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後的四載扶貧路 做一顆螺絲釘哪需要就去哪

發佈時間:2019-07-17 13:32:02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趙雅芝 | 責任編輯:白韻之

關鍵詞:90後,扶貧,芝麻村,生俊

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物茂鄉芝麻村是全縣12個貧困行政村之一,多少年在這片熱土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淳樸的芝麻人民。但是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匱乏的物質基礎,使芝麻村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生活在這裡的村民生産方式落後、資訊閉塞、物質條件艱苦,甚至還有部分村民連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2015年全村在冊建擋立卡貧困人口84戶324人,貧困戶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僅2638元。

然而,有一個90後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一待就是四年。他叫生俊,是浦發銀行楚雄分行一名普通員工,2015年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來到芝麻村,之後的四年間,生俊入戶遍訪並深入了解分析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隨扶貧工作隊參與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認真落實幫扶措施和惠民政策,積極幫助村民爭取項目,協調資金。

生俊在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

回憶當初來芝麻村駐村扶貧的原因,生俊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講到,他就是“一顆螺絲釘,哪需要就去哪”。

因地制宜制定産業扶貧方案

“當時進村道路只有2條,一條是盤山小路,只能供人畜步行,另一條雖然可以通車,但道路沒有硬化,導致了晴通雨阻。”回憶起2015年初到芝麻村的景象時生俊講到。2015年,村上一貧困戶種了3畝番茄,因為沒有暢通的道路,大車根本無法進到村裏。眼看著番茄就要爛在地裏,生俊聯繫村委會動員了5輛摩托車才把番茄拉出去。

要想富先修路,浦發銀行楚雄分行迅速制定方案,捐款30萬元,支援當地政府加快道路硬化工程,並於2016年2月竣工。道路暢通後,大車可以直接進到村裏收購糧食與經濟作物,不僅解決了生産運輸問題,也改善了村民生活出行條件。

路面硬化工程前後對比圖

芝麻村地處山區,乾旱缺水,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依靠玉米種植和蔬菜大棚,缺乏有效的致富良策。自駐村扶貧以來,生俊不斷研究如何解決貧困戶脫貧與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問題,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探索産業扶持項目,因地制宜制定精準的脫貧措施。

經過反覆實地調研,生俊與扶貧工作隊積極聽取群眾意願,並與鄉鎮政府密切溝通,找到了適合該村發展的路子,發動群眾發展肉豬養殖産業和種植桑葉、花椒等比較耐旱的作物,得到了貧困戶及廣大村民的認可和讚揚。2015年至2018年,芝麻村委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萬元增長到8.5萬元。

2016年10月,浦發銀行楚雄分行組織員工進行了一次走訪慰問活動,員工自發捐款2.45萬元,為貧困戶家庭送去生活補貼;2017年,浦發銀行楚雄分行加大對芝麻村種養殖産業的扶持,捐款18.8萬元支援貧困戶産業脫貧。

扶貧先扶志消除精神貧困

除了産業扶貧外,“扶智與扶志”也是生俊開展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貧困戶來説,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對於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來説,他們的心理更為脆弱,有些甚至於接近崩潰的邊緣。”為此,生俊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貧困戶的心理疏導,採取精神扶貧。

四年來,生俊始終以最好的狀態、最真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經過四年的努力,大部分貧困群眾的生活狀態得到了極大改善。

2017年12月26日,是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物茂鄉芝麻村脫貧出列的日子,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芝麻村已成功脫貧76戶300人,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780%,貧困戶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已達到3532元,順利完成脫貧目標。這一天村民們都在笑,而硬漢生俊卻“哭得稀裏嘩啦”,這淚水裏有喜悅也有堅持的不易。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生俊在這裡一幹就是四年,他説,“是村民的熱情、他們期盼的眼神、拉著我不讓走的親切…一點一滴的感動,讓我一直堅持了下來”。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每天入戶走訪以外,針對建檔立卡戶的脫貧情況和幫扶項目成效的跟蹤,生俊需要記錄大量的資料和數據錄入,“5+2、白加黑”已成工作常態,他笑説“感覺‘996’幸福極了”。

生俊代表浦發銀行楚雄分行領獎

每一份努力都有收穫。2018年2月,浦發銀行楚雄分行榮獲“2017年度元謀縣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11月,生俊被評為“2018年度元謀縣脫貧攻堅工作社會扶貧模範”。

“可能我性格比較倔,既然開了頭就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才行”,生俊表示這段扶貧路成為了他青春最寶貴的回憶之一,他還將繼續走下去。目前,他仍紮根在芝麻村,致力於將優勢産業規模發展壯大,努力讓村民們早日步入幸福小康生活。生俊告訴記者,他已經有了一個1歲的女兒,雖然一年裏相見的次數很少,但未來他會驕傲地告訴女兒“爸爸曾經很努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