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9月9日,首屆“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世界旅遊聯盟(WTA)、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發佈了《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2018》。
自成立以來,世界旅遊聯盟就將自身定位為旅遊減貧事業的倡導者,並將“旅遊促進減貧”作為聯盟使命之一。為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帶動效應,世界旅遊聯盟聯合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共同發起《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2018》徵集活動,從相關國際組織、世界旅遊聯盟全球會員、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各省級旅遊部門等多渠道廣泛徵集旅遊減貧案例。活動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可量化的減貧效果、創新性、可複製性、可持續性和積極的社會影響等標準,經過專家組的遴選審議,最終確定12個入選案例和17個入圍案例。
12個《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2018》入選案例是:安徽金寨小南京村、重慶武隆區、河北淶水野三坡、河南欒川重渡溝、湖北大冶龍鳳山、湖南花垣十八洞村、江西大余丫山、山東淄博郝裕村、華僑城集團、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愛彼迎、地中海俱樂部。
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分析了河南欒川重渡溝旅遊減貧案例。他認為,政府在旅遊扶貧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該案例中,政府、商戶、村民、遊客和諧共生,建設智慧旅遊管理系統,實現經濟增長。
“湘湖對話”聯合發佈方代表、世界銀行首席城市發展專家艾哈邁德•艾威達表示,現在旅遊業已經成為一些國家的支柱産業,是就業、外匯和稅收的重要來源,並能夠激發中小企業市場活力,為當地社區帶來收入,為旅遊減貧作出巨大貢獻。他相信,建立減貧案例數據庫可以為世界各國提供有借鑒意義的旅遊減貧方案。
國務院扶貧辦開髮指導司副司長楊瑞華建議,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和扶貧産業發展,要聚焦深入貧困地區,注重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培養旅遊扶貧人才,實現精準發力。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説,旅遊扶貧是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在許多貧困地區,旅遊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本次發佈的案例將為企業和地方提供可借鑒的實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