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縣脫貧攻堅路上的“大村長”

發佈時間:2018-09-12 13:49:45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殷曉霞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萬安縣,脫貧攻堅,大村長,創新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殷曉霞)9月3日,記者隨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中央媒體“貧困縣脫貧摘帽”走基層活動來到今年7月正式脫貧“摘帽”的萬安縣。萬安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地處羅霄山特困片區。如今,這裡道路通達,房屋林立,沿著贛江,新老城區隔江相望,山環水繞、清新秀麗,儼然一座美麗的濱江之城。很難想像在2013 年底,這裡還是貧困發生率高,脫貧難度大,任務艱巨的國定貧困縣。

萬安縣委書記李偉平告訴記者,近年來,萬安縣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將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盡銳出戰,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共同發展,脫貧成效取得了新進步。據介紹,到2017年底,現有的61個“十三五”貧困村已退出51個,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11172戶42730人降至2017年底的1131戶2614人,年均減貧1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6.2%降至目前的0.99%。

為什麼這個地處偏遠的小縣城能在短短時間內打好這場脫貧攻堅的硬仗,如期順利“摘帽”,這也許要歸功於該縣創新實行“大村長”制。據介紹,“大村長”制主要是指縣級領導及相關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和鄉鎮黨委書記、鄉鎮場長、人大主席等每人挂一個以上行政村,縣黨政班子領導再增挂一個邊遠山區村,擔任“大村長”,駐村幹部、村兩委幹部和所有幫扶幹部在“大村長”帶領下集中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從2017年開始,萬安縣在全縣推行脫貧攻堅‘大村長’制,自此翻開了脫貧攻堅工作嶄新的一頁。“‘大村長’制確保上級決策部署直接傳導到村一級,真正實現工作責任壓實到村、到人,切實解決了機制不順、作風不實、能力不足和工作不平衡等突出問題和矛盾,保證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得到整體均衡推進。”江西省扶貧辦機關黨委副主任科員楊瑞宏表示。“大村長”制實施後,萬安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不力的被動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轉,各項工作高效推進,問題短板迅速補齊,以村為營精準拔寨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行“大村長”制以來,地處萬安縣夏造鎮的橫江村在“大村長”肖文的帶領下,推動了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精準落實。

橫江村地處夏造鎮北部山區,為該鎮最偏遠村,與遂川、贛縣交界,是萬安縣“十三五”深度貧困村,有16個村民小組,569戶2385人,貧困戶118戶418人。該村屬典型的偏遠深度貧困山區,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山多田少,山貧田瘠,自然條件惡劣,資源貧乏,基礎設施極度匱乏。

圖為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大村長”肖文在田間地頭和農民交談。中國網 殷曉霞攝

肖文告訴記者,他剛來的時候,全村僅有1.2公里村道硬化,多個村小組未通水泥路,村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們來了後把各個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加強調度,打通了路、水、電、網路最後一公里。”他説。

“我們最重要的是推動産業扶貧,因為這裡撂荒地較多,也沒有形成規模生産,效益低,如果盤活加以充分利用就大有文章可做。”肖文指出,為了解決貧困戶的穩得住,有發展的問題,村兩委統一流轉山間撂荒地280多畝,引進園區企業萬安縣好景農業,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産業發展模式,建立橫江村下村黃金茶種植扶貧示範基地,面積100多畝,種植茶苗30多萬株,55戶農戶,其中貧困戶18戶,以土地、資金入股加入基地,每年保底分紅460元,務工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黃金茶、中草藥種植已經成為該村新興富民特色支柱産業。

在村文化活動中心,我們看到幾名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檢查電子零部件。原來,這是“大村長”利用其人脈資源,引進縣園區龍頭企業江西省聯創宏聲萬安電子有限公司建立的扶貧車間,生産手機零配件等相關電子産品,就近招收村民30多人,其中貧困戶12人。

當記者們看到一棟棟乾淨整齊的三層樓房,以及房前屋後種滿花草果樹,讚美這裡的和諧的居住環境時,他告訴我們,這裡之前都是老舊的泥瓦房、危舊房和空心房,部分村看上去滿目瘡痍,群眾居住安全系數低,人畜不分離,衛生條件非常差。“對此,我們因戶施策,對症下藥。在脫貧攻堅‘百日行動’中僅以一週時間就拆除危舊房62棟,完成了過去一二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同時深入推進清凈整潔行動,使村莊清清爽爽、乾淨利索、整齊美觀。相比以前,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為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村貌。中國網 殷曉霞攝

與此同時,為了改善教育、醫療等資源匱乏的問題,建設了橫江村文化活動中心、村衛生室、留守兒童看護中心,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看病難、就學難等一系列問題。

賴繩劍是萬安縣政協副主席,他跟肖文一樣,也是“大村長”,負責幫扶的村叫韶口鄉。他每週3次都要去韶口鄉小住,了解情況。他告訴記者,物質扶貧易,精神扶貧難。過去有些村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方面方法簡單、手段單一,相關舉措多停留在一般説教上,導致效果不佳,一些貧困戶“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大村長”緊緊聚焦這一難題,在全力改善貧困群眾物質生活水準的同時,從志智雙扶入手,積極組織貧困群眾前往先進村、典型戶參觀學習,評選“脫貧先進戶”,通過身邊人教育感染身邊人。與此同時,通過技能培訓、産業獎補、信貸支援等多種方式,把“想發展、敢發展”的貧困戶扶起來,切實激發貧困群眾“我要脫貧”的信心和決心。

“村幹部經常來家裏噓寒問暖,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樣。”石坵村的脫貧戶蔡紅蓮提起這個“大村長”讚不絕口。“自從有了‘大村長’,他們經常來家裏了解我們的需要,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以前我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又悶熱,現在他們幫我蓋了新房,添置了空調、熱水器,冰箱和電視。雖然孩子生病,但我們有了收入來源,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圖為萬安縣韶口鄉石坵村的脫貧戶蔡紅蓮。中國網 殷曉霞攝

如今,蔡紅蓮已種上了100多顆井崗蜜柚,80多顆早熟蜜桔,同時,她還把縣委縣政府提供的5000元産業扶貧資金和省農科院支助的5000元産業發展資金,共計10000元入股韶牧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2017年,她首次得到合作社1000元的分紅。不僅如此,她還帶領別的貧困戶到果園去務工掙錢。2017年,她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感動萬安”的脫貧典型。“他們就像及時雨一樣,改善了我們家裏許多情況。我真想不到,政府這麼好,我這一輩子都報答不了黨和政府的恩情。”説到這裡她佈滿皺紋的臉上流露著感激之情,同時,她堅強和樂觀的精神也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