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第六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山東省副省長于傑在論壇上作了題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特邀報告。周曉伍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振紅)“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必鬚髮揮好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6月30日,山東省副省長于傑在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第六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
他指出,近年來,山東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及轉化推廣步伐,在良種培育、作物栽培、設施農業、土壤改造、科技推廣等領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農業科技發展還存在明顯的短板和問題,比如:農業科技供給不能滿足綠色、生態、高質、高效的農業發展需求,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成熟配套技術支撐。特別是受到資源與生態的雙重約束,受農業消費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影響,農業保供給、保生態、保安全的壓力不斷加大,這些都給科技創新、轉化、普及推廣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于傑指出,針對這些問題,山東將以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為抓手,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構建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具有國內領先水準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品質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編制出臺科技創新支援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把科技引領鄉村振興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積極爭取國家級涉農科研機構、高校在山東佈局分支機構,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大院大所的合作。強化全省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涉農企業研發中心等各類農業科技資源整合和整合,搭建農科教創新平臺,建設一批省級以上農業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造就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立足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整合創新推廣模式,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應用。到2022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左右。
二是實施農業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謀劃部署農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發展農業生物製造、農業智慧生産、智慧農機裝備、設施農業等關鍵技術和産品,為産業振興、生態振興提供高品質科技供給。實施農業良種工程,落實“南種北繁”“東種西育”科技創新計劃,積極推動育種方向由“增産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良品種,到2022年主要農作物、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水産良種覆蓋率達到55%以上,種業科技整體水準全國領先。圍繞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突破一批節水農業、迴圈農業、農業污染控制與修復、鹽鹼地改造等關鍵和實用技術,促進農業綠色發展。高水準建設“海上糧倉”,實施海洋牧場示範創建三年計劃,培育一批海洋生態牧場綜合體,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到2020年全省水産品總産量達到1000萬噸。創新農産品優質高效安全生産技術,加快研究高效安全生物製劑和高效健康種養模式,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品質控制技術體系。
三是紮實推進農業科技園區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國家農高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省級農高區、省級農業科技園四級農業科技園區體系,提高綜合創新能力和服務水準。發揮黃河三角洲國家農高示範區的龍頭帶動作用,聚焦鹽鹼地綜合治理開發利用等核心任務,推進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産業技術示範基地、農業研究院等合作共建項目,實施一批重大專項,將國家農高區真正建成鹽鹼地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示範核心區。實施農業科技園區産業提升工程,推廣“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業大戶”模式,推動園區主導産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支援每個園區打造1-2個産業規模超10億元的特色優勢産業、培育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特色優勢産業集群。
四是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多管齊下引進聚集對我省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創新科研團隊和海內外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到2022年,新引進培養農業領域泰山産業領軍人才75人以上。深入落實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20條措施,完善首席專家、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聯動機制,探索建立“創新團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型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實施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科技扶貧指導人員精準選派和精準服務,實現在8654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科技指導人員全覆蓋,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科技扶貧示範基地,建立科技支撐産業扶貧(幫扶)示範帶動新模式,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板,確保2020年全部完成脫貧任務。
五是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在農業科技園區和有條件的縣域建設一批農業科技中試示範基地,熟化、放大研發成果,促進技術標準體系和技術規程建設,到2022年,全省備案建設農科驛站1000家,備案建設國家星創天地180家。進一步優化12316三農服務熱線、12396科技熱線、微課堂、手機APP等服務功能,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推進農業科技綜合服務模式創新,完善農業綜合資訊服務體系。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與《中國科學院院刊》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