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江西余幹:貧困村裏大變樣

發佈時間:2018-02-23 08:52:31 | 來源:工人日報 | 作者:黃康 曲欣悅 劉旭 吳麗蓉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四風,江西余幹,春節,戲臺,大塘鄉

春節期間,遊子們紛紛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共度新春。在返鄉期間,他們切身感受到家鄉的新變化。

本報記者在春節期間蹲點三省,記錄下了他們眼中家鄉正在發生的新變化,出現的新氣象。

江西井岡山:反“四風”改變了基層工作作風

“以前在春節放假前,有的同志來上班,打個轉就找不到人了。現在,這種現象絕跡了。”春節期間,本報記者在江西井岡山市採訪時,當地一位鄉鎮公務員這樣感嘆。

基層幹部與群眾聯繫最直接,群眾對“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反映強烈。春節期間,記者採訪發現,反“四風”給井岡山基層公務員的工作作風帶來了變化。

小劉在井岡山市某鄉鎮黨辦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反“四風”之前,公務招待吃請較為頻繁,春節期間尤盛,這讓許多基層幹部苦不堪言。與此同時,頻繁的公務消費對鄉鎮而言也是一種負擔。“現在風氣大變,公務人員在工作時間,堅決不碰酒杯,吃飯也都是按照規定上工作餐。”

一位市直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去調研,都是幾個鄉鎮一起走,這樣可為基層單位減負。“如今,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主動表態,會開短一些,多去現場看。在反‘四風’推動下,我們再也不用動不動就加班整材料,可以多做實事。”他説。

據了解,井岡山紀委牽頭建設了一個黨風政風資訊化監督平臺,這個平臺的亮點之一是在公務人員的電腦系統安裝了一個監督軟體。工作人員如果在辦公時間,進行玩遊戲、網購、炒股票等與工作不相關的操作,就會被實時監測、上報,多次觸碰“紅線”就會“鎖定”,屢教不改者會被紀檢部門約談。

這些舉措讓基層工作作風發生了可喜變化。

一位基層公務員告訴記者,現在,看到有群眾到辦事大廳來,值班人員都會主動上前詢問、提供幫助。“反‘四風’讓大家工作面貌煥然一新。”

安徽合肥:禁放讓小區裏乾淨多了

春節假期,行走在安徽合肥市區,既看不到滿地紅紙屑,也聞不到空氣中的煙花爆竹味。

“今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小區裏乾淨多了。”環衛工劉師傅表示,往年掃下來的爆竹紙屑能裝滿幾個垃圾桶,今年的工作量則明顯減輕了。

今年迎來了《合肥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正式出臺後的第一個春節,因為規定明確全市城區範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個春節顯得“靜悄悄”。

過年燃放煙花炮竹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但市民苦惱的是空氣品質下降,也很難睡個安穩覺。

“沒有哪個大年初一不是被鞭炮聲吵醒的。”在合肥人陳丹的記憶裏,大年初一推開家門首先聞到的是一股濃烈的硝煙味。“而每到初五,鞭炮聲能從半夜就響起來。”

合肥市環保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7天假期中,有4天出現污染天氣,除夕和大年初一均為中度污染。

今年1月1日,《合肥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經公開徵求市民意見後正式施行。規定明確了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並出臺了具體處罰措施。

為了確保市民們知曉,合肥市各個小區、公墓陵園、商場、賓館酒店、交通站點的醒目位置都張貼了禁放公告,並滾動播放禁放標語和宣傳片。據悉,除夕當天,合肥市共動員街道、社區物業等共計8.5萬人巡查值守,協助公安機關查處違規燃放行為。

在各方面努力下,今年春節期間,合肥未發生大規模違規燃放情況,市區的空氣品質也有了明顯的好轉,其中除夕當天空氣品質為良,大年初一空氣品質為輕度污染。

聽不到響了,是不是年味兒就淡了?不少市民表示,隨著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放鞭炮這項傳統習俗也漸漸從過年的必備環節中退出。

