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新農村繁榮富裕的美好未來

發佈時間:2018-06-06 09:57:17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李雲龍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農村,發展,農業,鄉村,行動

李雲龍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權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認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系統闡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指導原則,是我國今後一段時間指導“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規劃》以中央一號文件為依據,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政策舉措,具體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提供今後5年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框架。

《規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步驟。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戰略任務,需要有科學規劃指引。在制定中央一號文件的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已經聯合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同步起草《規劃》。此後,農業農村部啟動“百鄉萬戶”調查,派120個幹部深入到30個省市區、60個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村調查,全景式調查農村基層、特別是鄉村的實際情況,摸清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基層組織建設情況,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組織提供第一手的材料。在此基礎上,《規劃》根據“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從産業發展、鄉村佈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謀劃,畫好一張藍圖,並且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

《規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規劃》旨在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突出矛盾。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農産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供給品質無法滿足外國居民消費升級需要;農民適應生産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尚未全面建立起來;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準遠遠落後於城市;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不夠健全;農村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相對鬆散,治理能力相對不足。《規劃》就是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就是要補足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短板。

《規劃》部署了若干重大工程。以重大工程帶動地區、行業以及某個方面的全面發展,是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規劃》提出,通過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推進物聯網試驗示範和遙感技術應用;通過興林富民行動,加快發展現代高效林業,推進森林生態標誌産品建設工程;通過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通過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通過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農村“雪亮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治安狀況,為現代農業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規劃》以國家名義倡議和推動一批重大行動。通過國家農業節水行動,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達標提質,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通過産業興村強縣行動,推行標準化生産,培育農産品品牌,保護地理標誌農産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通過興林富民行動,加快發展現代高效林業,推進森林生態標誌産品建設工程;通過農産品加工業提升行動,鼓勵企業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産能,支援主産區農産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通過特色優勢農産品出口提升行動,擴大高附加值農産品出口;通過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通過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産業模式生態化;通過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吸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幹部到村任職,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通過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遊、生態等鄉村特色産業,振興傳統工藝;通過鄉村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古樹名木。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

《規劃》把脫貧攻堅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階段內容。我國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在農村。貧困是農民農村農業問題裏面最重要的問題,是解決所有其他問題的前提。不解決貧困問題,不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的其他內容就無從談起。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準。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在這一階段,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品質明顯提高;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差距持續縮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規劃》開闢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光明前景。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確定的目標,在2020年實現小康目標後,2035年將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後,農業將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農民將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將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將來農村人不僅可以享受城裏人那樣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而且還擁有優美環境、田園風光。農村將來會成為稀缺資源,會成為城裏人嚮往的地方。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