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發佈蘇北四縣(區)“扶貧攻堅”調查報告,對豐縣、濱海縣、灌雲縣和淮安市淮安區的“扶貧攻堅”情況進行探究並提出建議。
産業引領,扶貧碩果纍纍
“蘇北四縣(區)扶貧工作,在産業引領、就業創業、教育助力、健康援助、金融助推和基礎支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課題負責人、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石奇介紹。
通過調查發現,近年來蘇北各經濟薄弱縣(區)通過充分集中政策力量,發揮産業引領作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扶貧攻堅目標。
扶貧資金數量少、項目小而散、效益不高等問題,曾一度困擾著灌雲縣的扶貧開發。為克服難題,去年當地規定各鄉鎮精準扶貧資金僅規劃投入到1-3個具體項目中,著力放大各産業項目體量。去年,灌雲共確定財政扶貧資金項目57個,總投資達5169萬元。“項目品質上去了、扶貧功效實現了,低收入戶通過帶動務工、量化分紅方式,實實在在獲得收益。”石奇認為,正是在政策聚焦、資金精準投放、因地制宜打理“一村一品”的基礎上,東海石梁河葡萄、贛榆黑林獼猴桃、灌雲叮噹河大米等特色富民産品才得以應運而生。
産業引領的同時,就業、創業措施也在多點發力。在增加創業補貼方面,濱海縣僅2016年低收入農戶自主創業項目的獎補上限便提高至每戶3000元,當年13945戶受益,總獎補額度達到3091萬元。“一年一個縣3000萬元獎補力度,令當地百姓振奮,也足以體現地方政府脫貧決心。”調查組成員、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葉林祥感慨。
陽光監管,保駕基層創新
從四縣(區)的“扶貧攻堅”工作實踐看,基層政府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層政府對一線資訊的掌握最為充分。基層政府因地制宜謀劃産業結構出新,帶動低收入戶的發展和村集體收入增加。”石奇説。濱海縣海峰、木樓等村在當地政府指引下,依託高校、龍頭企業的農業技術,在農業設施及農産品加工設備上加大投入,打造無花果、蔬菜等農産品種植、加工、銷售産業鏈。
農村土地合作社正成為實現村集體收入增長的重要途徑。淮安區朱橋鎮依託資源優勢,改變原有方式,推動土地流轉、基地建設與合作經濟組織快速發展。根據調研,全鎮13個村(居)共流轉耕地面積2.61萬畝,佔全鎮耕地總面積的61%,有效促進土地集約化、種植規模化,推動家庭化種植向農場、企業化轉變,實現“農民土地流轉得租金、村級服務得佣金、勞動力進廠上班得薪金”的新局面。
基層政府積極作為的同時,“陽光扶貧”也在全程護航。淮安是我省最先開工“陽光扶貧”系統的設區市,通過整合公安、民政、不動産、稅收等多部門的完整數據鏈,全市7部門3大類28個條線扶貧濟困資金全部納入全流程管理。
醫衛改革,防止因病致貧
調查組發現,眼下一些難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四縣(區)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
例如,由於收入核算不準確,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帶來一定困難。“同一地區農村低收入戶,生産條件、産業結構、收入來源較為相似,且收入水準也較為接近,從中識別出最需要幫助的貧困戶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石奇説,如何優化貧困戶識別方法,是蘇北四縣(區)渴望破解的難題。
“為鼓勵貧困戶如實申報,不妨對當年脫貧戶優惠待遇保留1年,如第二年能繼續脫貧再取消補貼。”調查組建議,為提高貧困戶脫貧判斷準確性,可參照戶均年度收入、用電量、人口數等指標,採集數據定量分析,並構建一般貧困戶收入與用電指標相互關聯的預測模型,借助模型實現精準識別。
此外,“因病(殘)致貧”的農戶脫貧難,也是各地長期面臨的一項難題。“在農村,雖然合作醫療機制得以普及,但報銷比例偏低,因病返貧現象仍然經常發生。合作醫療能否為農戶大病兜底,值得思考。”石奇指出。
石奇認為,將農村衛生室標準化經驗儘快推廣,拓寬貧困戶報銷範圍,讓貧困家庭不要因為懼怕花錢,將小病拖成大病,導致全家返貧,是關鍵所在。濱海縣夾堆村衛生室標準化的經驗、做法值得借鑒。該村衛生室與所有貧困戶實行診治簽約,提供全科醫生服務,電子檔案建檔率達97.6%,個別疑難雜症還可通過遠端視頻請縣人民醫院醫生診斷,實現防病治病陣地前移。(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