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2月7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辦的首屆“南南人權論壇”在北京舉行。
論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南人權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余位代表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圍繞南南合作和人權發展進行交流,探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路徑。
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為論壇發來賀信。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不斷提高尊重與保障中國人民各項基本權利的水準。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描繪了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必將有力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表明,中國在過去一些年中取得的歷史成就。由於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所做出的努力,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中有一個領域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在人權領域。”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跨文化人權中心主任湯姆·茨瓦特説。
他認為,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每年有1400萬人擺脫貧困,這和精準扶貧密不可分。與此同時,中國人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增加1.5歲,現在達到76.5歲。“所以很明顯,中國在人權問題上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希望中國在人權問題上能夠發揮指導、協調和領導的作用。”
在湯姆·茨瓦特看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中國家不能夠只發揮次要的、支援性的作用,而應該成為全球治理體系中完全的利益攸關方。他認為,中國將會繼續在這個領域中發揮領導的作用,將南方國家在人權領域中聚集在一起。
蘇利南外交部長伊爾蒂茨·德波拉·波拉克的看法與其一致,“中國一直在強調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與此同時,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略、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原則,而且對於人權以及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獨立和發展來説,都是非常關鍵的。”
伊爾蒂茨·德波拉·波拉克指出,中國提出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反映了大多數國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在國際上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在聯合國議程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反映。
“而且正如國際社會聯合國副秘書長裁軍事務高級代表所表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聯合國憲章的宗旨高度契合,與聯合國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給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指明瞭方向,提供了中國方案,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因此,我們認為其實中國是理應發揮這樣一個作用,那就是在本次論壇的結論成果當中做好充分的闡釋,它完全可以在改變現狀的過程當中發揮一個領導作用。”伊爾蒂茨·德波拉·波拉克説。
南政法大學校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付子堂認為,新時代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以包容性、普惠性和共用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構建新時代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奮鬥目標,也是中國提出並踐行全球治理新方案的奮斗方向。新時代全球治理新模式下,和平與發展的價值追求最終正是為了實現每個國家、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