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平陰:探索“養老+扶貧"脫貧新新路子

發佈時間:2018-03-22 09:07:40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養老,老人,子女,孝心,孝親

新華網濟南3月21日電 3月19日,在山東省平陰縣榆山街道分水嶺村,三五位老人沐浴著陽春三月的暖陽,在村裏的文化廣場上悠閒地曬著太陽、話著家常,開心幸福滿溢在臉上。

“這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正是老人們對我們探索研究的‘養老孝親’機制最好的回應。”村黨支部書記陳立剛介紹説,“我們村把孝老敬老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來抓,結對入戶宣講贍養老人的法律法規,讓孝德文化深入人心,形成風尚。讓村民知曉孝德不僅僅是老有所養,還要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農村養老是個大問題,更別説脫貧了,如何讓老年人拿到贍養費,如何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如何解決脫貧算賬問題,一直困擾著基層幹部。為此,分水嶺村不等不靠,探索研究了“養老孝親”機制,也開了全縣乃至全市的先河。

如今,全村36個70歲以上的老人都享受到了“養老孝親”機制所帶來的“紅利”。而這其中,貧困人口就佔了26人,佔比達72%,這無疑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新的動力,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養老孝親”贍養金 倡出養老新風尚

目前,各個地方精準扶貧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著,但有這樣一群貧困人群:他們大多年事已高,喪失勞動力,收入基本依靠微薄的農村養老金或高齡補貼;子女雖多卻無人盡孝,生活無人照料,物質和精神雙貧乏。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努力、各盡其責。

派駐榆山街道分水嶺村“第一書記”朱銀和經過多次走訪調研,深感農村養老問題不僅僅是子女孝不孝順的問題,也不能用農村多年來形成的習慣來搪塞,而是缺少正確引導和制度保障。

為保障老年人養老和脫貧,經與村兩委商議後,大家一致決定開展“養老孝親”活動,依據《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結合村規民約,制定了《養老孝親獎勵暫行辦法》,要求子女每月給每個70歲以上老人交納150元贍養金,村集體給予50元的獎勵,並承諾定期看望、慰問老人。方案出臺後,首先挨家挨戶徵求意見,又組織召開70歲以上老人及其子女參加的動員會,還聘請專家教授到村講授傳統文化,同時,對贍養費的交納情況,定期張榜公示,通過這些辦法,積極倡導尊老、愛老、孝老的良好氛圍。到目前,分水嶺村的子女們都能按時交納贍養費,村委也能及時把贍養費送到老人手裏,實現了“老有所養”。

設立專項基金 讓玫鄉大地勁吹“養老孝親”之風

經過一年多的實施,“養老孝親”機製成效顯著,榆山街道已全面推廣,街道並給予了部分獎勵補貼;這一成功做法,不僅吸引著當地的各個街鎮前來學習,濟陽、商河、章丘等兄弟區縣也紛紛前來實地“取經”。

成功的經驗需要總結,好的做法更需廣泛的推廣。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助力農村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精準脫貧。經平陰縣委、縣政府同意,平陰縣慈善總會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全縣設立孝心養老基金並推廣《中共榆山街道工作委員會榆山街道辦事處養老孝親獎勵辦法》工作法,倡導子女孝老、社會愛老的良好風尚,營造農村社會治理的和諧局面。

據了解,孝心養老基金的資金主要來源為精準扶貧“一日捐”,以“以獎代補”形式統籌全縣孝心養老資金分配;匯集全鎮(街道)慈善、企業、個人等捐款,納入孝心養老資金調配範疇。將全縣70歲以上建檔立卡貧困老人納入孝心養老工作範圍。鼓勵子女自願為老人每人每月繳納不低於100元的贍養費;縣、鎮兩級在子女繳納贍養費基礎上給予20元的補助(縣、鎮承擔比例為5:5)。無子女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孤寡老人直補20元(縣、鎮承擔比例為5:5)。村級結合自身實際給予適當補助。

為確保孝心養老基金的順利實施,平陰縣堅持子女養老為主原則、村民自願參與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封閉運作原則。如此,便形成了政府主導、鎮街配合、村民參與的多方互動,既能引導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又尊重村民意願;充分發揮了村民自治主導、鎮街推動引導作用,又確保了基金的安全運轉。與此同時,該縣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各鎮(街道)通過開展“孝心之星”“孝心家庭”“優秀孝心養老理事會”等評選活動,以榜樣示範作用擴大孝心養老基金影響範圍,進而建立工作長效機制。通過此舉,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讓每一個社會群體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都不掉隊。(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