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路上的“莊浪精神”

發佈時間:2019-07-05 10:26:05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殷曉霞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莊浪,貧困,生活,脫貧,莊浪精神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記者殷曉霞)7月4日,記者隨“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路主題採訪活動來到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莊浪縣是甘肅省的深度貧困縣,全縣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50多年前,莊浪人民興修梯田、改造山河的偉大壯舉講述了“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從蘭州出發,一路翻山越嶺,經過村莊、縣城,從山腳良田到錯落有致的梯田,在感嘆景色優美的同時,不禁想到:這深山裏的村落究竟如何一步步擺脫根深蒂固的貧困? “莊浪精神”是否還激勵著一代代的莊浪人?在決勝全面小康的路上,他們又是如何奮鬥的?

7月4日,記者隨“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路主題採訪活動來到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圖為莊浪縣水洛鎮吊溝村扶貧車間。中國網 殷曉霞攝

“日子會像這紅紅火火的燈籠一樣,越過越好!”

在莊浪縣水洛鎮吊溝村的一個院落裏,擺放著一排排紅紅的大燈籠,水洛鎮黨委書記馬立強介紹,這是村裏的扶貧車間,是全縣第一家宮燈生産車間。該扶貧車間是利用吊溝村陰坡小學閒置資源改造而成,建成晾曬區、生産區、展示區和職工生活管理區四個功能區,解決本村就業76人,其中貧困戶43人,殘疾人3人,在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脫貧上探索了新路子。

車間內忙碌而有序,47歲的董秀花正在嫺熟地給成形的燈籠框架罩上紅色的外罩。過去,因為她的三個孩子都要上學,教育支出讓以種地為生的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2015年,家裏被確定為貧困戶,在國家政策和村幹部的幫扶下,生活才慢慢好轉,在2017年終於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們村的幹部多次去我們家了解情況。給我們提供洋芋苗,莊稼收成提高了,還讓我們搬進了安置房,有水有電,環境又好。再也不用住一到下雨就漏水的土屋了,真是太幸福了。如今,我做這份工作,離家近,又給家裏多添了一筆收入,這日子就像這紅紅火火的燈籠一樣,越過越好。” 説起現在的生活,她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7月4日,記者隨“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路主題採訪活動來到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圖為宋萬良在牛棚內給牛添飼料。中國網 殷曉霞攝

“以前和現在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45歲的宋萬良,皮膚曬得黝黑,卻精氣神十足。他告訴記者:“以前和現在的生活可以用天上地下來形容。以前住在山上,吃水靠挑、耕地靠牛、下雨無法出門,交通不便,更別提去更遠的地方。”現在的日子,用他的話來説,就是“好得很!”他説:“水龍頭就在眼前,洗手間就在屋內,晚上出門有路燈,去縣鎮也方便了很多。”

他家的牛圈被收拾得乾淨整潔。看到主人來了,幾頭牛爭相發出了“哞,哞”的叫聲。宋萬良拿起鐵鏟,把旁邊準備好的草飼料添到牛槽,他摸摸牛,滿足地説:“現在,一年靠賣幾頭牛就能收入3到4萬,跟以前靠種地一年收入2000元確實有很大差別。”

在莊浪縣,董秀花和宋萬良的故事是脫貧攻堅工作良好成效的一個個縮影,更是“莊浪精神”在決戰脫貧攻堅路上的再現。據了解,近五年,莊浪縣累計脫貧2.2萬戶、9.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2.73%下降到2018年底的9.32%。新時期,莊浪人將繼續在廣袤無垠的梯田上書寫自強不息的“莊浪精神”。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