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進入倒計時,這名老兵卻戰勝命運播撒大愛創奇跡

發佈時間:2018-08-11 11:32:14 |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 作者:侯 磊 | 責任編輯:孫芳

關鍵詞:愛心,義工,生命,老人

有時候,人們平淡的生活,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發生重大轉折。而一次轉折可能讓人頓悟,心境因而愈加透徹而坦靜。

退伍軍人李東亮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在很多親友看來,20多年前當兵入伍後又考入軍校的他,或許可以有一個激情飛揚的壯闊人生。然而,青春夢想即將張開高飛的翅膀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卻讓他的人生在似錦前程上“拐了一個大彎”。

“我保至少活5年!”醫生的這句話本來是想安慰李東亮,沒想到卻激起他“要做點事情”的緊迫感。此後,這位倔強的老兵不但創造了延續生命的醫學奇跡,而且帶動近5000人加入到他的義工組織,以無私之愛為更多的人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退伍軍人李東亮

“命運給我開了個玩笑,人間大愛卻延長了我的生命”

2000年3月2日,一個令李東亮刻骨銘心的日子。

剛剛結束寒假返回母校的他,突然一陣陣地感到噁心,並伴發嘔吐等症狀。在戰友陪同下,李東亮來到解放軍某醫院看病,被醫生確診為尿毒症。

噩耗猶如晴天霹靂,給了青春年華的李東亮當頭一棒。他不敢也不願意相信這一切,性格一向溫和的他甚至質問醫生:“是不是搞錯了?”

憤怒源於內心的不甘。李東亮出生在河南柘城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拉扯兄妹六人。生活雖然清苦,但六兄妹積極向上的勁頭令這個農家小院充滿生機和希望。1994年7月,妹妹李鳳霞考入商丘師範學院。為減輕家庭負擔,李東亮告別心愛的課堂,當年底應徵入伍,成為原瀋陽軍區第39集團軍某師的一名新兵。

“好男兒志在四方!”正值芳華的李東亮相信,到哪都能闖出一片天地。他對母親立誓,要像同為軍人的大哥、四哥那樣,在部隊幹出個樣來。

李東亮

到部隊後,李東亮不負厚望。新兵下連,他被選派到軍區坦克乘員訓練基地學習裝甲車駕駛,因成績突出,上級破例把他留在基地當學兵班長。兩年後,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原解放軍廣州通信學院。誰知,正當李東亮綻放青春之花時,命運卻給他開了玩笑。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平復情緒後,李東亮的腦海裏反覆回蕩著貝多芬的這句話。他不甘心靠醫院活著,而決心與命運來一場搏鬥。

消息傳來,大愛匯涌。在母校,教職員工和戰友們開展了一場愛的接力,為他募得眾多愛心款;在家鄉,父老鄉親為子弟兵送去春天般的溫暖;在醫院,白衣天使們給了他最貼心的守護……

“命運給我開了個玩笑,人間大愛卻延長了我的生命。”李東亮挺直了胸膛,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的血液裏流淌著大家的愛,此恩必當涌泉報!

“生命進入倒計時,有限的時光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醫生,我還能活多久?”了解病情越多,李東亮越是想知道究竟。每次與醫生交流,他總是禁不住地問。

“我保你至少活5年!”5年!李東亮有些錯愕。但生命之短,給他帶來的並不是內心的恐懼,而是急於做事的緊迫感。他説:“生命進入倒計時,有限的時光裏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因為身體的原因,李東亮不得不脫下心愛的軍裝,回到了老家河南商丘。就是在這片熱土上,他開始了人生的報恩之旅。

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後,深感時間匆匆的李東亮試著成立了“同在藍天下”義工小組,並在商丘論壇上開設了專門板塊。一天,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帖講述民權縣殘疾農民姬明身殘志堅苦練書法的勵志故事,此貼引起了李東亮的注意。與這位網友私聊得知,疾病纏身的姬明家境貧窮,急需救助。他當時就盤算,要為姬明做些事。

那是義工小組成立後的第一次愛心行動。李東亮和13位熱心網友帶著自費購買的電風扇、書籍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來到姬明家。大家有的幫他洗衣服、曬被子,有的跟他聊書法、拉家常,有的與他一起整理相冊、回憶過往……一天下來,清凈的農家小院溢滿久違的歡聲笑語。臨別時,姬明眼噙著淚花,目送良久。

“善者的眼底住著海。”李東亮説,他至今難忘姬明那雙難捨的眼睛,充滿感動與美好,讓他透徹地認識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他告訴自己,此路可行。

