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王秋婷(右一)和駐村幹部在大灣村民小組召開群眾會,對新納入貧困戶進行評定,確保扶貧工作公平、公開、公正。(資料圖片)
車子在凹凸不平的山道上緩慢爬行,一面高山,一面峽谷,雖然車速很慢,但車輪打滑數次,還是讓我們因道路險峻而擔心行車安全。我們要去的豐收村民小組,位於大山深處,是王秋婷常去的地方之一,這裡留下了她青春的腳印。
王秋婷,中共預備黨員,雲南省大關縣紀委監委幹部,被追授“雲南青年五四獎章”“雲南省三八紅旗手”。2017年10月26日,王秋婷被單位派到天星鎮打瓦村駐村扶貧。2018年11月19日,曾誓言“走遍打瓦村的每個角落”的她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6歲的芳華里,定格在了她傾注心血的一方熱土上。
“她走了……”百姓們惋惜著,同事們追思著,讓她在打瓦村的點點滴滴越來越清晰。
兩個月走爛兩雙鞋
走在不足一米寬的山路上,雨水的衝淋使行走變得更加艱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5公里的山路走起來似乎有10公里那般遙遠。儘管小心、謹慎,在一個崎嶇的下坡路段,王秋婷還是狠狠跌了一跤。
這是王秋婷到打瓦村後第一次到打堡村民小組走訪群眾、召開群眾會途中的情形,坑洼不平的山間泥路讓她真正見識了鄉親們生活的艱難、生産的不易。
“我們家的房屋多處漏雨,石料磚瓦運不進來,想修補一下都困難。”“化肥都是用背架一包一包背回來的,一天也就背兩三包。”“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條通往外面的路,哪怕能騎摩托也好!”在群眾會上,村民們説不完、道不盡的“道路苦”深深烙在了王秋婷心裏。
回來的路上,王秋婷建議“想辦法修通公路”。“我們儘快拿出基礎資料,多跑跑相關部門,項目問題解決了,修路就好辦了。”駐村工作隊長王躍陽很支援王秋婷。
在王秋婷和隊友們的努力下,打堡、白岩公路在2018年4月納入了政府的“一事一議”項目。
三個月後,一條5米寬、5.62公里長的公路展現在了打堡、白岩村民眼前。公路的修通不僅打開了村民們的出行路、致富路,也打通了幾輩人的“心路”。村民王方順感激地説:“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條路會修通!”
當王秋婷再次來到白岩,走在寬敞平整的公路上,她寫下了“有幸參加到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中來,見證那麼多的群眾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起來”的感慨。
“打堡、白岩脫貧路的打開,有村民們對土地的無償讓出,有外出務工人員的積極捐資,更少不了王秋婷風裏雨裏的奔走,水裏泥裏的呼籲。”打瓦村黨支部書記陳開祿的話,沒有半點虛誇。為修通這條路,王秋婷和隊友們起早貪黑,走村入戶,一次又一次座談,一家又一家協調,一方面調查了解,一方面協調捐款讓地。
駐村的最初日子,王秋婷在日記裏寫道:“2017年11月1日,到村上熟悉情況,了解村情村貌,配合村委會開展工作。”“11月2日,召開黨員大會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土地確權工作。”“11月3日,今天第一次開始入戶走訪宣傳,收穫頗多,以後要多多走訪……”
“多多走訪”,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飽含著一名扶貧幹部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
王秋婷説到做到。“在駐村扶貧開始的兩個月裏,我就走遍了22個村民小組,每天平均走2萬多步,每天行走使我的雙腿紅腫疼痛,走爛了我從縣城帶來的兩雙運動鞋。”一個外表柔弱的女孩,內心卻十分剛強。
水、電、路,是村民脫貧的三大基礎工程。電通了,路的問題也解決了,還有水的問題。打瓦村上環山12個村民小組山高坡陡,非常缺水,一到枯水季節更是無水喝、取水難。於是,“找水”成了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心中的大事。
為儘快找到水源,王秋婷與大家一道,穿叢林,越荊棘,踏青山,儘管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背,荊棘刮傷了她的臂膀,她還是衝在前。她也不記得上了多少次山,發出過多少次嘆息。找到水源的那一刻卻讓她永遠銘記,因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後,王秋婷又跟駐村隊員一起,挨家挨戶宣傳節約用水,與找水村民商議讓未參與找水的村民也共用資源,使涉及飲水、用水的幾個村民小組達成了“節約用水、共用資源”的友好協議。
在帶領村民代表和技術人員實地勘測水源那天,天公不作美,走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大家都被淋了個全身濕,此情此景,大家卻都笑了。
再次回憶那段往事,仿佛“她在叢中笑”,在風雨和酷暑中,她燦爛、美麗的笑容印證了她那“有幸參加到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的幸運和為黨為民的信念。
“一個也不能少”
1999年上映的影片《一個都不能少》,講述了一個山區小學生因家裏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輟學打工,為了“一個也不能少”的囑託,十三歲的臨時代課老師隻身踏上尋人之路,曆盡艱辛,最終找回輟學兒童。在打瓦村,王秋婷同樣演繹了“一個也不能少”的故事。
2017年9月1日,天星二中正式開學,但初三115班卻空了一個座位。同學們知道,這是陳敏(化名)的座位。這麼優秀的陳敏去哪兒了?
