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是實現小康社會應有之義

發佈時間:2018-01-08 11:00:51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李雲龍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農村,農業,發展,鄉村,城鄉


李雲龍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近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豐富內涵,對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

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長期以來,我國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二元結構等現實問題,發展水準的差異造成優質資源要素不斷流向城市,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比較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三農”工作開展時,多次強調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意義。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考察農村工作時説:“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五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均獲得新突破,城鄉差距不斷縮小。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16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長39.3%,實際增長28.6%,年均實際增長6.5%。2016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2012年增長47.4%,實際增長36.3%,年均實際增長8.0%。2016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72,比2012年下降0.16。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和養老制度開始並軌,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重塑新型的城鄉關係,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事業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人居環境建設等各項工作列為重點,放在優先。會議首次提出城鄉融合的概念,體現出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我國城鄉關係變化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實現現代化不能建立在城鄉分離的片面基礎上。城市和鄉村是命運共同體,二者互為依託,共生共榮。要在幹部配備、要素配置、公共財政投入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不斷發展演變逐步確立起來。40年的實踐證明,該制度推動了農業農村發展,調動了廣大農民積極性,保持了農業生産的平穩有序進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的制度。近年來,中央重視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作用,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斷鞏固和完善。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優越性,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産力,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優越性,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素,尊重和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讓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制度優勢發揮出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延長土地承包期給廣大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增進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增強了農民對未來生産的信心。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當前,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首先,農産品需求的不斷升級給傳統農業帶來較大挑戰,有效供給不足;其次,傳統的粗放式耕作給環境資源帶來較大負擔,難以滿足當前綠色生産的需求;再次,隨著我國經濟不斷開放,面對增多的國外低價農産品,國內的競爭力仍顯不足。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刻不容緩。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要提高農業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使農産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品質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産品有效供給。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佈《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一號文件的焦點。文件指出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産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産方式、壯大新産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等多方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改革實施兩年來取得一系列成就,不斷向農業生産結構更順、産業結構更優、區域結構更合理的階段邁進。在生産結構方面,進一步重視市場的作用,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增減農産品的生産數量。以玉米和大豆為例,籽粒玉米累計調減了近5000萬畝種植面積,大豆則增加了1600多萬畝。在産業結構方面,重視農業結構多樣化發展,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去年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業的産值之比達2.2:1,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200億元,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5700億。在區域結構方面,糧棉油糖産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生豬養殖向糧食主産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養豬大縣和奶牛大縣的産量分別佔到全國的80%和60%。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品質興農,就是強調農業生産在注重數量的同時更要注重品質,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農業要發展,鄉村要振興,農民要富裕,離不開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農業生産模式粗放、灌溉用水浪費巨大和水土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一方面給農業提質增效帶來困難,另一方面也給農村的資源環境帶來沉重的負擔。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行綠色生産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空間。綠色發展首先是要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生態宜居的空間體系;其次是要發展綠色農業,開發綠色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立在綠水青山基礎上的金山銀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要深刻認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樹立牢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要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産品和服務供給。鄉村振興離不開綠色發展,唯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才能真正將鄉村建設為山清水秀、田園牧歌的幸福家園。

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廣大農民群眾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多,應該堅持文化惠民,加大農村優質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要實現鄉村振興,實現文化興盛必不可少。一方面要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文化惠民項目建設,進一步豐富文化建設內容。另一方面要加大優質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創作更多貼近群眾生活,反映鄉村新貌的優秀文化作品,帶動農民群眾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要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住我們的文化根脈,不能名為搞現代化,實際上把老祖宗的好東西弄丟了。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要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摒棄一些農村的不良風氣、陳規陋習,培養新型農民、培育文明新風,大力弘揚新時代的鄉賢文化,用榜樣的力量樹立文明新風。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鄉村文明的載體。我國是農業古國,擁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提升和傳承農耕文明就是提升我們特有的軟實力。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農村是國家治理的基礎,良好的鄉村治理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之一。當前,隨著內部基礎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農村社會面臨越來越多的複雜問題和挑戰,農村基層部門亟須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提高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準。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創新鄉村治理體系,黨的領導至關重要。基層黨委要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健全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對於存在於農村的“微腐敗”現象,絕不能有絲毫遷就和懈怠,只有堅持有貪必肅,有腐必反,關緊制度的籠子,才能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環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因地制宜,在法治基礎上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同時要注重發揮德治的作用,樹立道德模範,弘揚傳統美德,提升村民的道德信仰。三者協作統一,相輔相成,最終實現鄉村善治的美好願景。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扶貧工作,提出精準扶貧要求,推動中國扶貧戰略實現重大轉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五年來,我國的農村扶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從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看,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我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萬減少至2017年底3000萬左右,五年累計減貧6600萬人以上。從全國農村貧困發生率看,全國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1.4個百分點。在新時代條件下,精準脫貧攻堅戰已經由“打贏”轉變為“打好”,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要按期完成脫貧任務,更要保證脫貧品質。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離不開長期堅持和認真貫徹。要明確今後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按照三步走方針穩步前行。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一戰略設計循序漸進,切實可行,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部署高度契合,描繪了我國在今後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