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華亭縣精準扶貧的作為擔當:以工哺農 奮力脫貧

發佈時間:2018-10-10 13:56:08 | 來源:甘肅日報 | 作者:宋振峰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華亭縣,以工哺農,扶貧資金,三變,農民專業合作社

華亭,富。“煤都瓷鎮”,華亭人很是自豪,去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89元。

窮,也在華亭。搶眼的平均數背後,掩蓋不了當地農民收入的真實差距。華亭,雖然不是國扶縣,也不是片區縣,但全縣101個村子,四分之三都地處關山林緣區,地勢陡峭、土地貧瘠,是平涼市基礎條件最差、貧困程度最深的區域之一。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華亭,不能“跛腳”前行。

近年來,華亭立足煤炭資源縣份實際,主動構建“以工哺農”的扶貧新格局,走出了一條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擔當:不等不靠,主動攻堅

華亭,資源型城市,工業發展在全省都叫得響。境內有140多戶工業企業,財政收入近80%都來源於工業。

但是,華亭工農、城鄉發展不平衡。“富裕”光環之外,“貧窮”如影隨形。

位於關山深處的神峪鄉草窩村,有三道溝、六座梁。多少年了,村民都説是個“爛窩窩”。3年前,村裏八成房子還是土坯房,最少都有二三十年的歷史,有的看上去搖搖欲墜。

村路大多是羊腸小道,蜿蜒崎嶇,還是“紅膠泥”土質。有一回連下了幾天雨,貧困戶李三保的母親晚上得了腦溢血,著急往醫院送,可路又窄又滑,架子車都沒辦法拉。李三保只好和親朋好友用塊木板,翻過一道溝,將老人抬到公路邊,病情都耽誤了。

20多年前,村裏電就通了,卻一直沒有動力電。磨個面都得排隊,當天去肯定磨不上。

在華亭縣,草窩村只是剩下的3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扶貧越到最後,難度越大。在這些村子,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就像一道道“攔路虎”,擋住了人們脫貧致富的道路。

如何解決?華亭只是“插花型”貧困縣,爭取上級扶貧項目、資金不易。每年,國家給縣裏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只涉及一兩百戶,遠不“解渴”。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勇擔歷史責任,勇挑千鈞重擔。華亭縣主動作為,將工業發展成果轉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動力,通過“以工哺農”,建立財政分配新機制。每年以上年公共財政收入的15%列支財政支農資金,對扶貧資金投入只增加、不縮水。

項目向脫貧攻堅傾斜,資金向脫貧攻堅傾斜。2015年以來,華亭從錢袋子裏,“擠”出了比上級安排扶貧資金多2倍多資金,累計列支4.36億元,從最偏遠、最貧困、最落後鄉村入手,全力以赴補短板。

再不能讓像草窩村一樣的村民住土坯房!華亭縣出臺“土政策”,組織實施“農村安全穩固住房全覆蓋”工程,打響了消除農村土坯房攻堅戰。

只要拆舊建新,所有農戶都能領取補助。主房補助1.25萬元,偏房每間補1000元,柴草雜物房每間補300元。低保戶、五保戶和貧困殘疾人等沒有能力的,華亭縣將炕盤好,灶建好,建小戶型保障房,實施“交鑰匙工程”。

以前,草窩村78歲的唐正鐸老兩口,和他的智障兄弟一起住在六七十年的土坯房裏。一下雨,村幹部就提心吊膽地往他家跑,害怕房塌了。現在,他們住進了村裏幫建的新房子。

如今,草窩村住人的主房屋,已經沒有土坯房了。在整個華亭,2014年還有1.45萬戶農民住在8.8萬間土坯房。截至目前,已改造了1.2萬戶5.6萬間。其中,僅華亭縣財政自個兒就拿出了3030萬元,改造了1.08萬戶房屋。

村組道路也硬化了。村民家不僅門前的巷道成了水泥路,就連院落硬化,每平方米縣裏也給補助1袋水泥。而今,華亭縣建制村硬化路實現全通達,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傾力:産業為本,精準“滴灌”

脫貧攻堅,産業是根本。華亭縣深刻地認識到,以工哺農,基礎是農業,必須在扶持壯大特色産業上下功夫。

但是,很多貧困戶都怕擴大産業規模,原因就在於,他們害怕有風險,對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報沒有信心。

扶開工,送一程。華亭縣在全面落實“一戶一策”的基礎上,出臺精準到戶的“功能表式”産業扶貧政策。

養雞白送雞苗!草窩村貧困戶李三保沒想到“這天大的好事能砸到自己頭上”。老人偏癱臥床後,李三保就被“拴”在家裏了。以前掙錢靠打工的他,一下子沒有了經濟來源。沒辦法,他養了兩三頭牛,每年靠賣一頭牛犢收入五六千元,再打點零工過日子。

今年3月,按照他點的“功能表”,縣裏給他送來了100隻“扶貧雞”,在自家的山林裏放養。沒打算賺啥錢的他,端午節就賣出了30隻雞,一隻賣60元。還有土雞蛋,不論斤按個賣,一枚賣1元。這下,李三保一下來了勁,現在他養了330隻“溜達雞”。

