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以健康為根本 看江西如何織密織牢健康扶貧保障網

發佈時間:2018-01-10 09:56:06 | 來源:江西日報 | 作者:劉 勇 張武明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一站式,補償比例,患者,重大疾病,我省

——看我省如何織密織牢健康扶貧保障網

2017年12月12日,冬日暖陽下,曾海春正在自家蔬菜大棚摘辣椒。

55歲的曾海春是瑞金市葉坪鄉田塢村村民,前些年靠種煙葉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想2015年突遭變故——從樓上摔下重傷了腰。七八萬元的治療費加上一年多分文未入,讓曾海春家一下子成了貧困戶。2016年,在政府的幫助下,他種了十幾畝大棚蔬菜,一年能有十幾萬元收入,日子又重新步入了正軌。

勞作之時,曾海春的大棚來了訪客。省委書記鹿心社來到這裡,實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交談中,曾海春道出了自己的擔憂:現在一想到生大病全家就人心惶惶,他2016年又查出了肺結核,每個月要1000多元藥費,他怕病會加重,又變成貧困戶。

“群眾的擔心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鹿心社回應曾海春的擔心,“黨的十九大之後,我們推出了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10種大病可以免費救治,15種重大疾病可以得到專項救治,還建起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四道保障線’,貧困群眾的大病自付費比例降至10%以下,確保貧困群眾看得起病,防止群眾因病致貧、返貧。”

“那太好了,看病能報這麼多我就不擔心會返貧了!”聽了鹿心社的政策宣講,曾海春的臉如大棚外的陽光一般燦爛。

一張健康扶貧保障網,江西織出民生溫度

現實生活中,像曾海春這樣因病致貧的現象不在少數。

這樣一組數據很能説明問題:截至去年7月,全省還有未脫貧人口43萬戶133萬人,其中,因病致貧戶人口有58萬人,佔貧困人口的43.5%。133萬貧困人口中,患病人口就有30.8萬人。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在産業扶貧、教育扶貧等措施競相發力之後,有勞動能力的基本都能脫貧,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群體也能靠兜底保障,唯有因病致貧這個群體,投入大、週期長,將越來越成為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黨的十九大對脫貧攻堅、健康中國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結合江西脫貧攻堅工作實際,省委、省政府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對健康扶貧工程進行大提升,第一時間出臺了《關於推進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從精準識別再提升、兜底保障再提升、大病救治再提升、慢性病管理再提升、服務體系再提升、工作機制再提升六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具體舉措。

事實上,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健康扶貧工程,將其列入全省十大扶貧工程。早在2016年8月就出臺了《江西省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提高新農合住院和門診慢病保障水準、提高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比例、繼續實施十類重大疾病免費救治、繼續提高15種重大疾病新農合保障水準等22條具體政策措施。

《實施意見》是《實施方案》在政策上的再延續、再提升。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一條條充滿民生溫度的健康扶貧舉措,有力改善了貧困群眾的就醫條件,減輕了他們的就醫負擔。

——實行了“四升三降”,提升基本醫保待遇,即在貧困人口免個人參保費,免縣級、鄉級醫療機構住院補償起付線,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的基礎上,提高貧困人口的門診慢病、大病保險、15種重大疾病和醫療救助等四方面報銷待遇。

——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制度。貧困患者住院無須繳納預付金,有效減輕了貧困患者墊資壓力。目前,全省開展“先診療後付費”縣級醫院實現全覆蓋。

——實行“一站式”結算制度。貧困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就可以得到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目前,實現住院“一站式”結算的縣級醫院實現全覆蓋。

“健康扶貧的‘江西方案’在生動實踐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贏得了各方高度關注。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在貧困人口總數下降的同時,因病致貧的人口比例還會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做好繼續啃‘硬骨頭’的準備。省委、省政府在這個關鍵階段推出了健康扶貧的再提升工程,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決心和謀勢落子能力。”省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丁曉群説。

一條免費救治路,江西邁出八年征程

健康扶貧的“江西方案”有多火?來自省衛計委的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在各類全國性會議和培訓班上,省衛計委代表我省就相關工作進行發言58次。

探究“江西方案”背後的“江西經驗”,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離不開省委、省政府“靶向治療”“精準滴灌”的導向和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的決心。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功效,造福于盡可能多的貧困群眾?從2009年開始,我省每年遴選一些發病率高、治療效果好、費用可控的重大疾病納入保障範圍,避免了數以萬計的家庭因病返貧致貧。