也有市民告訴記者,過年會買新型電子鞭炮,既保留了過年的熱鬧,也較為環保安全。

遼寧瀋陽:廟會年味兒濃

頭戴綠葉花枝,手握牡丹蒲扇太平鼓,歡快的節奏下,非遺文化表演者跳躍跑動,腰間銅鈴作響,祈福慶安康。大年初一,在瀋陽市和平區皇寺文化廣場上,上萬名市民和遊人逛廟會、觀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演出。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八,瀋陽市皇寺廟會作為綿延300餘年的祈福民俗活動,是當地群眾不可或缺的年俗活動。

“小時候的廟會可真熱鬧!”瀋陽市鐵西區居民吳啟富回憶,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廟會以出售各色小吃、衣服以及民間工藝品的小型攤位為主。

現如今,廟會上的文化氛圍越來越重。從之前帶著兒子,到如今帶著小孫女逛廟會,10多年來,吳啟富幾乎年年春節都要來這裡。但前幾年的廟會曾讓他有些失望,“一眼望去,廟會成了全國小吃大雜燴。東北大鼓、關氏皮影、金開芳評劇……這些東北傳統文化都沒展現。我抱著孫女都不知道該介紹啥。”

今年,第三十九屆瀋陽新春祈福皇寺廟會啟幕,燈官送吉祥,鼓樂慶安康,龍獅舞國昌……一週內,難得一見的國家級非遺祈福類精品節目匯聚在廟會上,這些新變化讓吳啟富異常高興。

這種變化也吸引來許多年輕人,瀋陽市渾南新區居民吳桐告訴記者,他是陜西人,3年前定居瀋陽。今年,他帶著妻子過來。“去年春節只是在家看電視,玩遊戲,年味淡,過年就是個長假。今年三十晚上我倆撞了祈福鐘為父母祈福,意義非凡。廟會上的文化項目,讓我對瀋陽的認識更深入了。”

記者注意到,廟會上,文化項目前總是人頭攢動,傳遞出新春喜樂氛圍的同時,也讓老瀋陽的民俗從歷史中走出,激發起大家濃烈的興趣。

江西余幹:貧困村裏大變樣

2月17日18時,江西省余幹縣大塘鄉開始響起連綿不絕的煙花爆竹聲。聲音來自陳家塘村,這像是個信號,提醒十里八鄉的人們“好戲要開始了”。

這天是大年初二,鄉親們吃過晚飯,從各自家裏往陳家塘村趕去。原來,陳家塘村新建了一個戲臺,這天戲班首演。19時,戲臺前的廣場上聚集了男女老少數百人,人聲鼎沸。前幾排的板凳上坐滿了人,後面還站了幾排觀眾。

前來表演的是鄰縣的贛劇班子,從大年初二到初五,連演4天。陳家塘村支書吳建根介紹,戲臺去年底竣工,在余幹縣委、縣政府支援下,共投資300多萬元,村民自願捐款40余萬元。

陳家塘村是大塘鄉的貧困村,建設戲臺主要來自扶貧資金的支援。村民吳重本説,建戲臺是村裏的大事,他家捐了300元,這些鞭炮煙花也大多是村民主動購買的。

“好長時間沒看到這麼多人聚在一起了。”60多歲的村民朱大媽年輕時就喜歡看戲,她説:“上一次看恐怕還是幾十年前!”這天晚上,這裡上演了《文武天官》《滿堂福》等贛劇,她和老伴看到最後散場才回家。

除了看戲,今年大塘鄉還有一件熱鬧事。春節期間,鄉親們逢人便問:“你去了萬畝花海嗎?”

余幹縣大明湖景區萬畝花海就位於大塘鄉。據了解,景區總投資15億元,景區建設依託鄱陽湖優質生態和大明古戰場文化資源,目前正在申請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塘鄉和附近鄉鎮的村民去萬畝花海遊覽可以買折扣票,春節假期許多人拉上親戚朋友去玩。

秀美鄉村建設正在這個鄱陽湖邊的鄉村持續進行。在大塘鄉江家山村的主幹道上,每隔百米,就有一個綠色的垃圾桶。江家山村支書吳文壽説,村裏還有保潔員,負責清理垃圾桶、清掃道路,這是為家庭經濟較困難的村民設置的公益性崗位,由鄉政府發工資。

“幸福橋和橋邊的馬路也拓寬了,還建了公園。”一位70歲的村民看到家鄉的變化感慨地説:“現在村裏可是大變樣了!”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