此路可行,但並不順暢。隨著義工小組影響的擴大,對李東亮的質疑之聲也紛至遝來。有人説他是作秀圖虛名,有人懷疑他以公益之名斂財,甚至有人借偶發的交通事故惡意炒作抹黑他……愛心之舉遭無端中傷,讓他陷入兩難境地。

“為別人做這麼多還被冤枉,咱是圖個啥?”面對妻子委屈的淚水和哀求,李東亮的拗勁上來了。他説,輕言放棄不是當兵人的性格,越是艱難越要挺過這一關。“行動是最好的語言”,李東亮安慰妻子的這句話,反而啟發了他自己。質疑面前,他選擇悶頭做好自己的事。


2006年7月26日,被李東亮視作“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天,他和幾名熱心義工來到商丘市民政局,正式註冊了河南第一家義工組織——商丘市義工聯。李東亮説,這是熱心義工們溫暖的家。從此,他和同伴們底氣十足地奔波在公益之路上。

孤寡老人田玉蘭,平時以賣鞋墊維持生計。深冬大雪,道路泥濘不便,積壓在家的600多雙鞋墊一時賣不出去,老人心急如焚。了解這一情況後,李東亮借助手機群發了求助資訊。當天,鞋墊就被搶購一空。趁此東風,他又和義工們一起為老人送去精心準備的年貨,並與老人結成幫扶對子。

孤兒林富裕為了讓妹妹、弟弟上學,捨不得花錢治病。李東亮知道後,多方籌款幫他做了腮腺瘤手術,並聯繫愛心企業開展“手拉手”助學活動。如今,林富裕的妹妹已找到了工作,弟弟也已高分考入深圳大學。

“公益是一種理念。”時間長了,李東亮對所做的事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説,做公益、獻愛心不一定非要給人多少物質的東西,關鍵要讓人感受到愛的力量。

“關愛夕陽”活動,是李東亮專門針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老年群體推出的服務內容。多年來,他們定期組織義工來到老人身邊,陪他們聊天、包餃子,為他們梳頭、演節目,帶他們參觀、遊古城。細微而貼心的舉動,經常逗得老人們樂開花。

“對於老人來説,陪伴就是關愛。”李東亮説,每次看到老人燦爛的笑容,他也感到暖流泉涌、幸福滿懷。如今,這項活動已成為義工聯的一個公益品牌。

“只要你願意,也能像雷鋒那樣做一塊磚、一片瓦,哪怕是一粒沙”

“東亮弟,沒想到你也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如果哪一天,你的移植腎不行了,我把我的捐給你。”手機鈴聲響起,李東亮的手機收到姬明發來的短信,瞬間,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他沒想到,自己的一點付出竟得到如此厚重真情。

其實,與其説他們被彼此感動,不如説那是愛的共鳴。

遼東大地,雷鋒精神的故鄉。1994年12月參軍入伍的李東亮,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他的新兵時光。從那時起,雷鋒精神猶如清泉滋潤著他的心田。

每天清晨,走在商丘市的大街上,人們都會被一道道獨特的風景所吸引——伴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旋律,穿著黃馬甲的環衛工人們列隊整齊,依次領取屬於自己的免費早餐。旁邊懸挂的國防綠做底色的大招牌上,大大的雷鋒頭像格外顯眼。

2016年8月,李東亮從媒體上看到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天津環衛工人徐文華的事跡,深受感動。他當時就想,環衛工人用勤勞的雙手裝扮著我們的城市,自己是不是該為他們做點什麼?為此,細心的李東亮連續好幾天在大街上轉悠,並走訪了幾位環衛工人,了解他們的迫切需求。很快,在商丘市委宣傳部和文明辦的支援下,李東亮和他的同伴依託愛心商家,啟動了當地第一家“商丘好人愛心早餐點”。

兩個饅頭,一碟小菜,一碗米粥……端著熱氣騰騰的早餐,62歲的環衛工人劉長琴欣慰而滿足。一份免費早餐看似無足輕重,在她看來卻承載大愛千鈞。“一頓簡單的餐食,溢滿社會大家庭對普通勞動者的尊重與厚愛。幹環衛工作,我獲得感十足,再辛苦也覺得值!”劉長琴説。

點滴之愛,匯聚動人力量。這幾天,李東亮隔三差五就會去醫院一趟。不過,他不是為自己的健康奔波,而是為了一位素不相識的腦幹出血患者。

7月初的一天,在趕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的路上,一條眾籌資訊引起了李東亮的注意——家住睢陽縣包公廟鄉的趙鵬鵬,于父親在北京住院期間突然腦幹出血,昏迷已19天,家境貧寒的弟弟無奈向社會求助。看完資訊,李東亮掏出電話核實確認,隨後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和義工聯公眾號發出呼籲。到當晚九點,他們就收到善款5000多元。第二天一早,李東亮便和同伴們來到醫院送去了大家的愛心和祝福。

