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助推“精準扶貧”

發佈時間:2018-01-17 09:28:39 | 來源:吉林日報 | 作者:李抑嬙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科技,扶貧,農業,技術,工作

“作為黨員有機會參加精準扶貧一線工作,我們十分珍惜,也倍感壓力。”

“我們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農科院,既然去了就得好好幹,圓滿完成任務!”

……

按照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安排,著眼于為脫貧攻堅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自2017年11月中旬起,由省委組織部從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省農業科學院選派了3個科技團隊、10名科技人員,分赴通榆縣邊昭鎮、靖宇縣龍泉鎮、龍井市老頭溝鎮貧困鄉鎮擔任科技特派員,開展為期3年的科技扶貧工作。

科技特派員紮根基層,為當地找準適宜發展的産業,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力,努力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教官”。

尋找人才扶貧切入點

如何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找準人才扶貧的最佳著力點和突破口,制定更加符合實際的措施方法,努力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開展工作後,我和崔金虎教授、徐穎教授、于洋教授通過實地調研,了解目前邊昭鎮農業生産的具體現狀。這裡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發,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産技術滯後,存在農産品無法與市場需求及時對接等制約農業效益提高的瓶頸問題。”吉林大學科技特派員張明軍教授説。

他告訴記者,自己真切感到實現3年內全部脫貧,是十分艱巨的任務,作為從事農業科研教育工作的共産黨員,更加感到通過自身努力推廣農業生産新技術,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是應該擔負的責任。

“我們通過分析搜尋常年貧困的原因,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鎮黨委擬定的扶貧工作規劃,圍繞落實發展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健康養殖、打造特色農産品品牌等發展目標,找到人才扶貧工作的切入點。”

省農科院專家郭金瑞作為科技特派員挂職擔任龍井市老頭溝鎮副鎮長,“我用半個月的時間走訪了老頭溝鎮的22個行政村,對農業生産現狀摸了摸底,很多村屯因勞務輸出導致勞動力嚴重缺乏,同時由於老齡化的原因,現代農業政策性和技術性的推廣都受到制約。”

“我現在的想法是與本地扶貧項目對接,通過一些較大的項目支撐,帶動和輻射周邊的水稻規模化、標準化生産。”

通過技術帶動脫貧致富

“這裡適合種植什麼作物?開展哪些副業更賺錢……”

在靖宇縣龍泉鎮,聽説科技特派員的到來,村民們興奮不已,爭先恐後地向專家諮詢。

吉林農業大學此次選派科技特派員到龍泉鎮開展科技扶貧工作,根據當地提出的人參栽培加工、鄉村旅遊、電商等技術需求,擇優選派了中藥材學院尹春梅教授擔任組長,同時挂職龍泉鎮科技副鎮長;選派經濟管理學院劉孝國副研究員、中藥材學院孫寶鼎副教授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科技助理。

“我們已經組織開展技術和資訊諮詢服務,協調解決當地生産和技術難題,同時進行致富技能培訓,組織開展科普活動,提高農民科技知識水準。這次我們扶貧團隊業務精幹,一定有能力完成任務!”科技特派員劉孝國信心百倍。

省農科院水稻專家劉亮在這次科技扶貧之前就對延邊州當地的水稻有著深入的了解:“我們團隊參加過省委組織部召開的動員會,在會上與老頭溝鎮政府接頭,後由我院黨辦組織進駐老頭溝鎮,完成對接。”

據他介紹,老頭溝鎮大概有水田1300公頃,佔龍井市水田面積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廉明、應岩幾個村,土地相對分散,以小農戶種植模式為主,缺少成規模的生産企業和農業生産合作社。種植品種單一,種植結構不合理,自然災害頻發,産量、品質都難以保證。

劉亮表示,在科技扶貧過程中不會僅限于更新幾個品種,推廣幾項技術,而在於轉變農民的思想,為當地留下一套可以持續發展的産業化發展鏈條,將當地的水稻形成具有明顯特色的稻米品牌,成為老頭溝,龍井市甚至延邊州的一張名片,可以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為我省吉林大米品牌建設作出一份貢獻。

真包、真住、真抓,每一名科技特派員都以堅定的決心、精準的措施、精湛的技術,加快推進貧困鄉村科技扶貧項目化、具體化,真正把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

人才科技扶貧任重而道遠

“我們當地缺的是人才和資金,不缺的是靖宇精神!”縣委書記一句話讓吉林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孫寶鼎很感動。

他這次到靖宇扶貧,要從旅遊的角度促進當地農戶增收,促進就業,進而優化産業結構,實現精準脫貧。

“我們團隊表面上是3個人,但實際上身後是整個農大的科研實踐隊伍,56個研究專業,需要哪個人,哪個部門,隨時跟進,這種集團軍多兵種作戰還是很有威力的!”孫寶鼎笑著説。

這次向貧困鄉村選派科技特派員的工作,也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磨礪成長的大舞臺。

“通過這項工作可以加快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有利於推動科技致富。同時,在科技扶貧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現各種問題,有利於各項成果的完善和補充。對於科技發展創新和帶動致富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省農科院專家李旭一語中的。

“人才科技扶貧任重而道遠,既然來了就得好好幹,圓滿完成任務。”李旭表示,自己將協助當地政府部門,通過科學技術合理運用帶動地方經濟,通過項目示範讓大家掌握技術,通過自己學習脫貧致富。

省農科院專家郭金瑞表示:“我覺得科技扶貧這項工作很有必要,在走訪中,更多扶貧幹部不懂農業,在扶貧過程中對農業生産和技術沒有支撐性指導,很多好的項目無法落地或迅速産生社會和經濟效益,科技特派員很好地解決了扶貧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春節後,我將在當地開展水稻、果樹、畜牧、大豆以及設施農業等方面的技術培訓,相關專家我均已聯繫到位。”郭金瑞幹勁十足。

如今,在貧困鄉村的田間地頭,科技特派員正發揮著輻射帶動作用。

他們或為農民指導科技種田,幫助攻克技術難題,或改變傳統農業經營觀念,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深入貧困鄉村農業生産第一線助推“精準扶貧”,形成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的強大合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