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牛事”:肉牛産業扶貧與環保

發佈時間:2019-07-05 09:44:08 | 來源:中國報道 | 作者:趙文琪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肉牛産業,肉牛養殖,養牛,豐都縣,農戶

中國報道訊(趙文琪 報道)包鸞鎮位於重慶市豐都縣的西部,該鎮的主體是離長江南岸不遠的一處小盆地,當地稱為“包鸞壩”。在包鸞壩的周邊有不少高山坡地,豐都縣的肉牛産業正是從這裡起步的。

從貧困村到肉牛村

包鸞鎮飛仙洞村位於包鸞壩西南的坡地上,曾經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交通不便、土地貧瘠、耕地稀少困擾著當地村民,農戶除了外出務工外沒有穩定收入。原本飛仙洞村民也會養牛用於耕地,不過受經濟水準的限制,幾戶人家才能合養一頭牛。

轉變發生在2002年,原來的四川畜牧獸醫學院(現已併入西南大學)把南方肉牛改良的科研項目放在豐都包鸞鎮來做,當時選擇了飛仙洞等兩個村作為試點,引入了紅安格斯牛、西門塔爾牛等8個優良品種,與本地黃牛實行雜交。

現年48歲的張升魚過去在外務工,2002年借著科研試點的契機開始養牛。當地政府為養牛戶提供了貼息的小額信貸,張升魚也貸款買了3頭牛。十幾年後,目前張升魚經營的豐都縣升魚肉牛養殖場已經有了一年四十幾萬的收益。2011年,張升魚成立了“豐都縣雁塘灣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有22戶農戶入社,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售賣成品。該合作社現在年純收入200多萬元。在記者走訪期間,張升魚帶記者來到鄰居曾報昌的院子裏聊天,僅僅幾年以前還是貧困戶的曾報昌一家,開始養牛之後,在2016年底脫貧,如今一年也有十幾萬收入。近兩年有3家貧困戶通過小額金融貸款發展肉牛養殖成功脫貧。“養殖業對技術的要求高一些,但掙得很快,如果一個週期養個三五頭牛,早就脫貧了。”包鸞鎮黨委宣傳委員易波説道。

張升魚和他的養殖場(今日中國 喻捷 攝)

飛仙洞村肉牛養殖戶曾報昌

飛仙洞村共有446戶,從壩上到山上約十公里的範圍內分佈著6個村民小組,在肉牛産業發展起來後,目前只有1戶人家因病未能脫貧。在養牛的農戶中,養殖3頭牛以上的有60-70戶,最多的一戶張金威一家養了200頭以上。

最早政府為發展肉牛養殖提供貸款,並且墊資讓農戶養,在嘗到甜頭後農戶開始自覺養。入行早的養牛大戶也積極發揮帶動作用,比如張金威家每年都會迎來至少十幾位學徒,他們有的來自豐都其他鄉鎮,有的來自忠縣、石柱、武隆等周邊縣。學徒不收學費,管吃管住,在張金威的養殖場打工,學習技術。包鸞的養牛技術來自西南大學的農業專家,而現在,“每個養牛戶都是專家,包鸞的技術在整個渝東南都是最好的”易波説。

養殖大戶張金威

張金威的牛圈

豐都縣肉牛産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介紹説,豐都縣對肉牛産業發展提供了四項獎勵扶持政策,一是針對農戶外購牛犢,提供每只200-250元補助;二是針對母牛産犢的獎勵,如果農戶有5頭以上的母牛,産5-9隻牛犢的,每頭牛犢補貼500元,産10隻以上的,每頭補貼800元;三是免費提供冷凍精子;四是補貼縣裏的有機肥加工廠,處理牛糞等廢棄物。

“先有包鸞的南方肉牛改良,後有恒都的肉牛産業。”提到豐都縣肉牛養殖的歷史,易波自豪地説。恒都是一家總部在豐都縣高家鎮的農業集團,成立於2009年。在發現養牛可以脫貧致富後,豐都縣引進了恒都公司,完善養殖産業鏈,帶領全縣養牛,周邊忠縣、石柱、武隆的肉牛養殖也是從包鸞起家的。恒都企業在産業鏈中的主要角色是屠宰、加工、銷售。養牛農戶購買牛犢或自行繁育牛犢,在家庭牧場飼養8到10個月的“架子牛”由恒都或其他企業收購,再經過約8個月的育肥後屠宰銷售。豐都的肉牛産業帶動了約2萬農戶參與,其中包括了2000多貧困戶。農戶們的參與包括養牛、牧草種植、進入龍頭企業工作等多種形式。張升魚這樣的養牛戶能自種牧草,張金威家還從養牛擴展到了飼料供應。酒糟是釀酒後剩餘的殘渣,可以同牧草一起搭配喂牛,張金威在擴大養牛規模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機會,從周邊縣區的酒廠收購酒糟供應給整個渝東北地區的養牛戶。

