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5月3日電(記者孫曉輝)四月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位於山東臨清尹莊村的湯玉梅家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35歲的青年志願者王斌一邊幫湯玉梅打掃院落,一邊跟她拉家常。王斌對老人的情況如數家珍,愛吃的食物、該吃哪幾種藥、哪天過生日,他記得比湯玉梅還清楚。
今年82歲的湯玉梅是一名失獨貧困老人,患有心臟病和哮喘的她,曾經只能獨守在破舊的黃土房中。“生病不敢多出門,在家沒人説話很孤獨。”
去年3月,山東啟動了專門結對幫扶留守、失獨貧困老人的“金暉助老”青春扶貧志願者行動,組織2萬餘名青年志願者結對幫扶全省1萬餘名65歲以上的留守、失獨貧困老人。作為幫扶對象之一的湯玉梅,感覺生活有了新盼頭。
“志願者隔三岔五的就帶著牛奶、大米啥的往俺家跑,掃地、梳頭、拉家常。有人關心俺,生活更有盼頭了!”湯玉梅説。
隨著中國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一些特殊貧困群體的生活狀態更值得關注。像湯玉梅這樣為數不少的留守、失獨貧困老人,仍處於日常生活少人照料、精神生活較為貧乏的狀態。
以山東為例,截至去年年底,這個省60歲以上老年貧困人口占貧困人口數量的48.6%,其中多數為留守、失獨貧困老人。
“山東雖然貧困發生率不高,但絕對數較大,老年貧困人口多。”山東省扶貧辦副主任張瑞東説。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留守、失獨貧困老人這類特殊群體應該得到更多關注,對他們而言,精準扶貧不僅僅是解決物質上的困難,精神關懷同樣重要。
“相比物質扶貧,我們更注重對貧困老人的精神扶貧和情感扶貧,為老年人送去溫暖和希望。”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陳必昌説,“金暉助老”的志願者每月至少到老人家一次,重點開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務、清理一次個人衛生、維修一次家電、送一件過冬用品”等助老志願服務。
在此基礎上,山東各地共青團根據實際情況豐富志願服務內容,使其更切合老年人實際需求。
在東營市東營區,當地以志願家庭的形式結對幫扶留守、失獨貧困老人。志願者隋小文去年與78歲的孤寡老人王振慶“結親”,如今她每週都要帶上6歲的孩子看望老人家。“既為老人送去精神慰藉,又能讓孩子從小接受孝德教育,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美德。”隋小文説。
濟寧市微山縣增加了“提供一次醫療健康服務”,發動醫務工作者入戶為留守、失獨貧困老人免費查體。在濟寧金鄉縣,按照每名老人對應1名青年醫生和1名心理諮詢師的模式提供服務,到府為受助老人開展心理疏導活動。
在幫扶方式上,“金暉助老”志願服務項目積極動員社會組織力量。例如,濟寧市利用“團幹部+社工+志願者”模式,建立了專業性較強的志願服務隊伍。目前,濟寧三分之一的“金暉助老”志願服務項目由公益社會組織全部或部分承接。
目前,“金暉助老”項目已在山東16個地市的100個縣開展,開展志願服務11萬多次,累計服務時間達24萬小時,單次服務時長超過4小時的已達9000余次。
山東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劉北雪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加強志願者業務培訓管理、完善激勵保障政策等措施,保障這一扶貧創新模式深入開展。
“青年志願者作為一支生力軍,應該積極組織他們開展各類助老志願服務活動,幫助貧困老人擺脫貧困、安享晚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陳必昌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