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驛站”:脫貧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發佈時間:2018-04-18 08:57:4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東標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加油站,張克林,扶貧模式,扶貧驛站,貧困戶

新華網合肥4月17日電(李東標)頭戴白帽、口罩,身穿白衣,熟練地將大米進行分裝。近日,在安徽省舒城縣南港鎮過灣現代農業示範園內的生産車間,今年50歲的貧困戶張子存正忙於包裝大米。

“我因為生病,女兒在縣裏上職高,家庭經濟困難。”張子存説,在“扶貧驛站”,她每天工作8小時,單位免費提供午飯,不僅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且騎自行車回家只需要15分鐘,還可以方便照顧家。

張子存所説的“扶貧驛站”是舒城縣新近探索實施的一種扶貧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幫助有就業創新願望的貧困勞動者“足不出村”就能獲得就業崗位和培訓機會。該縣通過整合資源、疊加政策、優化服務等方式,讓“扶貧驛站”成為就業服務的新陣地、居家就業的服務區、技能培訓的加油站和扶持創業的孵化器。

據舒城縣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扶貧驛站”主要包括扶貧車間、電商服務中心、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三大功能。車間由入駐企業自主生産經營;電商服務中心既可以銷售産品,也可以為周邊群眾提供網上代賣服務;公共服務中心為當地貧困村民提供崗位資訊、技能培訓等服務。

百神廟鎮地處舒城縣東北部,是典型的農業大鎮。為幫助貧困戶增收,該鎮組織安竹工藝品廠等6家企業、24家農業合作社和27家家庭農場建立“扶貧驛站”,讓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搭“便車”獲得就業機會,實現脫貧。貧困戶可在“扶貧驛站”或家中加工竹工藝品,由扶貧驛站負責回收成品,並付給相應的報酬。

百神廟鎮舒合村村民黃東明身體殘疾,自小失去左掌無法從事正常勞動,家庭貧困。通過“扶貧驛站”進行簡單培訓後,黃東明目前已熟練掌握竹籤加工技術,年收入達到了1萬元以上。

“扶貧驛站”不僅幫助貧困戶就業,也為很多年輕人發揮聰明才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南港鎮過灣村“能人”樊浪生曾經在外打拼多年,2014年回鄉創立安徽過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受益於當地良好的農業基礎和優惠政策,企業發展迅速。現在該公司已經成為擁有1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

依託該公司建立的“扶貧驛站”,已成為貧困村民幹事創業的新天地。“公司主要從事農作物的種植、研發,並通過淘寶、天貓等平臺進行線上銷售,”樊浪生説,貧困戶不僅可以通過“扶貧驛站”直接就業,還能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入,近年來已帶動180戶貧困戶增收。

在南港鎮副鎮長張克林看來,“扶貧驛站”模式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扶貧驛站”依靠企業建立載體,縣財政給予10萬元資金補助,還能幫助企業解決了用人需求,有利於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為脫貧致富打下基礎。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舒城縣共撥付95萬元建設“扶貧驛站”,共建成10家“扶貧驛站”,吸納393人就業,其中包括貧困戶182人;提供就業崗位571個。2018年是舒城縣脫貧摘帽攻堅年,舒城縣力爭建成58家“扶貧驛站”,讓更多的貧困戶走向脫貧致富路。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