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宦寧
2017年8月21日,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蓄集鄉伊克拉村村民永花來説,是人生的一個新開始。因為在這一天永花一家人終於搬進了新家,結束了十幾年居無定所的日子。
永花的故事要從20年前説起。永花原本是伊克拉村的村民,因為家庭的原因,永花帶著兒子、女兒在村裏租房子住,靠打零工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永花説,那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日子。記得那時候房租交不上了,就只能投靠在親戚家中,兩個孩子越來越大,長久住下去也不是辦法,我就帶著兩個孩子走出村子,去城市打工。
德令哈、格爾木、烏蘭……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已經成了永花一家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十幾年來永花帶著兩個孩子走遍了海西州的市縣,也吃盡了苦頭。
永花説:“在外面打工的時候,經常手裏只剩十塊錢,到市場覺得哪個菜都貴,不知道買什麼好,因為今天的錢花完了,明天就沒有了。”
隨著時間一天天地流逝,兩個孩子慢慢長大,面臨上學的問題。把錢掰碎了花,把日子往細裏過,省下的錢供孩子讀書,是這位母親對兩個孩子的責任和擔當。“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虧,一定要讓孩子學知識”就這樣,每月100元房租都難負擔起的永花,“硬”是把兩個孩子供到了大學。
兒子巴根是家裏唯一的男子漢,母親的辛苦他都看在眼裏,“家裏至少要有一個人讀完大學。”2012年讀完大一的巴根選擇了輟學,和母親一起打工供妹妹讀書。“媽媽一個人實在困難,不得不這樣做。”
2015年苦日子終於熬到了頭,脫貧攻堅的戰役在德令哈打響,永花一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後,第一書記和村社幹部專程到格爾木市叫回了一家人。村幹部考慮到永花一家屬於無房戶,又聯繫蓄集鄉領導為她們解決了臨時住房,並列入了易地搬遷戶。
有了住的地方,但是沒有收入還是不行。
這些年在外打工,永花練就了一手做酸奶的好手藝,駐村扶貧幹部在了解情況後,把永花安排在了合作社負責奶製品加工,每月有2500元的工資。讓永花更高興的是,2016年7月,德令哈市林業局將兒子巴根納入了生態管護員的隊伍,這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兒子每個月也有了2500元的固定工資。永花説:“真的沒想到自己和兒子也能端上‘鐵飯碗’。”
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就在同一年,女兒大學畢業回到永花身邊,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女兒順利進入到德令哈德都酒店做起了出納工作。
曾經年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的永花一家,現一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了13000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在合作社每天做奶製品的永花,也有了進一步致富的想法。“因為以前有過養殖牛羊的經歷,就想著能不能養奶牛,為合作社提供奶源?”想法有了,但因為沒有資金,一直沒有實現。
村裏的第一書記才讓多傑得知情況後,鼓勵永花放手去做,政府為她“撐腰”。2017年機會來了,永花通過“530”貸款項目(5萬元貸款3年還清0利息)獲得5萬元貸款,加上家裏的一些存款購買了5頭奶牛,在柯魯柯鎮租賃草場做起了奶牛養殖。
腦子靈活的永花,售賣鮮奶的同時還自己加工奶製品銷售。現在永花一家通過發展養殖業,加上護林員工資、低保收入、資産收益、合作社分紅等收入,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785元,這個數字是他們一家人精準識別前的近十倍。
2018年再走進永花的草場時,永花家的奶牛已經有13頭了,養殖産業發展越來越穩定,永花説:“現在市場好,我今年還打算再擴大養殖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