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在首屆“南南人權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全文)

發佈時間:2017-12-07 16:10:25 | 來源:外交部網站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馬驊

關鍵詞:王毅,首屆“南南人權論壇”,開幕式,致辭

女士們、先生們,

發展中國家始終是推進人權進步的重要力量。在抗擊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鬥爭中,發展中國家推動和參與制定了《世界人權宣言》、《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人權兩公約》、《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憲章》、《發展權利宣言》、《千年發展目標》、《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文書,在確立獨立權、生存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發展權、集體權等方面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未來全球人權事業發展仍離不開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努力。面對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和人權赤字,發展中國家應當把握世界大勢,順應時代要求,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基本自由做出新努力。我談幾點看法:

——堅持以和平促進人權。安全是最大的人權。和平是人類之福,戰爭是世界之禍。沒有和平,何談人權?沒有安全,何談尊嚴?

我們要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夯實和平的根基。歷史經驗和教訓都告訴我們:無論形勢如何變化,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等基本準則都是國際關係的根基所在,動搖不得;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多邊主義、集體安全機制等都是國際關係的重要支撐,違背不得。

我們要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拉緊和平的紐帶。我們要推動各方摒棄強權政治和叢林法則,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我們應秉承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不同文明一視同仁的原則,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對話解決爭端,協商化解分歧。

我們要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築牢和平的屏障。面對恐怖主義、網路安全、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威脅,各方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不能以鄰為壑、轉嫁危機,要同舟共濟、合力應對。

——堅持以發展促進人權。對發展中國家來説,發展權是首要人權。全球仍有7億多人口忍饑挨餓,超過1.28億人亟需人道援助,6500多萬人流離失所,2400萬衝突地區兒童無法入學。這些都是嚴重“人權赤字”,亟需糾正,彌合鴻溝,補齊短板。

我們要以消除貧困為核心,切實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該議程納入各國發展戰略,平衡推進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工作,確保人人得享發展成果,努力實現“零貧困”的目標。

我們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勇於改革創新,加速追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大潮,實現“彎道超車”。發展中國家要發揮比較優勢,分享發展經驗,實現“跨越發展”。發達國家要切實履行承諾,在官方發展援助、減債、技術轉讓等方面邁出更堅實步伐,致力“共同發展”。

我們要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金融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有利外部環境。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發展紅利惠及每個國家、每個人。

——堅持以合作促進人權。人權的核心要義在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根本手段在於平等合作。如果把人權當作整人的工具,終將害人害己;只有把人權當作合作的紐帶,才能利己達人。我們要推動各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與合作。誰都沒有資格充當“教師爺”,誰都沒有權利對他國人權實踐投出偏見的石子。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人權發展道路既不能定於一尊,也不能生搬硬套;既不能強求東方化,也不能強推西方化,而要倡導多樣化、本土化,促進人權發展模式“再平衡”。不同的道路和制度沒有高下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應兼收並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堅持以公平促進人權。全球人權治理體系存在權利不公、機會不公和規則不公。發展中國家是直接的受害者,也應成為積極的變革者。

我們要推動提高全球人權治理體系中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要推動國際人權機制在規則制定、成員組成、職員分佈等方面,切實反映發展中成員佔聯合國會員國五分之四、人口占全球80%的需求和利益。

我們要推動國際人權合作照顧發展中國家關切。要加大對發展權和經社文權利的重視,增加在發展、衛生、體育、婦女、兒童、殘疾人等領域的投入,實現兩類人權平衡發展。要形成更為公正合理的人權治理格局,讓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人權合作與治理的受益者。

女士們、先生們,

人權保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讓我們共同努力,齊心推動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為人類繁榮與尊嚴做出更大貢獻。


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


<  1  2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