從“光明·微笑”工程開始,一個接一個大病免費救治項目陸續在我省落地:2010年,對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實施免費救治;2011年,對尿毒症實施免費血透救治;2012年,開展貧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免費救治;2013年,啟動農村貧困家庭婦女“兩癌”免費手術治療;2014年,啟動貧困聾兒人工耳蝸免費植入項目;2015年,對貧困家庭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實施免費救治……目前,我省先後啟動實施10種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工作,並實現了長效管理,幫助特定貧困患者切實減輕了經濟負擔。

“我們是把‘光明·微笑’工程做得最持久、最富有生命力的省份,也是實施大病免費救治項目救治病種最廣、救治時間最長、救治人數最多的省份。這離不開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的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回顧我省免費救治項目走過的八年征程,省衛計委醫政醫管處處長羅禮生感慨良多。

據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累計免費救治大病患者85.9萬例,其中,去年新增救治18萬例。我省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工作,已經連續8年被評為“全國醫改十大新舉措”。

據了解,針對大病免費救治,我省建立了資金長效籌措機制,統籌新農合基金、城鎮醫療保障基金、醫療救助資金、慈善救助資金和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等,實行定點醫療機構減免部分醫療費用,既不過多增加醫保基金負擔,也不過多增加基層財政和醫院負擔。如針對兒童“兩病”免費救治患者,城鄉醫保核保70%,符合救助條件的民政醫療救助20%,財政兜底補助30%或10%。

一道費用減免題,江西給出創新答案

去年夏天,全南縣龍下鄉虎條村貧困戶朱開連駕駛翻耕機在地裏勞作時,因為發生意外,導致翻耕機刀片插入腹部,傷勢嚴重,被緊急送往醫院。

住院治療一個月後,痊癒的朱開連通過刷貧困戶“一卡通”,“一站式”辦理好了報銷、補償手續。賬目顯示:手術醫療費用共計34929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21283元,大病保險報銷159元,疾病醫療補充保險報銷11038元,醫院政策減免366元,總共報銷、減免32846元;個人實際花費2083元,佔比不足6%。

像朱開連這樣,貧困戶個人實際承擔費用不足醫療總費用10%的情況,在我省隨處可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已經成為四道環環相扣的“醫療保障線”。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

去年初,省扶貧辦等六部門制定實施《農村貧困人口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制度》,明確從當年起,統一按每人每年不低於90元的籌資標準,由政府統一投保,為農村貧困人口購買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報銷年封頂線最高可達60萬元。

這一具有兜底保障功能的舉措,大大減輕了重大疾病醫療患者的經濟負擔,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目前,這一創新制度已被國家衛計委在全國推廣。

據介紹,這四條“醫療保障線”的功能依次為:已經實現全民醫保的基本醫療保險,作為第一道保障線,負責保障基本醫療需要;大病醫療保險作為第二道保障線,對貧困人口實行優惠政策,彌補了第一道保障線“病越大、自付費用越高”的缺陷;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解決了不在報銷政策範圍內藥物價格過高卻無法報銷的問題,重大疾病患者可以報銷政策範圍外的藥物費用;民政醫療救助,對於達到了大病險起付線的病人,政策範圍內的醫療費用經過前三道保障線之後自付費用仍高於10%的,自付金額還可以報銷50%。

有了四道“醫療保障線”,貧困患者看病花錢就有了一張醫療兜底網。貧困患者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費用全部納入補充保險保障範圍,其中,醫保目錄內費用,補充保險報銷90%,個人負擔10%;醫保目錄外費用,補充保險報銷75%,個人負擔25%,加上部分醫療救助,個人自負費用比例可以降到10%以內。

四道“醫療保障線”協同互補、環環相扣,形成保障合力。目前,全省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都已構築起穩固的四道“醫療保障線”。

截至目前,一些設區市已經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了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籌資水準。如贛州市提高至260元,新餘市提高至230元,吉安市提高至100元。

令人更為欣喜的是,對貧困患者經“醫療保障線”補償後承擔自付費用仍有困難的,一些地方正探索建立政府、社會、慈善相結合的愛心救助機制。在醫療保障機制創新的路上,江西正越行越遠!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