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網紅”藏家樂啟示錄:村莊因地制宜不“硬靠”旅遊

發佈時間:2019-06-15 13:30:5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艾慶龍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甘肅,旅遊目的地,村莊發展,旅遊理念

甘肅“網紅”藏家樂啟示錄:村莊因地制宜不“硬靠”旅遊

甘肅甘南州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一號庭院”藏家樂主人梁意德擦拭玻璃。 艾慶龍 攝

中新網甘肅甘南6月14日電 (艾慶龍)6月,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蒼翠欲滴。在梁意德300多平米的藏家樂中,呈現出繁忙之景,收拾院落、擺放盤子、檢查食料……一家人為即將到來的鄉村旅遊旺季做最後準備。

  博峪村村民李旦知草手持機器規整地面。 艾慶龍 攝

“這幾日,陸續有人訂餐,10個包廂即將滿員。”甘肅甘南州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一號庭院”藏家樂主人梁意德介紹説,2018年3月,外出務工的他選擇返鄉,在村口和停車場之間租用房屋,開辦臧家樂,兼顧廚師的他憑藉店面獨特地理位置和個人努力,很快將其變為“網紅”藏家樂。

“火爆時刻,需提前5天甚至更早才能訂上房間。”像梁意德情況在博峪村並非個例。近年來,該村依託“土司文化”,將“土司故事”挖掘成為紅色旅遊支撐點,引來八方遊客競相“打卡”。

博峪村依山依溪而建,從半農半牧且偏遠落後的村莊變成新晉旅遊目的地,它是怎樣誕生?又怎樣“走紅”?近日,記者隨甘肅脫貧攻堅採訪團來到博峪村實地探訪。

以土黃色、藏紅色和緗色為主的藏式木質房屋有序排列,與藍天白雲遙相呼應,而引人注目便是梁意德的“一號庭院”藏家樂。

“生意火爆時,一天可做10多只雞。”梁意德告訴記者,旺季消費者以外省遊客居多,淡季則以本省遊客為主,營業一年收入50多萬元。

博峪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忠,也是該村開辦“藏家樂”第一人。他説,2016年,村莊按照當地政府“旅遊村”定位,進行風貌改造,鵝卵石鋪裝路面,道路兩側太陽能照明路燈……隨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經營“藏家樂”成為時尚行為,而在特色餐飲供不應求的同時,如何保證食材安全和充足等問題愈發突出。

在全域旅遊理念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鄉村旅遊成為脫貧致富的標配,卓尼縣、鄉兩級政府在博峪村發展為“典型旅遊村”中探索,得出以改善民生為主,村莊發展因地制宜,不“硬靠”鄉村旅遊,依託臨近“旅遊村”,夯實旅遊支撐産業,“借力發展”的經驗。

上述經驗優先用於博峪村鄉村旅遊建設實踐中,當地政府引導其鄰近村莊木耳村村民開辦養殖場,保質保量供給藏家樂村民。同時,以政府為主導,成立扶貧車間,專業製作且供應特色茶飲“八寶茶”。

“食材臨近村莊均可選購,還送貨到府,只要下功夫便可增收,何樂而不為?”48歲的村民李旦知草曾對鄉村旅遊鄙夷不屑,繼續選擇往常生活——在一畝三分地上耕作,但看到村民們腰包漸鼓,不由羨慕,前思後想加數次“取經”,她決定將民居改造為藏家樂。

記者在改造現場看到,房屋大體均改造完畢,僅剩安裝房門和鋪地面。在工人午餐時間,李旦知草甚至拿起機器規整地面。她表示,希望改造早日完成,在旺季來臨時前開張營業。

“全村26戶村民開辦藏家樂,戶均年收入不低於10萬元。”王建忠介紹説,多村“聯盟式”合作發展,探索出“旅遊+傳統農牧業+綠色農家樂”脫貧思想,初步實現一産、三産融合發展的良好勢頭。

“甘南脫貧攻堅最大難點和短板是農牧村。”甘南州州長趙淩雲曾坦言,由於甘南地廣人稀,村落分散,脫貧項目以行政村為單位,覆蓋不了絕大多數自然村,因此農牧村存在落後、凋敝的情況。

“博峪村及周邊村莊攜手發展鄉村旅遊,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趙淩雲認為,有“旅遊潛力”的鄉村以草原等自然景觀和獨特人文文化為依託,民宿農莊、特色美食為突破點,加之多村多面支援,不僅可讓都市民眾尋找到鄉愁記憶,還能攜手“借力”合作共贏。(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