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交流合作 促進人權保障——第三屆人權文博國際研討會綜述

發佈時間:2017-11-30 13:03:15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申琳 | 責任編輯:馬驊

關鍵詞:人權文博國際研討會,人權保障,歷史,和平,人權

11月28日至29日,來自中國、塞爾維亞、白俄羅斯、捷克等18個國家的近百名反法西斯戰爭博物館、紀念館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學者相聚南京,參加第三屆人權文博國際研討會。圍繞會議“歷史·和平·人權”的主題,與會者就文博機構記錄和維護史實、開展和平人權教育、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構建人類共同記憶等議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文博機構崇高的價值追求

研討會上,文博工作者和專家學者普遍表示,全世界的博物館、紀念館數量眾多,類型多樣,涉及領域廣泛,但其根本宗旨都是為了教育引導公眾、服務社會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建林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説,文博工作本質上就是保護和促進人權的崇高事業。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介紹,江蘇各類博物館、紀念館資源豐富,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數十家抗戰類博物館、紀念館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歷史與和平教育的重任。

與會者深入交流了各國博物館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在記錄展示歷史、開展和平人權教育等方面的成功做法。與會者紛紛表示,文博機構要全面忠實記錄歷史,讓歷史説話、用史實發言,堅決反對掩蓋和歪曲歷史的言行,共同維護二戰史實和戰後國際秩序;侵略戰爭是對人權最嚴重的侵犯,尊重生命、保護人權應當成為戰爭類博物館、紀念館的核心教育理念。

《南京共識》發出和平呼聲

研討會形成了《南京共識》,與會者通過這份文件表達文博機構促進人權事業發展肩負著重要責任,併發出呼籲,全人類應以史為鑒,共同致力於構建一個人人得享和平、發展與尊嚴的美好家園。

本屆人權文博國際研討會,在80年前發生過慘絕人寰大屠殺的南京舉行,而會場所在地,正是當年審判製造南京大屠殺慘案的日本戰犯的軍事法庭。王建林表示,這樣特殊的時空背景,賦予了本屆研討會深沉厚重的內涵和不同尋常的意義。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王國慶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深刻闡釋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為推動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本屆人權文博國際論壇邀請各國相關博物館、紀念館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牢記歷史教訓、維護世界和平、尊重保障人權等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也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獻計獻策。

加強各國人權文博機構間的交流

研討會上,許多中方代表介紹了中國作為二戰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講述了日本軍國主義在華犯下的大屠殺等罄竹難書的罪行。外方代表表示,研討會有助於更全面地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國民情感,更好地理解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意志。

王建林表示,新形勢下,作為研討會的創辦單位,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真誠希望與國內外朋友攜手合作,努力把研討會建設成為在國際文博及人權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重要交流平臺,推動研討會朝著更具廣泛性、建設性、包容性、互動性、共用性的方向發展。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