“你安心養病,有困難咱不怕,大家一起努力,總能渡過難關的。”坐在床頭,李東亮輕聲安慰甦醒過來的趙鵬鵬。看著眼前的陌生人,這位33歲的年輕小夥子眼噙熱淚,嘴唇不停地抖動……

在李東亮的帶動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行列裏。

同心掬得滿庭芳。在李東亮的帶動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行列裏。在武警西藏某部服役的李振威,從今年3月發佈的中國好人榜了解到李東亮的事跡後,把從津貼中省下來的4000元錢捐出來以助力愛心早餐;53歲的殘疾人宗信昌,連續兩年捐出兄妹三人為母親過壽的份子錢,用於“愛心包場”;退伍軍人王景民,在自家的理髮店推出愛心項目,為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服務……

“高樓大廈都是一磚一石砌起來的,我們要做這一磚一石,要做這些零碎事。”當兵之初,李東亮就把雷鋒的這句話當作座右銘。他説,20多年過去了,它就像燈塔一樣指引著自己的追求。

“無論社會怎麼變換,都不能沒有精神的大廈。”回首走過的路,李東亮頗為感慨。他説,“很多人都在為建設這座大廈盡心出力,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像雷鋒那樣做一塊磚、一片瓦,哪怕是一粒沙。”

經過十余載的努力,李東亮早已積沙成塔。他一手創辦的義工聯,如今會員數近5000人,吸納愛心企業家近100人,先後資助貧困生1000多名,組織公益活動20萬人次。李東亮和他的義工聯,已成為古城商丘的一張亮麗名片。

“能活到今天我很慶倖,身邊的真善美給我力量繼續前行”

愛的回饋,給人更為堅定的力量。從生命進入倒計時,李東亮幾乎是掰著手指頭算時間:一個5年,兩個5年,三個5年……轉眼18個年頭過去了,李東亮不但擁有健康的身體,還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幹著個體戶,兒子已讀初中,家裏雖不富裕,但也溫馨幸福。

“愛心創造奇跡!”想讓李東亮用華彩的語言概括自己走過的路,真的很難,而他嘴裏反覆念叨的這六個字,或許可看作其18年生命歷程的一個注腳。他説,當初是人間大愛延續了自己的生命,而當自己為他人盡綿薄之力時,愛之回饋又讓他感受到自我價值、樹立了生活信心,成了自己生命延長線上的源源活水。

很多媒體記者都有一個感受,想對李東亮做一次完整的、不被打斷的採訪,真的是一件難事。你跟他聊不完一個小事,手機鈴或者微信資訊聲就會響起,要麼是某位熱心的義工詢問最近有什麼公益活動安排,要麼是某位善良的大姐詢問貧困學生捐助賬號,要麼是某位市民求助發佈失物招領資訊……

李東亮(左二)

“別人的信任,也是一種幸福。”耐心地接完電話或者回復了資訊,李東亮深表歉意。其實,手機不離身,不是因為李東亮有“手機控”,而是因為生怕錯過任何一次求助。他説,不要小看這一個電話、一條資訊,它能傳導一種能量,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在李東亮看來,凡人善舉蘊含巨大能量。他説:“能活到今天我很慶倖,是身邊的真善美給我力量繼續前行。”

7月的豫東大地,天藍草碧風輕。剛吃過早飯,2016年從空軍某部轉業的陳雁飛便來到“愛之源”服務站,在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表上鄭重地填寫了自己的資訊。他説,作為一名老兵,自己願像李東亮那樣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我死後,願意無償捐出自己的器官。”腎移植手術成功後出院那天,李東亮便表達了自己的這個心願。經歷生命的滄桑,李東亮的臉上,早已爬滿歲月的風霜。他説,是愛讓自己獲得了新生,若從手術成功那年算起,今年自己應當是十八歲。

十八歲,正青春。堅信自己還可以做更多事情的李東亮,與商丘市紅十字會一起,成立了這支人體器官捐獻服務隊,並命名為“愛之源”,冀望聚愛成源、生命不息。

“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説話間,李東亮的手機鈴聲再次響起。“只要有一顆善心,只要願意在別人需要時伸出一隻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場華麗交響樂章中最美麗的音符。”李東亮笑著對記者説。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