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産業扶貧遍地開花

發佈時間:2019-05-30 10:36:57 |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 作者:丁艷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河南省,永城市,扶貧,貧困戶,增收

初夏的豫東大地,黃綠色的麥浪隨風擺動。在廣袤的豫東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麥田中,果林、蔬菜大棚和美麗的村莊點綴其間,構成一幅美好的夏日畫卷。核桃林裏,茴村鎮呂店村的劉須嶺正在給果園除草;電子商務園內,雙橋鎮鹼荒村的沈劉增正在接受電子商務培訓;扶貧産業園內,黃口鄉曹樓村的高永傑正和老夥計們一起栽樹……

近年來,河南省永城市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政府+金融+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入股分紅、代種代養、訂單收購、土地流轉、産業發展等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截至2018年底,全市80余家農業産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帶貧,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072戶實現增收。

“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劉須嶺今年50歲。2016年,他的妻子出車禍,昏迷了三個多月,花費數十萬元,肇事司機逃逸,導致家庭貧困。後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劉須嶺種了5畝核桃。今年已是栽種的第三年,核桃樹上結滿了果。勤勞的老劉還在核桃園裏套種了玉米和紅薯。“不會影響核桃生長的,再長一段時間就可以掰棒子了。”劉須嶺一邊除草一邊説。

“俺想再租點地,貸點兒款,搞一個東西向的蔬菜大棚,這樣一天下來,陽關總能照射得到。”劉須嶺一臉憧憬。他現在地裏活幹完就在家研究種植蔬菜的營養液配方,雖然經歷了很多次失敗,但是目前已經成功配出了營養液。“多虧了陳書記自掏腰包給俺做路費,支援俺去山東壽光學習蔬菜種植技術。”

劉須嶺家的院子中,白色紗網罩起的小房子裏,無土栽培的生菜和空心菜正茁壯生長。為了做更多實驗,劉須嶺家堂屋的墻上也固定了無土栽培的管道,堂屋桌子下放著配營養液需要的各種材料,旁邊老劉自製的餐桌腿一樣的管道裏,除了青菜,還有小魚在其中遨遊,拐角處,兩朵火紅的月季燦爛盛放。“我想探索一種魚菜花同生共長的模式。成功後,上面蓋一層玻璃,就成了一個自帶鮮活小景的餐桌,吃飯時,多美啊!”

“現在的生活可以哩很,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劉須嶺説,核桃挂果了,秋天就收穫了;蔬菜大棚也要慢慢地搭起來了;妻子好得差不多了,可以慢慢挪動著做飯了;閨女本科畢業,準備考研究生了。“國家政策好,家裏脫貧了,俺心存感激啊。等俺生活更好了,俺也要回報社會。”劉須嶺一臉堅定地説。

據永城市委辦公室駐呂店村第一書記陳新浪介紹,目前,茴村鎮呂店村現有仙桃園、櫻桃園、物流園、服裝廠等小型企業13家。“我們通過積極推進産業扶貧,突出發展葡萄種植、仙桃種植等特色農産品,廣辟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途徑,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促進全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多年來,永城市聚焦優勢,厚植産業穩增收。成立永城市産業扶貧領導小組,先後制定出臺《永城市産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永城市農業産業扶貧“1+N”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2017年安排專項資金7242萬元的基礎上,2018年市財政又投入3305萬元,用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全市行政村全覆蓋。

夢想實現,照亮笑容

“鹼荒、鹼荒,冬天要飯,夏天逃荒。”曾經,鹼荒村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過去的鹼荒村,曾是當地遠近有名的貧困村。永城市招商服務局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毛柄森駐村伊始,就通過夜以繼日的走訪,摸清了村子的貧困根源:沒有任何産業,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缺乏鄉風文明濃郁氣氛的支撐;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思想保守,缺少能人帶路。

駐村一年多以來,毛柄森帶領村民硬化鄉村道路,修建廣場遊園,改善人居環境,興辦服裝廠,發揮梨樹種植優勢,發展鄉村旅遊,共修路1500米,安裝路燈55盞,建成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花園廣場,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鹼荒村有種植酥梨的傳統。去年,鹼荒村成立了永城市鹼荒種植專業合作社,申請了‘鹼荒酥梨’商標,還找代加工廠生産了附加值産品‘秋梨膏’,現已預訂300多箱。 “目前,一條具有鹼荒特點的集酥梨‘産—銷—存’于一體的産業鏈條即將打造完成。”毛柄森一邊介紹村裏的新建基礎設施,一邊描繪美好願景。“未來,我們將努力打造一個農村特色電商平臺、培養一支農村電商隊伍、助推一批農産品品牌成長、帶動一批貧困人員就業增收。”

據悉,在電商扶貧方面,永城市已建成鄉級服務站30個、村級服務點300家。其中,脫貧村服務點30家,就近安置就業人員190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人。

脫貧戶沈劉增今年29歲,自小因股骨頭壞死導致永久性殘疾,行走困難而緩慢,與年老多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因為身體的原因,沈劉增一向沉默。現在,大家發現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最近,他正在久和電子商務園接受名師培訓。很快,他的學業結束,就能開始進行線上銷售了。

除了幫他實現開淘寶店的夢想,駐村扶貧工作隊為沈劉增購買了200多只小雞供其飼養,為他提供了打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公益崗位,把他打造成貧困戶致富帶頭人。

“家門口乾活,得勁”

“家門口就有活幹,輕輕鬆鬆把錢賺,跟鍛鍊身體似的,得勁類很吶!”高永傑大爺今年70歲,獨自生活,以前經常外出務工。現在心臟方面有些問題,不能幹重活,被安排在村裏的扶貧産業園幹活,平時除除草、栽栽樹、打掃打掃村裏衛生,一年下來,能收入四千多元。老人家裏還有3畝地,每年能收入兩千多元。住的房子是危房改造的,水電費不用交,60歲開始領取養老保險。算下來,一年收入有一萬多元,早早地脫了貧。

高永傑只是其中的一個貧困戶,跟他一起在扶貧産業園裏幹活的還有很多。扶貧産業園裏種著豌豆、豆角、番茄、辣椒、茄子、蔥、西瓜、芝麻等農作物。

據永城市公安局駐曹樓村第一書記姜清芳介紹,該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47人。截至2018年底,共脫貧18戶40人,還有4戶7人未脫貧。

2014年6月,姜清芳到曹樓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他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促膝談心,共同尋找貧困根源。一雙大腳走泥路,一身警服串農戶。

經過走訪調查,他找準了曹樓村貧困的根源,並以大量的數據材料為支撐,制定了曹樓村脫貧致富發展規劃。

目前全村已流轉土地兩千余畝,建成農民家庭農場8個,4個扶貧基地。全村已栽大棗4萬餘棵,核桃樹5000余棵,桃樹4000余棵,主要建立了中藥材基地、有機蔬菜基地、糧種培育基地;主要手工業有榮琪服裝廠,可就業50余人;外貿飾品車間,可就業180余人;另有清溝酒廠、特森養鹿場等企業。2018年,永城市公安局又投資扶貧資金30余萬元新建扶貧産業園和文化廣場。

目前,永城市78個貧困村已于2016年全部脫貧。2017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3404戶7292人。2018年,實現5446人高品質穩定脫貧。2018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有175戶491人。2018年,全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423.23元、增長9.3%,高於河南省平均增幅0.6個百分點。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