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一線感受真實的中國

發佈時間:2019-04-09 15:25:5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曹東勃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留守兒童,控輟保學,教育扶貧

來到雲南省元陽縣挂職後,晚上我經常與2000公里外的3歲兒子視頻,他總會問我:“爸爸,為什麼我這裡天是黑的,你那裏天還是亮的?”我恍然大悟,東西部地區存在著感官的“時差”。作文中“天濛濛亮,我就背起書包上學了”這類語句,對於東部城市孩子可能是一種“套路句式”,對於邊疆山區孩子而言,卻是基於日常生活體驗的真實寫照。

類似的經驗,我們不身處其間,往往會視之為理所當然。中國不只是北京、上海,只有引導學生認識真實的中國,才能更好激勵他們為改變貧困地區面貌、建設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我在學校從事思政課教學工作多年,深知要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熏陶浸染,遠不是照搬書本所能做到的。要讓學生對國家發展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産生切身體會、對國家民族有深摯的熱愛,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閱歷,用一手材料帶給學生直擊內心、震撼心靈的學習體驗。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相對於産業扶貧、勞動力輸出等“立竿見影”的方式,教育扶貧儘管見效較慢,卻是斬斷貧困之源的根本渠道。邊疆貧困地區往往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為擺脫貧困、改善生活,孩子的父母大規模外出務工是一種常態,這就形成了教育扶貧必須面對的基本學情——留守兒童比例高。

在此情況下,囿于收入條件,學前教育往往成為一種奢侈,而祖輩的隔代監護則使得孩子在小學入學前無法獲得説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往往需要一兩年時間過語言關。這一狀況還可能使學生産生厭學情緒,對控輟保學造成巨大壓力。針對這一基本學情特點,充分動員本單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資源,幫助所在地區改善辦學條件和培訓師資,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和使命。

來到滇西邊境山區挂職,固然能看到當地在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産業等諸多方面存在的短板,但同時也能看到當地人民和基層幹部為擺脫貧困所做的不懈努力。1300多年來,居住在此地的各族人民,在自然環境並不有利的情況下,將農耕文明傳播到西南邊陲,才創造了我國第一個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産——哈尼梯田。

“一年滇西行,一生雲南情”,這是每一批挂職同志離開的時候,必定提到的一句話。跋山涉水、歷練成長,親身融入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這“一縱一橫”經緯交錯編織而成的政策體系,在脫貧攻堅會戰中留下個人的足跡、貢獻綿薄的力量,是一筆永遠值得珍視的寶貴財富,也是一場永生難忘的道德修行。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現挂職雲南省元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曹東勃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