華亭縣不僅拿出“真金白銀”,為貧困戶量身定制核桃、藥材、蔬菜種植和家禽養殖等脫貧“功能表”,讓貧困戶自主“點菜”,還為每個貧困村確定了2個長遠發展的主導産業和2個短平快特色産業,各鄉鎮、部門則幫助貧困戶解決産業發展中資金、技術、銷售等方面難題,確保每戶至少有1個主導産業和1個輔助産業。

借此,華亭縣不但實現了“家家有增收産業,戶戶有脫貧項目”,肉牛、核桃、中藥材、蔬菜、勞務産業也蓬勃發展,成了農民脫貧路上的“五朵金花”。

但是,僅僅停留在農業領域抓産業扶貧,難以破解産業脫貧增收的難題。構建以工“哺”農的扶貧新格局,還得以“工業化”方式謀劃扶貧産業發展,將一家一戶的小生産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結起來。

華亭縣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産業基地+貧困戶”等模式,扶持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帶動貧困戶,有補助,有獎勵;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幫帶機制的,幫助落實貸款貼息資金。現在,全縣已實現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全覆蓋。

去年以來,華亭縣還不斷深化“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推動貧困戶、合作社、龍頭企業“抱團發展”。

在關山林緣區的上關鎮半川村,現在“三變”“變”出了華亭從未種出過的黑木耳。

去年年底,鎮裏將“三變”與“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相結合,引導村子成立華上産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種植週期短、見效快的黑木耳。東北的技術員用資金和技術入股,村子用互助資金以及縣裏扶持集體經濟的資金入股,38戶貧困戶則把扶貧資金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到公司。

公司負責人高興了。8月中旬,他對記者説,“才賣了兩個半月,已經賣出1萬多斤了,一斤35元。”

徐愛蕓等貧困戶也樂了:“一年最少拿5000元分紅,還能在家門口打工,一天能拿60元工資!”

創新:組合發力,啃“硬骨頭”

“三變”“變”出了黑木耳,電商扶貧則讓華亭農民“史上頭一回”種的秋葵越種越有信心。

關山深處的策底鎮大南裕村,去年在華亭破天荒地種出了南方蔬菜——秋葵。這樁“稀罕事”讓這個貧困村又喜又憂。喜的是,村裏除了種中藥材外,又多了一條脫貧路。憂的是,很多村民都擔心銷路,不敢多種,秋葵今年只種了170畝,這麼小的量,賣給誰?

在華亭縣看來,構建以工哺農的扶貧新格局,不能單純就“農”論“農”,得在電商扶貧、鄉村旅遊等産業扶貧新業態上下功夫,幫村民脫貧增收“搭梯子”。現在,華亭縣建起了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縣域電子商務平臺。

在政府的扶持下,華亭縣舜濟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在大南裕村村部設了個電商服務點。他們與北京新發地市場簽訂了54萬元的訂單,直接將地裏的秋葵發到北京去。

看著自家田地對面的電商中心,大南峪村貧困戶李春緒心裏有底了。64歲的他今年專門騰出了2畝地種秋葵。“立秋後,秋葵越長越旺,每天都得摘。種了一輩子地,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咱每天將摘好的秋葵給電商一交,空著籃子就回家了。這不,今天剛交了9斤貨,一斤4元。”8月10日,李春緒感慨地説,“以前,收個啥都害怕賣不出去呀。”

以工哺農,重點是工業,就得讓貧困戶通過就業搭上“工業致富”快車!為了充分發揮境內工礦企業多、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優勢,華亭縣還加強與華能集團華亭煤業公司等企業的聯繫協作,每年在縣內企業安置農村勞動力1.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3萬人,每人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以此為目標,華亭縣除了對貧困戶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外,還引導縣內能人和企業,在鄉鎮探索建起了“扶貧車間”,幫助有就業願望但難以外出打工的農村婦女、老人、殘障人員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真沒想到,我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了。”8月10日,43歲的河西鎮河南村貧困戶魏順平正忙著編織塑膠花。插花、穿枝……坐在輪椅上的他手裏的動作格外嫺熟,不一會兒,十幾朵漂亮的倣真藍莓花便呈現在記者眼前。

14年前,魏順平在外地打工受了傷,下肢癱瘓了。平日,他和年邁的母親就靠吃低保生活。去年,在鎮裏的大力扶持下,當地的能人岳彩霞與寧夏一家公司聯手,建起了倣真花“扶貧車間”。

自家附近有了這個“扶貧車間”,魏順平感到有了“用武之地”。他專門買了個電動輪椅,每天來上班。“一個月做的好,能拿近1000元呢。”説話間,這個曾經對生活絕望的貧困戶眼中閃爍著光芒。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眼下,華亭對打贏脫貧攻堅戰越來越有信心。這個插花型貧困縣毫不掩飾雄心勃勃的目標——今年,他們決心摘帽脫貧!

(宋振峰)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