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楊國強:企業參與産業扶貧大有作為

發佈時間:2018-03-08 09:47:5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林遠 吳昊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農業,農民,發展,楊國強,鄉村

“在同步小康和國家現代化的新征程中,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産力,振興鄉村、實現城鄉統籌均衡發展,成為中國的現實命題。”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幾個方面需要重點推進。

首先是要開展土地整理,在平原土地上應用和推廣聯合收割機。楊國強表示,過去千家萬戶“劃田埂而種”,小塊農田不具備使用大型聯合收割機的條件,生産效率較低,規模化效益不高,收入水準也不高。農民種糧收益和外出務工收入的剪刀差不斷加大,大量農民進城務工,造成土地經營分散、閒置、流動性差,甚至拋荒。

而近年來,我國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快速增長,農機化水準持續快速提高。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農機總動力近10億千瓦,比2012年增長23%;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6%,較2012年提高9個百分點。可以説,農業生産方式進入了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

“黨的十九大提出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無疑是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定心丸’。農民既可以放心流轉土地經營權,促進規模化生産提升效率,又能安心進城務工,賺取更高的工資性收入,從而也為經濟發展釋放第二次人口紅利。”楊國強建議,通過開展土地整理,將小農經濟的農村土地、不適宜居住的小村整理出來,撤除分戶而種的田埂溝壑,使得農村耕地面積得到提升,同時規模化的農地集中,也為推廣應用聯合收割機等現代大型農業機械創造了條件,使得農業生産力提高,生産效率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而除了打造“聯合收割機時代”之外,楊國強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需要加大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力度,以及鼓勵引導企業推進産業扶貧。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於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楊國強表示,職業教育要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援和技術支撐,應積極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就地培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業發展提供更精準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的振興,以及農民素質的提升。”楊國強説。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在楊國強看來,産業扶貧是脫貧的一項重要抓手,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和企業家參與發展現代農業,從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實際上,碧桂園集團已就此展開了積極的實踐。記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楊國強就選定了英德市樹山村作為碧桂園集團“綠色産業扶貧”的第一個點,發展以苗木種植綠色産業為龍頭,加住房改造、飲水、道路、電網、通信的“一帶五”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如今産出已超過2000萬元,村民實際獲益1000多萬元,農戶戶均增收約6萬元。樹山村村民的住所也由原先黃泥涂壁的危房變成了碧桂園集團幫建的現代化小別墅。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