我們找到了陳敏的班主任曾文興老師。他告訴我們,陳敏父母在浙江打工,雖然每週都與陳敏電話聯繫,但見一面卻要一年半載,思親心切的陳敏拿著平時積攢下來的錢,趁著假期隻身去浙江看父母了。
誰知,這孩子見到父母后,就再也不回來了。“陳敏的媽媽接二連三打電話讓我説服她回校讀書。她在全校的排名不錯,我也想讓她回來讀書,可怎麼也説不通,她就是不來,家長和我都沒辦法。”曾文興老師説。
王秋婷在走訪中了解到陳敏輟學的事情,當天就到陳敏家中了解情況。“現在的政策好了,讀書花不了多少錢,沒有文化,今後打工都難。我們應想辦法勸陳敏回來讀書。”她告知陳敏的爺爺奶奶來意後,陳敏的爺爺找來了聯繫方式。
王秋婷聯繫上了陳敏的爸爸,交談中也聽出了他的無奈與無助。王秋婷句句貼心:“為了陳敏的將來,希望家長全力配合,一起做陳敏的工作。”
眼看天要黑了,王秋婷才回到村委會。在家人的幫助下,王秋婷如願加了陳敏的微信,增添了她做好陳敏工作的信心。
為了實現“一個也不能少”,王秋婷查閱了許多關於留守兒童和輟學兒童的調研報告及心理分析。做足準備後,她以朋友和姐姐的身份與陳敏談心,消除陳敏心裏的芥蒂。
通過一週的交談,在心理上對陳敏進行疏導,慢慢地陳敏有了返校的念頭。此後,王秋婷與陳敏漸漸成了親姐妹。
2018年8月下旬,陳敏出現在了天星二中,找到曾老師,並主動提出:“我想回來讀書!”
陳敏堅定、果斷的言行讓曾文興吃驚,也讓他摸不著頭腦。“去年怎麼勸都不回來的小姑娘,怎麼一下就想開了?”
此時,原115班已經畢業了,在場的文敏老師將她留在了125班,繼續上初三。
採訪中,當陳敏得知王秋婷去世後,她天真的臉上寫滿了悲痛。
“她讓我回來好好讀書,她告訴我讀好書才有好工作,她幫我買筆,送我書本……”在哽咽的聲音中,陳敏數説著王秋婷對她的關心關愛。
見她太難過,我們不忍心再細問,讓她回教室。出門的那一瞬,她的淚水奔涌而出……
“採得百花成蜜後”
王方明,個子不高、臉龐黝黑的中年男子,在幫扶過程中,被王秋婷認為“哥”,他也叫秋婷“妹”。
見到王方明,是在打瓦村委會,當時他正準備隨陳開祿到昭通參加王秋婷遺體告別儀式。
他不善言語,也不愛説話。當提到王秋婷時,這位堂堂硬漢的眼淚就開始在眼眶裏打轉。
王方明家住在深基溝上部,地勢較高,土地較少,家裏有70多歲的病弱母親,兩個正在讀小學的孩子,媳婦在外打工,家裏靠他照管,生活極為貧困。
他清晰記得,王秋婷第一次到他家時,沒有嫌他家貧,也沒説他屋亂,滿臉笑容地拿起掃帚就為他清掃室內衛生。
王秋婷得知,王方明養有12桶土蜂,有100多斤蜂蜜在手,而不知如何出售時,甚是欣喜。她高興地告訴王方明“這就是脫貧的一條好路子”“以後化肥錢有了,孩子的上學錢也有了”。
王方明雖然知道王秋婷的意思,但仍然覺得自己的“寶貝”賣不出好價錢,勉強地笑了笑。王秋婷知道他的心事,也知道這深山裏的土蜂蜜是城裏人的最愛,直率地説:“這事包在我身上。”
於是,她當起了推銷員,“真正的土蜂蜜,130元一斤,順路包帶!”在微信朋友圈裏,在與朋友的電話裏,在同陌生人的交談中,她無不談起此事。
不僅如此,王秋婷還自費購買了一批方便攜帶、郵寄的包裝瓶,當起蜂蜜“快遞員”,讓王方明的100多斤土蜂蜜全部賣出,收益1萬餘元。
王方明從心裏感激,感激這不是親妹勝似親妹的“家門”。不善言語的他要送王秋婷一瓶蜂蜜,王秋婷高興地推回哥哥的手,“等你明年的蜂蜜賣出了,我再收。”
“沒有秋婷的關心幫助,我們家就過不上今天的好日子!”2017年10月王秋婷掛鉤幫扶他家以來,每月最少入戶調查兩次,對他一家五口噓寒問暖,幫他申辦了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最終讓他家成功脫貧摘帽。
而今,蜂蜜未割,秋婷已去,王方明心中的悲痛不知向誰訴説……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王秋婷和她的隊友們捧著一顆對黨忠誠、為民盡責的心,奔走山間,察民之情、排民之憂,把群眾當成“自家人”,用熱血和奉獻推進了脫貧攻堅向前邁進。截至2018年底,打瓦村已實現脫貧出列206戶,818人;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3658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0元。
“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秋婷的辛勞和汗水。”王秋婷是千千萬萬扶貧幹部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典範,也是千千萬萬紀檢監察幹部的楷模。2月27日,王秋婷入選中國文明網發佈的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王秋婷殉職後,雲南省紀委監委組織宣講團,在全省宣講她的事跡;昭通市紀委監委號召全市紀檢監察幹部,做王秋婷式的好幹部。王秋婷走了,譚雲賢、陳吉開、郎磊、吳恂等紀檢監察幹部紛紛請纓,希望到貧困地區去,到扶貧一線去……(作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靈娜 中國紀檢監察報通訊員 虞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