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區域的環江科技扶貧樣本

發佈時間:2019-02-01 11:40:0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曾馥平 曾昭霞 張浩 段瑞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科技扶貧,精準脫貧,生態産業,喀斯特區,廣西

岩溶山區植被複合經營研究與示範階段(2003—2015年)

該階段注重生態治理與科技扶貧雙管齊下、雙效並舉。因為前一階段岩溶山區貧困戶的移民遷出,農戶經濟條件得到改善且石漠化得到了遏制,所以本階段針對喀斯特石山區降雨分配不均、季節性乾旱嚴重、洼地內澇頻發的特點,科技扶貧團隊主要進行了喀斯特適生經濟作物引種與篩選工作。

在廣西、貴州喀斯特區域引進系列玉米、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出科玉 7 號、科玉 8 號和湘玉系列抗旱高産玉米良種,推廣面積 13 萬畝;篩選出馬鈴薯早熟避澇高産品種克新 3 號、4 號,增産達 50% 以上,推廣面積 6 萬畝;同時進行喀斯特石漠化治理適生物種篩選,共篩選出喀斯特石漠化區適生物種分別有:蘇木、銀合歡、構樹、狗骨木、楹樹、任豆、無患子、茶條木、伊桐、女貞、東京桐、鐵欖(12 種);基本適應種有:南酸棗、麻櫟、廣西頂果木、山槐、蝴蝶果、中華安息香、假蘋婆、蘋婆、肥牛樹、青岡櫟、樟葉槭、秋楓、蒜頭果、海南椴(14 種);以及欠適應或不適應種:禾串樹、海南蒲桃、石栗、厚莢相思、花櫚木、馬佔相思、台灣相思、儀花、柴龍樹(9 種)。

另外,針對石山面積大、可耕地少、水資源利用難、玉米種植受到限制等問題,提出了替代型草食畜牧業發展模式。通過該模式,環江縣發展林下種草 17.6 萬畝、養殖菜牛 13.2 萬頭,為農民每人平均增收 3 500—5 000元。該模式已推廣至廣西天等縣、德保縣、馬山縣、大化縣,貴州大方縣、畢節市七星關區、晴隆縣,以及雲南西疇縣、瀘西縣等地。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在《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三年試點階段總結的評估報告》(2012 年)中,將替代型草食畜牧業發展模式樹立為西南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樣板,其治理模式和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遴選為喀斯特山區産業發展的典型案例,並進行推廣應用。

貧困地區發展養殖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但養殖業發展帶來農村環境污染和養殖廢棄物的處理等問題。針對養殖業面源污染嚴重,項目組在環江縣開展了綠狐尾藻治理污水及資源化利用示範,廢水中氮、磷及 COD(化學需氧量)等去除達到 95% 以上,水質達到三類標準。養殖污水狐尾藻生態治理受到廣西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的批示;廣西區畜牧水産局、河池市及玉林市畜牧水産局等到示範基地參觀交流;模式納入廣西農村環境治理方案;大範圍推廣至富川縣、博白縣、陸川縣、容縣、寧明縣等地。

此外,針對環江縣因尾礦潰壩造成 9 400 畝農田重金屬污染和農民失地的迫切需求,項目組聯合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相關團隊對大環江流域農田重金屬進行生物修復。探索出了以植物修復技術為主導、以“地方政府主導、科研單位技術支撐、農民主動參與”的環江農田土壤修復工程模式,修復農田 1 280 畝。

<  1  2  3  4  5  6  7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