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兩會大家談“公益推動職業教育,助力精準脫貧攻堅戰”訪談節目現場。視頻截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職業教育一頭連著教育,一頭連著産業,是脫貧致富的“直通車”,更是産業發展的“助推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四川國弘現代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蘇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院長任士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秘書長高繼輝應邀做客中國青年網“兩會大家談”欄目,以“公益推動職業教育,助力精準脫貧攻堅戰”為主題展開討論,分別發表了自己對職業教育的相關看法。
因材施考,應增加職業教育高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相比歐美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們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著不少的困難,特別是在構建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立交橋’方面,要下大功夫。”蘇華説,“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就只有普通高考。所以我建議要增加職業教育高考,做到因材施考。同時,要加強校企合作、産教融合。”他表示,現在校企合作還停留在淺層次。深度合作就要把行業、企業、政府和學校四方面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實現“四輪驅動”。
蘇華還提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我國産業的轉型升級,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的不斷涌現,都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了使教育教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職業教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第一個方面是要加強基礎性建設,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的基礎比較薄弱,設施設備、校園建設、師資力量等都還需要很大的提升。所以我建議政府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蘇華説,“第二個方面是加大對職業院校學生學雜費的減免力度。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建議減免的學費由2千元增長到3千元。在貧困地區,除了學費,在生活費等其他方面也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鼓勵更多的青年來報考職業院校。”
“有些孩子智商情商都很高,就是不愛學習,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教育本身的問題。”對此,任士英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應該給他們信心、希望,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激情。當上學堂成為一種渴望時,我們的教育才真正開始回歸到教育本身。那時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消除偏見,感受職業教育的力量
“‘授漁計劃’這幾年幫助了8000余名困境學生。我在與受助學生交流時發現,很多同學覺得上了職業教育的學校沒面子。”高繼輝表示,應該引導孩子們改變這種想法。
“現在大家對職業教育還是存在一些偏見。我倒要説,它非常重要。”王大偉説,“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學,不上大學的這些孩子怎麼辦?義務教育也好,高等教育也好,職業教育也好,歸根到底,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育人。職業教育承擔著對一大部分孩子的教育重任。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當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職業教育的成果進一步得到社會的承認。”任士英錶示,隨著産業結構、人口結構的調整,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職業教育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職業教育發展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理應是越來越強勁。如果給職業教育發展本身再鬆綁,就會使它的內在潛能得到進一步地釋放。
在王大偉看來,發展職業教育一舉多得,也要多措並舉。既可以讓孩子懂得“愛國、講道德、孝順父母、守紀律”,又能培養青年的匠人精神,同時還能解決就業問題。“活到老學到老,我們不應該把職業教育看得很狹窄。職業教育結束後還可以繼續讀本科、讀碩士、讀博士。”王大偉認為,職業教育作為育人的一個環節,前途是非常光輝燦爛的。
高繼輝向大家分享了“授漁計劃”在消除偏見方面的舉措。“由公安部扶貧辦、團中央‘青年之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和“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聯合推出‘平安成長’五項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禁毒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通過這五項教育幫助孩子們改變個人認知,讓他們換一種角度來看待社會、看待個人的夢想和人生目標。”高繼輝表示,“授漁計劃”不僅僅是個簡單的公益項目,更是為困境青少年搭建的一個成長成才的公益平臺。
教育是性價比最高的扶貧手段,可實現“綠色扶貧”
蘇華認為,職業教育扶貧的投入産出性價比是最高的。從國家層面上説,應該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那麼,如何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呢?
蘇華表示,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提供經濟補助。通過政策扶持,貧困生前兩年在校學習階段,家庭基本上沒有經濟負擔。第三年去企業實習時,還能有結余回饋家庭。而當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更能取得比較高的薪酬——這樣,一個家庭就實現了脫貧。
“春節期間,我專門到涼山的一些職業院校去看望沒回家的學生,與他們交流。我發現通過職業教育,他們的理想抱負和原先相比有了很大的差異。學生們在掌握了一技之長後,更加明確了今後的人生方向。”蘇華説,通過在職業院校的學習,學生更加愛自己、愛家庭、愛祖國,尤其是在我們國家建設製造強國的進程中,學生很有成就感和參與感。
任士英認為,在扶貧過程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為扶貧提供造血功能;二是為貧困家庭脫貧樹立信心。通過教育,可以達到“綠色扶貧”的效果。“所謂‘綠色扶貧’,我理解就是要使更多貧困家庭逐漸走向富裕,擺脫貧困。同時,讓他們在擺脫貧困之後,能夠真正具備不返貧的本領。”任士英錶示,“‘授漁計劃’在職業教育方面開展的很多工作,特別是在‘授漁’理念的定位上與精準扶貧戰略十分契合。”
貧困留守兒童更易受犯罪的侵害,教育安全扶貧在路上
“去年暑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樊京玉同志和校長曹詩權同志帶領講師團、宣講團幾次到黔西南州調查、扶貧,發現有些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而逃學,得不到來自學校的溫暖。但是犯罪集團卻在向他們招手,這讓孩子們很容易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王大偉認為, “一個孩子如果愛唸書,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王大偉認為,職業教育除了能降低犯罪幾率,還能使貧困學子擁有一技之長,收穫幸福人生。“我們職業教育現在要做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讓人有一技之長,讓他能謀生。”王大偉表示,“不要把眼睛都盯著高等教育,過去有話叫‘做不了大樹就做一個小草,但是一定做一棵幸福的小草’。”
引導樹立遠大理想,助力成長成才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夢想,是很難成才的。”高繼輝表示,教育扶貧關鍵還是要給孩子們夢想,引導他們樹立人生目標。“授漁計劃”在踐行精準扶貧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探索如何為孩子們搭建更好的成長成才平臺,如何通過引導打開孩子們的思維,使他們具有匠人精神,甚至成為高級管理者。
王大偉也表示,樹立遠大理想的確非常重要。要讓孩子走出大山,放眼世界。比如前段時間被刷屏的“冰花男孩”,他的願望是看升國旗、當警察,很多好心人帶他去天安門看升國旗,去公安大學參觀大哥哥大姐姐的生活,這樣就在孩子心裏埋下了一粒遠大理想的種子,這個孩子的一生可能就會因為理想而改變。
任士英認為,社會在追求健康、向上發展的時候,應該關注、關心、關懷曾經的“問題青少年”。應該把這些問題看成是我們社會造成的,社會有責任幫扶他們。
“‘授漁計劃’已成立4年了。”高繼輝表示,受助學生到考察合格的職業學校上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負責籌集善款,除了資助他們上學期間的助學金,為他們解決實習就業的問題,還提供後續的教育資源。
“我們聯繫合作企業,把企業文化和技術引進學校,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知道下一步做什麼工作,將來到哪個企業實習就業。”高繼輝説,“為了繼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我們與北京師範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合作,把成人網路大專教育引入合作企業,由企業提供學習條件,讓困境學生在實習就業過程中免費讀大專,實現他們的大學夢。”
高繼輝表示,2018年“授漁計劃”將加大力度推動職業教育,以公益撬動社會力量,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精準扶貧職業教育上來。(記者 曾繁華 實習記者 張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