鄉鎮上換取生活用品要背著糧食、器具等要繞山路走5個小時,全靠“人背馬馱”。

回憶當年,參與修路的石板河村村委會主任唐仁文心酸地告訴記者,群山環繞的石板河村在岩壁的阻隔下,村裏人只能從一條叫“梯子岩”的岩縫裏進出,村裏的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到過幾公里外的鄉鎮見見世面。

距離赫章縣城僅有26公里的石板河村,居住漢、苗、彝等民族。昔日在村民口中“原始時代”的石板河村,村民吃不飽穿不暖,住在簡陋的茅草屋中。1999年村裏一位老人過九十大壽,卻因家屬外出買菜時馬匹失足摔死,讓人悲痛不已。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當地的所有村民。

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狀況,讓子孫後代過上好日子,村裏的人毅然決定要修一條“出山路”。人心齊泰山移,面對懸崖峭壁,石板河村的2000名各族同胞化身愚公開山修路。

然而修路不易,尤其是在懸崖峭壁上修路,對於沒有經驗的村民來説,開工後不久就出現了人員傷亡情況。“面對困境,我們沒有退縮,而是想方設法幹下去。”唐仁文拿出一份他珍藏許久的“公路指揮部登記本”向記者描述當時的情景,當時的鄉政府極為支援修路,組織專業人員實施爆破後,再讓村民清理碎石。

由於地勢陡峭,清理工作只能靠村民用簡易的籮筐搬運。當時年輕力壯的黃啟富和弟弟黃啟貴成為搬運碎石的一員。他們的父親黃佑明因年紀大就和村裏的婦女在安全地段幫忙。

唐仁文告訴記者,當時修路十分艱難,為了節省時間有的村民還冒險只依靠一根繩索攀岩而上,有的村民要在岩洞裏工作15天才換班,吃住都在山洞裏,吃的也要依靠繩索從山腳下釣上來。

歷經三年的時間,在2002年的夏天,石板河村民終於從懸崖上鑿出一條長470余米的出山路。現年78歲的黃佑明説,通車時全村人幾乎都喜極而泣,村裏從來沒有見過汽車的老人們都拿出凳子坐在路邊一定要看看汽車長啥樣才罷休。

隨著“挂壁公路”的通車,石板河村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昔日的茅草屋逐漸被磚瓦房代替。通電、通水、通網後,村民也過上城裏人的生活。昔日與世隔絕的小鄉村,也因“挂壁公路”而名聲大噪,遊客也慕名而來。

數據顯示,石板河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達到4300元,計劃到2020年實現整村脫貧。石板河村的巨大變化讓外界看到了“窮則思變,變則通達”的“畢節志氣”和“畢節精神”。為幫扶石板河村脫貧致富,赫章縣政府已修建完工兩條通旅遊景區的道路,並計劃將石板河村納入阿西裏西風景名勝區整體發展規劃。

看到了未來發展潛力的村民唐仁敬也結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鄉創業搞起了養殖場和農家樂。“以前的荒山現在都成了資源,今後的日子回越來越好。”(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