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補短板奔小康

發佈時間:2019-08-06 08:50:2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丁志軍 吳勇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貧困戶,奔小康,持續增收

140多萬人脫貧

本報記者 丁志軍

清晨,化德縣德善村車間傳出錯落有致的縫紉機聲。

車間主任謝振麗告訴記者,這個車間是全縣46個辦到老百姓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之一,工人全部來自本村的貧困戶。“就在家門口上班,每月能掙2000多元,打工種地兩不誤。”57歲的郭存蓮欣喜地説。

化德縣是內蒙古扶貧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自2013年至今年6月,全區累計減貧141.7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7%下降到1.06%。

自治區扶貧辦主任麼永波介紹:“2019年全區計劃實現14萬以上貧困人口減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旗縣全部摘帽目標。2020年實現剩餘貧困人口和返貧、新致貧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産業夯實脫貧路

大暑節氣,記者走進興安盟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那金嘎查貧困戶白福林家。清掃圈舍、喂料加水……妻子張鳳英正忙個不停。

“我以前也養豬,由於沒有資金,最多只養2頭。”張鳳英説,“2017年用扶貧資金新建了豬圈,購買了2頭母豬仔,現在發展到了21頭。”

白福林一家3口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活一度頗為困難。2017年,通過功能表式産業扶貧資金髮展養豬、養羊産業,僅這一項收入就超過2萬元。“現在我家已經脫貧,今後還要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收入。”談及未來,夫婦倆信心滿滿。

這是內蒙古鼓勵有勞動能力貧困戶通過“自營模式”脫貧的一個縮影。2016年至2018年,全區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49億余元,其中70%以上的資金用於發展産業,重點扶持養殖、蔬菜等優勢特色産業,幫助42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炎炎夏日,阿拉騰畢力格卻頂著烈日,一趟趟地往嘎查附近的荒地上跑。“看好這些寶貝,致富就有了底氣。”瞅著一塊塊閃閃發光的太陽能電池板,阿拉騰畢力格露出了笑容。

在察哈爾右翼中旗,3087戶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年每戶享受光伏發電分紅3000元,持續20年。

內蒙古各地因地制宜,建立起多種扶貧産業發展模式。

健康扶貧有保障

時值盛夏,從社區衛生中心看完病,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居民胡生雷在妻子陪伴下回到家裏。

“這次看病總共花了360多元,政府兜底報銷90%,我自付10%,才掏了幾十元。”胡生雷指著結算清單對記者説,“以前像我這樣得了慢性腎衰竭,就跟天塌了一樣。現在趕上了好政策,住院看病能報銷,家裏負擔也輕了。”

夫妻倆過去是牧民,退牧還林後,兩人搬遷到巴彥浩特鎮做起了小生意,日子原本過得不錯。

2014年,妻子趙紅梅生了場病,雖然通過治療逐步康復,但也花光了家裏積蓄。雪上加霜的是,2017年6月,胡生雷又被診斷出慢性腎衰竭。好在依靠健康扶貧政策,去年胡生雷住院3次,花費6萬多元,報銷5萬多元。

“我家能邁過這個坎,全靠國家健康扶貧的惠民好政策!”趙紅梅説。

從去年初開始,內蒙古全面實施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實施貧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準救治攻堅行動,將乳腺癌等14種大病納入集中救治範圍,到2020年,還將擴大到30種。對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

截至去年底,全區31.3萬脫貧戶中,有14.1萬患病貧困戶脫貧,佔已脫貧戶的45%左右。

脫貧成果穩得住

赤峰市林西縣十二吐鄉十二吐村村民王華,患病10多年,每週都要進行透析,一年10多萬的醫療費用,將打工為生的他壓得喘不上氣來。

2017年10月,王華一家由小城子村易地搬遷來到十二吐村。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夫妻倆種起了番茄,一年純收入3萬多元。去年11月,王華一家脫了貧。

“我家雖然脫了貧,幫扶幹部並沒撒手,定期到府入戶、宣傳政策,還幫我協調貸款,聯繫技術員與客商。”今年王華又貸款購買了一座大棚,年收入有望達4萬多元。

“為了讓脫貧成果穩得住,我們嘗試將脫貧戶與重點項目相結合。推進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建設,把他們持久吸附在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産業鏈上。”林西縣扶貧辦主任趙光明説。

在察右中旗,內蒙古民豐薯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盧文兵告訴記者,他們在種薯、農業技術服務、産品銷售等環節,對1383戶農戶開展幫扶。

“我們家種薯每畝增收2300元。土地倒茬後公司讓種植燕麥,收益也不錯。”種植戶辛志強説。

“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麼永波説,“要建立産業扶貧持續增收、扶貧資金形成資産管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等機制,讓脫貧戶穩得住、能致富!”

城鄉建起新家園

本報記者 丁志軍

阿爾山市伊林小區張奇友老人家裏,有大大小小4個魚缸,五顏六色的觀賞魚游來游去。過去,一家5口擠在30平方米小房子裏,因為養魚沒少吵架。如今,新家有72平方米,生活設施齊全。

位於大興安嶺林區的阿爾山市,長期以來住房以板夾泥房屋為主,面積狹小,漏風漏雨,保暖防寒性能差。2014年春天,當地大規模棚戶區改造拉開序幕。截至今年初,共計10200戶居民入住新居,棚戶區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包頭市北梁棚戶區,面積13平方公里,涉及4.7萬戶12.4萬人,改造難度大。不到3年時間,一個個花園式小區在這裡拔地而起,十幾萬居民搬進新家園。

在北梁新區南三社區,記者看到居民們在社區中心唱歌、跳舞、健身、做手工、寫書法……社區服務中心設有日間照料室、志願者服務站等,為社區4000多戶居民提供貼心服務。

農牧區住房狀況也得到大幅改善。“大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買東西有超市,看病有衛生室。”林西縣蘇灑汰村村民李國偉感慨。

截至目前,內蒙古城市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31平方米,是1990年的3.5倍。農村牧區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26平方米,是1990年的2.2倍。

健康生活成時尚

本報記者 吳 勇

年輕人滑旱冰、練雙杠,老年人健步走、做運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健身場裏,于景林正組織全家人開一場“家庭運動會”。

“過去每逢節日,一家人在一起除了聚餐就是喝酒打牌。”年過六旬的于景林告訴記者,“現在,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我們都會搞點運動健身活動。”

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富起來的農民越來越注重養生,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新時尚。

在庫如奇鄉庫如奇村,村民隋振學告訴記者,為了鍛鍊身體,她花4500元買了臺跑步機,“咱這是花錢買健康,值得!”

走進尼爾基鎮龍興村農民王修家的小院,一派綠意盎然。從去年開始,他留出5畝地種植玉米、馬鈴薯,不使用化肥農藥。“過去我家吃得最多的是肉食,這幾年蔬菜、粗糧成了餐桌上的必備食品。”

走在內蒙古農村牧區,文化活動室、草原書屋、健身廣場、球類運動場多了,廣場舞、秧歌隊、籃球隊活躍起來。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