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交水稻為烏干達農民帶來新希望

發佈時間:2017-11-29 10:45:04 | 來源: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 作者:羅中平 | 責任編輯:馬驊

關鍵詞:水稻,烏干達,南南合作,産量

 

 烏干達當地報紙對布達來加雜交水稻示範情況的報道

  “我種了20多年的水稻,這是我見到的産量最高的水稻,我相信中國雜交水稻,相信中國派來的專家,感謝中國政府。從此以後,我要改種中國雜交水稻,有了錢後,我要把幾個孩子送到大學,還打算把現在的房屋撤掉,修一套新房,享受美好的生活。我希望有機會去中國學習雜交水稻和其他新的農業技術。”

  ——烏干達農民薩古拉·羅伯特(Sagula Robert)

  薩古拉•羅伯特是烏干達布達來加區(Butaleja)的一名農民。中國-烏干達南南合作二期項目中雜交水稻的示範推廣,讓這名從事了20多年水稻種植的農民看到了烏干達水稻發展的新希望。

  2016年1月,在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南南合作信託基金的支援下,中國-烏干達南南合作二期項目正式啟動實施。來自中國四川省的16名農業專家技術員分散在烏干達6個項目點開展為期2年的技術援助工作。專業涉及穀物、園藝、畜牧、水産和農業綜合經營。其中穀物小組3人,他們以烏干達水稻生産主産區布達卡、布達來加為中心,開展雜交水稻、狐尾小米的技術示範、培訓、推廣工作。

  薩古拉是2016年8月開始接受中國專家的生産技術培訓並種植雜交水稻的。他所在的布達來加區是烏干達水稻生産條件最好的地區。這裡有中國政府上世紀70年代援建的水利灌排渠係,至今渠係完好,功能正常,全年有水源自流灌溉,可滿足5000英畝農田兩季的灌溉需要。中烏南南合作項目選擇在這裡布點示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達到更好的技術示範效果,充分發揮該地區的水稻生産潛力。

  薩古拉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種植了一英畝雜交水稻DU363-1。在這裡,中國專家“手把手”地教他做旱育秧苗床、播種、苗床管理、水稻寬窄行規範移栽、配方施肥、病蟲防治等雜交水稻配套技術。由於具有長期的水稻種植經驗,又善於接受新事物新技術, 薩古拉很快掌握了全套技術。每天一早,他都會騎自行車來到田裏,仔細觀察秧苗長勢,病蟲害發生情況,和中國專家討論,對症管理。收穫期臨近,薩古拉的水稻田裏一片金黃,密密麻麻地綴滿了沉甸甸的谷穗,與相鄰稻田裏的當地水稻形成鮮明對比,吸引了許多農戶參觀學習。


1  2  >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