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旅遊帶動10萬農民走上致富路

發佈時間:2019-08-02 14:28:07 | 來源:今日中國 | 作者:馬力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旅遊公司,旅遊景區,旅遊産品,旅遊度假區,致富路


▲ 綠草如茵的武隆仙女山風景區。王俊傑

藍天白雲,青山如黛,地處武陵深山區的重慶市武隆區,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7月23日至25日,“2019首屆中國·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在武隆仙女山國家公園內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創新”,分享武隆綠色發展實踐經驗,研討當今中國綠色發展理論和實踐路徑。

作為“綠色崛起典範”,武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先行”的發展思路,2015年榮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範例獎”,2018年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 仙女山景區內的美麗公路。王俊傑攝


仙女鎮的富民之路

“荒山瘦地石旮旯,紅苕洋芋苞谷耙,大人餓得咕咕叫,細娃餓得清叫喚”。武隆區仙女鎮石梁子社區46歲村民劉順剛,至今都沒忘記這首村裏流傳多年的民謠。

“因為沒錢醫病,10歲那年我父親去世,走的時候連一套新衣服都沒有,我們兄弟姊妹6個都是光著腳板兒在泥濘的山路上送別他的。”貧窮是劉順剛童年揮之不去的記憶。

父親去世後,劉順剛的母親帶著6個娃,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家中兩個男娃上小學,母親常常會為每人5塊錢學費犯愁。“我和哥哥兩個人需要10塊錢,家裏最多能拿出5塊錢,沒辦法,學校就給我們免了一個人的學費。”這樣,劉順剛兄弟倆才勉強讀完小學。

大家都説武隆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而在石梁子村,半分田都達不到,挨餓是家常便飯。為減輕家裏負擔,當年只有17歲的劉順剛外出打工,上海、浙江、溫州等地都留下了他艱辛的過往。

 

▲劉順剛家的“皆鄰農家樂”。

2007年,石梁子村所在的仙女山鎮迎來仙女山旅遊區開發的機遇。在外務工多年的劉順剛回到村裏,在村邊通往景區的路口,建起了三層小樓。2011年,劉順剛經營的“皆鄰農家樂”正式對外營業。借助景區的發展和家人的努力,開業後三年,每年的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劉順剛和老母親脫了貧。

日子好過了,收入穩定了,可劉順剛又有了新煩惱,近幾年,當地政府鼓勵個體經營旅遊經濟,餐館、民宿、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劉順剛家因為房子外觀老舊,“從去年開始,收入大不如從前”。為此劉順剛打算明年重建一棟樓層較高的民宿,全面改善經營和接待能力。

和劉順剛一樣,50歲的曹世蘭也是靠在村裏開辦農家樂脫貧。2009年,借助仙女山景區開發,頭腦靈活的曹世蘭第一個在村裏辦起了農家樂。“每年農家樂的收入在六七十萬左右。”曹世蘭坦言,如果沒有景區旅遊開發和政府的好政策,石梁子村民不會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曹世蘭種的106畝脆桃喜獲豐收。

“習近平總書記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做農家樂雖然很成功,但總感覺靠生態經濟有點靠不上,遠離了農業本身。”2013年,不顧家人和親戚朋友的反對,從小就在土裏刨食的曹世蘭流轉了村裏106畝薄地,種上了鮮食脆桃。

“做生態農業,短期是見不到效益的,只有大筆的投入,如果沒有農家樂的經營收入,我這個桃園早就維持不下去了。”在桃樹栽下的5年後,2018年8月,曹世蘭的桃園開園迎客,桃子在樹上就被遊客採摘一空。曹世蘭説,因為第一年正式挂果,産量不多,但純利潤也有10萬元。

今年,曹世蘭還給自家的脆桃進行了有機綠色認證,挂滿枝頭的果實即將進入採摘期,早已有旅遊公司諮詢採摘事宜。曹世蘭説,2018年,石梁子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9365元,比5年前增長了3倍。

“和石梁子社區一樣,全鎮7村1社區中,現有農家樂650戶、個體工商戶200余戶、鄉村旅遊接待戶526戶、星級酒店15家,旅遊日接待能力達2.5萬餘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服務業人員達1萬餘人。”仙女鎮宣傳專幹張建告訴記者,生態旅遊之路,已經成為仙女鎮的富民之路。


值得去一千次的地方

“武隆不是一千個人來一次的地方,而是一個人來一千次的地方。”北京旅遊愛好者許秉寬從1999年至今的近20年時間裏,到武隆遊覽的次數超過了140次。在他的帶動下,他身邊有1000多人來到武隆,感受這裡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許秉寬説,武隆淳樸的民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他一次次心嚮往之,樂此不疲。

▲武隆天坑寨子景區裏的敬迎賓酒儀式。

武隆區地處重慶市東南部烏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婁山峽谷地帶,距重慶主城137公里,是渝東南、湘西和黔北地區聯接重慶的重要通道,也是重慶通往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主要通道。

“仙女山機場、渝懷鐵路二線即將建成,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已開工,渝湘高速擴能規劃建設,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即將形成,武隆作為中國西南重要的樞紐和通道作用越來越凸顯。”武隆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平告訴記者,交通的便捷將帶動武隆區域旅遊大發展。

武隆集大婁山脈之雄、武陵風光之秀、烏江畫廊之幽于一體,被譽為“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産”“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三塊金字招牌的地區之一。

 

▲天坑景區裏散落的保存完好的民居。

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4%,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是中國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中國森林氧吧”之一。全境串珠式密布景觀多達260多處,已開發生態觀光、度假休閒、鄉村體驗、戶外運動等多種類型的旅遊産品,其中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芙蓉洞、芙蓉江、天坑寨子等早已名聲在外。

▲武隆有名的“天生三橋”景區。

“近年來,我們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 ‘五大行動’,武隆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空氣更新鮮了,綠水青山的‘顏值’直接帶來的就是旅遊經濟的‘産值’。”武隆區區長盧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為守護綠色環境,武隆堅持“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加強自然遺産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

盧紅介紹,生態旅遊已經成為全區的主導産業和富民産業,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成功探索出了旅遊+扶貧、旅遊+文體、旅遊+農業、旅遊+商貿等發展模式,成功打造了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等文體品牌,《變形金剛4》等十余部影視作品選景武隆拍攝,而由張藝謀執導的《印象武隆》也讓武隆聲名遠揚。

 

▲武隆仙女山景區。王俊傑攝

2018年,武隆接待遊客3200萬人次,較十年前增長約20倍;旅遊綜合收入150億元,增長約90倍。全區3.1萬農戶、近10萬農民靠旅遊吃飯,實現了“旅遊做到哪,老百姓就富裕到哪”的發展目標。

圖片 / 除署名外為馬力攝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