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黨的十九大對脫貧攻堅做出了一系列新論述,並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全面部署,您怎麼理解?
劉永富:黨的十九大報告有多處關於脫貧攻堅的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的高度重視,高度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
脫貧攻堅戰取得的成效是全方位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國貧困縣數量首次實現總量凈減少。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他們投身脫貧攻堅偉大事業,壯大了貧困地區基層組織,聯繫了群眾,鍛鍊了本領,成為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全社會脫貧攻堅氛圍日漸濃厚,廣大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營造了向上向善的社會環境,弘揚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重要舉措。十九大報告把精準脫貧作為要堅決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增強信心,堅定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記者: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補齊貧困群眾“精神短板”,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請問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工作安排?
劉永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對思想脫貧要有耐心,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能空對空。
首先,政策設計不能養懶漢。比如在貧困村開展光伏扶貧,建一個村級電站一年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有人提出把錢分發給貧困戶,這就容易造成政策養懶漢。現在很多地方這麼操作就值得鼓勵:村級電站收入歸村集體,用來購買公益服務,比如聘請貧困戶從事村治安巡邏、打掃衛生等工作。為更好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政策設計導向上,要堅持“誰干支持誰,大乾大支援,小幹小支援,不幹動員幹。”
其次,要通過宣傳發動、鄉村自治等方式進行合法管理和引導。比如一些地方出現“給老人分家評上貧困戶、孩子不贍養自家過好日子”的現象,村裏的村民道德委員會把這樣的家庭上“黑榜”,通過熟人社會的道德壓力,糾正這種不良現象。
再次,幫扶幹部要轉變工作方式,改進幫扶方法。要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發動貧困戶成為脫貧的主角,在辛勤勞動中收穫自尊,收穫信心,逐步脫貧。
記者:深度貧困地區是短板中的短板,請問在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方面,將採取什麼樣的舉措?
劉永富:目前,全國有200多個縣貧困發生率超過18%,約3萬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超過20%。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最有可能影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堅持中央統籌,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舉措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重點支援“三區三州”(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四地州區域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堅持落實部門責任,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落實行業主管責任,對“三區三州”和其他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問題,予以統籌支援解決。比如,國土資源部印發實施《關於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其中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省份之間可以流轉交易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相關省份優先安排深度貧困地區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交易。堅持省負總責,各省(區、市)要統籌整合資源,緊盯最困難的地方,瞄準最困難的群體,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集中力量解決本區域內深度貧困問題。
記者:脫貧攻堅戰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貧困縣將脫貧摘帽,如何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的“脫真貧、真脫貧”?
劉永富:貧困縣脫貧摘帽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果的具體體現,必須把嚴和實的要求貫穿全過程、各環節,確保“脫真貧、真脫貧”,使脫貧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準,原則上中部地區貧困縣貧困發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同時,還要完整履行縣級提出、市級初審和省級核查公示審定等程式。在中央層面,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退出情況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式的,責成相關地方核查處理。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貧困縣退出主要評估檢查4項指標:分別為中部地區貧困發生率必須低於2%(西部地區低於3%)、脫貧人口錯退率必須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必須低於2%和群眾認可度必須高於90%。
“脫真貧、真脫貧”必須層層較真碰硬,實行最嚴格的考核制度。考核主要是看政策、幫扶措施落實了沒有,看你扶貧的成效如何,切不可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那一套。只要扶貧工作做精準、做紮實了,就不用擔心考核和檢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脫貧攻堅是在基礎最薄弱的貧困地區開展最精準的工作,工作中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我們要直面這些問題,以對歷史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加以解決。2017年底,中央紀委出臺工作方案,決定從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把2018年作為作風建設年,以好的作風促進脫貧攻堅,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