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看零饑餓目標實現

發佈時間:2018-10-16 11:49:23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芳

關鍵詞:世界糧食日,糧食安全,農業,饑餓,聯合國

<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font-size:=""><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font-size:=""""><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font-size:="""">從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看零饑餓目標實現--美麗鄉村--人民網</span></span></span>

今天是第35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

饑餓一直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據2018年3月22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歐盟聯合發佈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稱,2017年全球共有51個國家約1.24億人受到急性糧食不安全的影響,比上一年多出1100萬人。

消除饑餓一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自1945年成立以來的工作重點。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于1979年11月召開的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作出了設立“世界糧食日”的決定。縱觀1981年以來的歷屆“世界糧食日”主題,不僅每個均與消除饑餓有關,1996年的“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1999年的“青年消除饑餓”、2000年的“沒有饑餓的千年”、2001年的“消除饑餓減少貧困”、2010年的“團結起來戰勝饑餓”以及今年的“努力實現零饑餓”更是明確將“饑餓”列入主題詞中。

不僅如此,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二個就是“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努力實現零饑餓,農業遺産保護者在行動

2002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計劃,其目的就是努力促進地區和全球範圍內對當地農民和少數民族關於自然和環境的傳統知識與管理經驗的更好認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來應對當代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促進可持續農業的振興和農村發展目標的實現。在所確定的5個基本標準中,第一條就是“食物與生計安全”,不僅説明該項目對饑餓與貧困問題的重視,也顯示了農業文化遺産在應對饑餓與貧困問題的特殊意義。

努力實現零饑餓,需要改變傳統糧食觀念

早在199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列出了食物産品目錄,包括8大類106種:穀類作物8種;塊根和塊莖類作物5種;豆類作物5種;油籽、油果和油仁類作物13種;蔬菜和瓜類作物20種;糖料作物3種;水果、漿果類作物24種;家畜、家禽、畜産品28種。從這個意義上説,“世界糧食日”的名稱似乎改為“世界食物日”更為準確。

農業文化遺産是一種包括農林牧漁在內的系統性遺産,不僅關注糧食作物,更加關注多種類型的食物資源及其利用。例如,2011年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物種,一塊稻田共生的動植物多達百餘種。不僅有以香禾為代表的本地水稻品種、鯉魚為主的田魚、本地特有的水鴨和三穗麻鴨,還有螺、蚌、泥鰍、黃鱔、蝦、鱉、蟹、泥鰍、黃鱔及七星魚等野生水生動物,以及茭白、蓮藕、慈姑、水芹菜等野生植物。除了收穫稻米、放養田魚和鴨子外,農戶還喜歡在稻田附近種植黃豆、紅薯、玉米等作物和各種蔬菜瓜果。稻魚鴨系統一田多用,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提供了豐富的食材。

保護傳統作物品種也是農業文化遺産計劃的重要任務。2012年,內蒙古敖漢旗因其悠久的旱作農業歷史和豐富的旱作農業資源、技術與文化,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該旗(縣)始終注意把保護和挖掘傳統種子資源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崇高使命,近年來蒐集與整理瀕臨滅絕的穀子、高粱、糜子、雜豆等傳統農家品種就有218個,其中穀子品種92個。

努力實現零饑餓,需要實現營養攝入均衡

營養不良是許多地方的普遍現象,據報導,全世界每10人就有1人營養不良;全球四分之一兒童受到慢性營養不良的影響,每5分鐘就有5名兒童因慢性營養不良而死亡。

仍以貴州從江為例。稻魚鴨系統這種生計方式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侗家,既有效緩解了人地矛盾,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産品,滿足了當地居民生存的需要。當地農民按侗族傳統生態農業技術種植出來的香禾糯,是禾品種群中品質最優的一類,其所含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賴氨酸含量都超過一般優質稻米,並具有氣味香醇、糯而不膩、營養豐富、口感極好等特點,被稱為“糯中之王”,享有“一畝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飯十家香”的美譽。2009年,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將香禾糯確定為受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特色農産品之一。除了收穫稻米、放養田魚和鴨子,農戶還喜歡在稻田附近種植黃豆、紅薯、玉米等作物和各種蔬菜瓜果。農戶還可以從水田內獲得螺螄、黃鱔、泥鰍等水生動物,水芋、蓮藕等水生植物,以及水芹菜、車前草、魚腥草等野生草本植物,做成飯桌上的美食。稻魚鴨系統一田多用,在同一生産過程中既生産了植物蛋白,又生産了動物蛋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營養來源。

努力實現零饑餓,需要促進農業持續發展

以保障並不斷提升農業生態功能為導向的農業持續發展,是確保食物持續有效供給的基礎。農業文化遺産系統中富含生物資源利用、農業生産、水土資源管理、景觀保持等多方面的本土知識和適應性技術,對於促進農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和指導價值。以稻魚共生、桑基魚塘、農林複合等智慧的農耕方式為代表的農業文化遺産,除了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農産品外,還具有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性。2016年召開的G20農業部長會議所發表的公報明確指出,歡迎推廣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適當模式,包括繼承和發揚良好農業實踐,如聯合國糧農組織開展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GIAHS)工作。

努力實現零饑餓,需要消除嚴重貧困現象

貧困與饑餓是一對“孿生子”,很多情況下饑餓與營養不良是因為經濟貧困造成的。造成嚴重貧困的原因有多種,資源利用不充分、農民就業不充分無疑也起著重要作用。據我們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與世界文化遺産核心區域雲南省元陽縣與紅河縣的調查,即使在目前大批勞動力進城務工的情況下,除了短期農忙時段外,大部分時間農村勞動力依然有富餘。發揮農業文化遺産的多功能性,就是要大力發展多功能農業,特別是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功能農業、康養農業、文化農業等,通過拓展農業功能、延長産業鏈條,增加農民就業增收,將有助於消除貧困。這方面,農業文化遺産地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