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中國土族從“水兌面”到多彩生活的嬗變

發佈時間:2018-12-17 10:10:1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李雋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互助縣,貧困村,農家樂,土族盤繡


中新網西寧12月16日電 題:(改革開放40年·調研行)青海互助:中國土族從“水兌面”到多彩生活的嬗變

作者李雋

12月的高原被大雪覆蓋,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山巒絲毫沒有“露臉”的意思,山腳下溫家村的硬化路卻乾淨平整,一輛校車上下來了十幾個孩子。

68歲的土族老漢祁生珍在家門口看到了從幼兒園放學的小孫子,接過書包便進了今年9月剛搬進的新家。

房子窗明几淨,能照出人影的地磚、雙開門的冰箱和帶有音響的電視櫃……無不顯示著祁生珍一家生活的變化。

互助縣是中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確定的貧困縣,也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2015年底,互助縣共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118個,貧困戶13796戶,貧困人口48523人。

海拔在2200至3000米左右的互助縣,高山、丘陵地區佔全縣總面積85%以上。經濟社會發展起點低、底子薄。新中國成立前,互助生産力水準低下,生産關係落後,民眾生活十分困苦。

“之前我們住在山裏,交通不方便沒辦法打工,只能靠天吃飯,一年的收成也只夠一家人的溫飽。冬天下雪車子都走不了,沒有賣菜的,只能吃水兌面。”祁生珍介紹,現在大家都搬到了山下的新村,打工、上學方便了,今年夏天他去市裏搞綠化,3個月就掙了4000多塊錢。兒子和兒媳婦兩人去省會西寧打工,每月最少能掙6000元。

“現在的生活就像阿姑的七彩袖,豐富多彩,我還想再活個幾十年。”祁生珍高興地説。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互助視察易地扶貧搬遷情況。總書記對當地幹部説:“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後,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産搞上去。”

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近年來,互助縣走出了一條以産業發展為帶動、生態扶貧為助力、易地搬遷為突破、民生保障為依託的脫貧特色之路。生活條件的改善,促使群眾思想觀念發生變化。近年來,互助縣順勢利導,通過“雨露計劃”等方式對搬遷群眾進行培訓,因地因村因人開展特色種養殖、民俗産品、商鋪經營、鄉村旅遊等産業配套扶持,貧困村實現了從異地搬遷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在互助縣的扶貧産業園裏,土族阿姑李金蘭正在流行的皮包上縫上之前繡好的盤繡,飛針走線間,一個個具有土族特色的皮包躍然眼前。

“我從公司把針線等原料領回家,在家裏繡盤繡,繡好了公司來收。一個繡品能掙80塊錢。一個月下來能掙2000多元。”李金蘭説。

“土族盤繡”是土族擁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發揮此優勢,互助將發展土族盤繡作為農村婦女為家庭創收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實施“土族盤繡”産業扶貧項目。

近幾年來,互助文化和旅遊産業發展迅速,互助素隆姑刺繡有限公司,招收本地阿姑從事盤繡、刺繡工藝品生産,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能人”的經營模式,推動手工盤繡産業化。

互助素隆姑刺繡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曉莉介紹,根據繡品的難易程度,公司以80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阿姑們的繡品,也根據不同的手藝將繡品融入到挂件、毛衣鏈、背包、抱枕等生活用品上出口國外。

“互助縣全縣有21家文化産業公司,5000多名季節性繡娘,僅我們一家就有2000多名長期訂單繡娘,其中包括300多貧困戶,2018年全年為農戶發放了工資120萬元。”蘇曉莉説。

集合土族文化、歷史、語言、民俗、藝術、宗教及青稞酒文化為一體,互助創建全國唯一落戶在較少民族的5A級旅遊景區,景區輻射帶動周邊特色民俗旅遊。

威遠鎮小莊村憑藉地處土族故土園景區核心區的優勢,深耕安召舞、土族盤繡等土族民俗文化資源,推動全體村民發展“農家樂”休閒娛樂接待産業,2017年全村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35萬元,佔全村總收入80%以上。

時至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眼前,從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到如今的脫貧摘帽,互助縣完成了2016年退出28個貧困村、脫貧3031戶10421人貧困人口;2017年完成43個貧困村退出,5663戶19730人脫貧。2018年,互助縣全縣計劃脫貧貧困人口3922戶13784人,實現全縣整體脫貧摘帽。(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