變廢為寶,生態養殖

截至2018年底,豐都縣一共有15.7萬頭牛存欄。一頭牛一天排便25-30公斤,相當於全縣每天産生約4千多噸牛糞,如不及時處理,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嚴重污染。飛仙洞村民回憶説,2007到2010這幾年是肉牛養殖快速發展的時期,養殖戶忙於擴大生産規模,忽視了環境污染問題。牛糞只有一小部分能直接用做肥料,其餘未處理的糞污導致村裏蚊子、蒼蠅到處都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易波回憶説,當時進村都下不了腳。

牛的糞尿不僅佔用土地、滋生病菌,一旦滲入地下還會污染水源。豐都縣地處長江上游、三峽庫區,當地的水質關係著中下游幾億人的健康。如何樹立“上游意識”,解決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問題和矛盾,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2011年,豐都縣提出建設“中國肉牛之都”,也是從這個時段開始,豐都加大了對肉牛産業污染的治理、管控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6年建成的豐澤園有機肥廠就坐落在恒都肉牛養殖基地旁邊。該基地目前肉牛存欄量約5000頭,其牛圈裏設置了自動刮糞系統,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定時收集牛的糞尿,集中後用吸糞車運到旁邊的有機肥廠。記者在豐澤園有機肥廠了解到,該廠可處理牛糞、蘑菇渣、中藥渣等多種農業廢棄物,利用“肉牛糞便罐式發酵技術”,可以用24小時完成牛糞尿的發酵和無害化處理,5、6天可以完成加工,而傳統的條垛式堆肥需要半個月時間來發酵。豐澤園的生産能力為每年五萬噸有機肥,但還沒有達到那個量,目前在二到三萬噸之間。這是因為生産原料牛糞還保證不了,“希望恒都那邊多養些牛,我們都能消化掉”,該廠的副總經理吳東平自信地對記者説。

除了同大型養殖企業對接,規模養殖農戶也會把牛糞集中運到有機肥廠,過去不值錢的牛糞現在收購價為90元一噸,而且還産生了專門收購、運輸牛糞的經紀人。

“西南地區能達到國家有機肥生産標準的只有豐澤園一家”吳東平説。在農業廢棄物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之後,養殖場的環保問題得以解決,糞便、廢水能完全變成肥料。“從根本上解決了規模養殖有機廢棄物污染問題,可實現畜禽養殖糞污‘零排放’。”

對於家庭牧場來説,還可以通過更靈活的方式來解決污染。2014年,豐都縣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專家團隊進一步論證全縣肉牛環境承載量,新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在包鸞鎮,由於包鸞壩地區為水源保護地,被劃定為禁養區,在2018年關停了43家養殖場。飛仙洞村靠近包鸞壩的幾個村民小組成為禁養區,而山上高海拔的幾個組為適養區,承載量被定為每200畝養50頭牛,全包鸞鎮的肉牛存欄量控制在9000頭左右。“如果要發展到一萬頭簡單,我們是要控制它的規模”,易波説。

在飛仙洞村2組,記者走訪了一處沼氣工程,是由當地合作社建設的,總投資340多萬元,建設經費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央投資,三分之二來自合作社自籌。這個沼氣池每天可以處理糞污27.5噸,産生的沼氣可以解決周邊2個村民小組的生活用氣,主要是做飯和取暖。産生沼氣之後的發酵物可以作為有機肥,不僅能給農作物施肥,還可以種植蚯蚓和食用菌。養殖戶的牛圈實現了雨污分離、乾濕分離,避免雨水和糞尿結合污染土地水源。養殖戶張金威很早就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他在自己家的牛圈裏介紹説,2009年以後建設的牛圈都包括了全套的排污、防污設施,以前的舊牛圈也得到了改造。

飛仙洞村2組的沼氣池

“去年新修的牛圈是我做的實驗,散養小黑牛,讓它運動”,張金威的兒子在一邊補充説。不同於家庭牧場常用的栓養,給牛更多的活動空間雖然會讓育肥的過程變慢,但可以讓口感變得更好,適應中高端市場的需求。

通過17年的發展,從1頭牛、2頭牛、3頭牛,到幾十頭牛、上百頭牛,從脫貧到致富,從一味發展到環保並行,肉牛養殖戶和整個豐都的肉牛産業正在轉型發展中。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