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邊吃邊” 邊境貿易助力龍州縣脫貧 “摘帽”

發佈時間:2018-09-03 16:03:43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殷曉霞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龍州,脫貧,扶貧,工作,貧困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記者 殷曉霞)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宣佈11省區市4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正式脫貧“摘帽”,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地處西南的小城,因何實現脫貧?帶著疑問,9月1日,記者隨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中央媒體“貧困縣脫貧摘帽”走基層活動來到龍州縣尋找答案。

龍州縣地處廣西西南邊陲,屬革命老區、邊境地區、民族地區。長期以來,由於交通不便、思想閉塞,以甘蔗為單一産業的龍州縣發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並於1986年被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今的龍州縣城,整潔的街道、漂亮的樓房、優美的環境、井然有序的生活······讓人不禁為這裡的新風貌點讚。

龍州縣副縣長謝國志告訴記者,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龍州縣立足貧困面大、致貧原因比較複雜的縣情實際,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有機結合起來,以深度貧困村屯為重點,上下齊心、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龍州縣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167戶67540人;到2017年,全縣減貧10097戶37554人,貧困發生率為由31.79%降至1.91%,達到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

龍州縣是中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和陸路通道,縣扶貧辦主任黃永亮説,近年來,龍州縣依託區位優勢,創新出“易地搬遷+邊貿扶貧+駐邊守疆”模式,幫助貧困民眾脫貧。

據介紹,龍州縣在緊鄰邊境口岸和互市區(點)統一規劃建設了水口、佈局、科甲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了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留得住、有發展、能致富”,還配套建設扶貧産業園和公共服務設施,為邊區“新移民”提供工作崗位、經濟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幫助貧困移民人口就業脫貧。“這樣做既解決了邊區守邊固土的問題,又能帶領百姓脫貧致富。”黃永亮説。

在産業園工作的56歲貧困戶農振樂去年剛脫貧,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脫貧故事。2015年他因病住院,用光了家裏大部分積蓄。出院後,不再適合幹重活,外出務工更是困難,這使得原本拮據的生活變得舉步維艱。得益於扶貧政策的推進,他搬了新家,並在産業園區找了份工作,生活才慢慢改善。“現在道路修好了,不用走泥巴路,住在政府蓋的新房裏,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屋內漏水了。我還有了穩定的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日子過得很安穩,孩子也可以安心在外打工。”説到這裡,他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圖為正在接受記者採訪的脫貧戶農振樂。中國網 殷曉霞攝。

農振樂工作的地方位於水口邊貿扶貧産業園內的龍州讚美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堅果加工企業。該公司在發展中,依託堅果加工勞動密集的特點,採取“公司+貧困戶+務工”的模式,探索實踐“扶貧加工車間”,促進了貧困戶增收,實現了脫貧致富目標。目前,扶貧車間主要吸納水口共宜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戶及周邊村民到車間務工,公司員工213人,其中貧困戶81人。據了解,龍州縣像這樣的“貿易扶貧車間”共有227個,共吸納5260名貧困邊民參與邊貿。

圖為龍州縣水口邊貿扶貧産業園內的“貿易扶貧車間”。中國網 殷曉霞 攝

除了在産業園工作,龍州縣還組織貧困邊民以互市貿易、邊貿運輸、裝卸貨物等方式參與邊貿增收。龍州縣口岸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趙華介紹:“‘靠邊吃邊’是我們扶貧的特色,我們依託國家的邊民貿易政策,帶動5個邊境鄉鎮6萬多邊民投入到邊境貿易中,積極鼓勵以貧困邊民為主體的貿易,使得他們在家鄉就有增收的渠道。”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