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砥礪奮進的五年

發佈時間:2017-10-17 09:27:18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中共國務院扶貧辦黨組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習近平,脫貧攻堅,貧困村,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地區,減貧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打響了反貧困鬥爭的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30多次國內考察都涉及扶貧,連續5年新年國內首次考察都看扶貧,走遍連片特困地區,在多個重要場合、重要會議、重要時點反覆強調脫貧攻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了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系完整的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

一、作出脫貧攻堅決策部署

2015年11月,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脫貧攻堅進行全面決策部署。

(一)確定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為標誌,我國扶貧開發進入脫貧攻堅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與前幾次的扶貧目標相比,這個目標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不留“鍋底”、沒有退路。實現這個目標,標誌著我國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標誌著我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標誌著我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和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

(二)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深刻論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總體思路和基本要求。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闡述精準扶貧基本方略,強調要做到“六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實施“五個一批”: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還要實施健康扶貧、資産收益扶貧等;解決“四個問題”: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是扶貧理念的重大創新,“六個精準”是基本要求,“五個一批”是根本途徑,“四個問題”是關鍵環節,充分體現了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戰略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方法論。

(三)完善脫貧政策舉措。為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中央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和舉措,打出組合拳。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開拓脫貧攻堅資金渠道,確保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加大金融扶貧力度,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信貸,設立扶貧再貸款、易地扶貧搬遷金融債,出臺證券、保險支援脫貧攻堅政策。實施脫貧攻堅土地優惠政策,允許貧困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在省域內流轉使用。重點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交通、水利、電力建設,加大“網際網路+”扶貧力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大社會動員力度,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扶貧、軍隊和武警部隊扶貧,實化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扶貧。創新扶貧開發理論,建立國家扶貧榮譽制度,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宣傳先進典型,營造良好氛圍。為了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使脫貧攻堅沿著健康軌道前進,中央適時出臺新舉措、作出新部署,2016年7月和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寧夏、山西主持召開東西部協作扶貧、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研究部署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

(四)強化脫貧組織保障。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貫穿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環節,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加強各級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一是強化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制。建立脫貧攻堅責任制,落實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責任。實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攻堅期內貧困縣黨政正職保持穩定。二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突出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嚴格扶貧考核督查問責。出台中央對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建立完善貧困縣考核、約束和退出機制,建立年度扶貧開發工作督查巡查制度。建立重大涉貧事件處置反饋機制。四是建設與脫貧攻堅要求相適應的工作隊伍。完善各級扶貧開發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加強貧困地區各級領導幹部和扶貧幹部思想作風建設,全面提升扶貧幹部隊伍能力水準。

二、建立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建立脫貧攻堅責任、政策、投入、動員、監督、考核等六大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

(一)建立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統籌,主要負責制定脫貧攻堅大政方針,出臺重大政策舉措,完善體制機制,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協調全局性重大問題、全國性共性問題,指導各地制定脫貧滾動規劃和年度計劃。有關中央和國家機關按照工作職責,落實脫貧攻堅責任。省負總責,省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負總責,並確保責任制層層落實。中西部22個省份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市縣落實,市級黨委和政府負責協調域內跨縣扶貧項目,對脫貧目標任務完成等工作進行督促指導和監督檢查;縣級黨委和政府承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負責制定脫貧攻堅實施規劃,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組織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縣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同時強化了東西部協作、定點扶貧以及社會各界合力攻堅的責任。

(二)完善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圍繞落實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著力構建適應精準扶貧需要、強力支撐的政策體系。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扶貧文件5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扶貧文件20個,啟動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出臺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227個,形成政策合力。各地也不斷完善“1+N”脫貧攻堅系列文件,內容涉及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勞務輸出扶貧、交通扶貧、水利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土地增減掛鉤、資産收益扶貧等,瞄準貧困人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三)建立脫貧攻堅投入體系。堅持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對脫貧攻堅的投放。十八大以來,中央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379億元增加到861億元,年均增長22.7%。省級和市縣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也大幅度增長。2016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首次突破1000億元。為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以內、免抵押免擔保、基準利率放貸、財政扶貧資金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的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3381億元,共支援855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再貸款實行比支農再貸款更優惠的利率,重點支援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等。

(四)強化社會動員體系。中央先後出臺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細化實化幫扶任務和工作要求。十八大以來,發達地區和中央單位向貧困地區選派幹部12.2萬人,支援項目資金超過1萬億元。調整完善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關係,實現對30個民族自治州結對幫扶的全覆蓋。明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京津兩市與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和保定三市的扶貧協作任務。確定東部267個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西部地區434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對口支援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工作在現有機制下更加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發力,提高對口支援實效。進一步加強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推動定點扶貧工作重心下沉,提高精準度和有效性。310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軍隊和武警部隊定點幫扶3500個貧困村,實施了1萬多個扶貧項目。中央企業設立貧困地區産業投資基金、開展“百縣萬村”扶貧行動。民營企業實施“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2014年,國務院將10月17日確定為全國扶貧日,每年組織開展扶貧日系列活動。建立扶貧榮譽制度,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脫貧攻堅模範,激發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

(五)建立脫貧攻堅監督體系。制定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辦法,對各地各部門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開展督查巡查。督查堅持目標導向,著力推動工作落實。巡查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連續兩年組織開展督查巡查。8個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應8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省份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成為彰顯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優勢的新實踐。扶貧部門加強與審計、財政等部門和媒體、社會等監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綜合運用各方面監督結果,加強對各地工作指導。設立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接受全社會監督。

(六)建立脫貧攻堅考核體系。為確保脫貧成效真實,得到社會和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從2016年到2020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每年開展一次考核。主要涉及減貧成效、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內容。在2016年對上年度工作進行試考核基礎上,2017年組織實施正式考核。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對綜合評價好的8省通報表揚,對綜合評價一般或發現某些方面問題突出的4省,約談省分管負責人,對綜合評價較差且發現突出問題的4省,約談省黨政主要負責人。各地均開展了省級考核評估和整改督查巡查,對整改責任不到位、整改措施不精準、整改效果不明顯的進行嚴肅問責,22個市州和150個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被約談。

三、推進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緊緊抓住識別、幫扶、退出精準和資金使用等重點環節,著力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全面推進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一)開展建檔立卡。2014年開始,在全國開展建檔立卡工作。對貧困人口按照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綜合考慮“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情況進行識別。對貧困村依據“貧困發生率高於全省貧困發生率一倍以上、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準60%、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標準進行識別。全國共識別2948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基本摸清貧困人口分佈、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資訊。以每年12月31日為節點,各地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動態調整,標注脫貧人口,建卡返貧人口。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數據精準度進一步提高。2017年2月,組織各地對2016年脫貧不實的問題開展自查自糾。2017年6月,組織各地完善動態管理,把已經穩定脫貧的貧困戶標注出去,把符合條件遺漏在外的貧困人口和返貧的人口納入進來,確保應扶盡扶。建檔立卡在我國扶貧開發歷史上第一次實現貧困資訊精準到戶到人,第一次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第一次構建起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資訊系統,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出臺“五個一批”政策舉措提供了數據支撐,扣好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顆扣子”。

(二)強化駐村幫扶。為加強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力量,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要求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2015年4月,中央有關單位印發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各地在以前工作基礎上,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進一步加大駐村幹部選派力度,按照因村派人原則,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的幹部駐村扶貧。要求駐村幹部一般要任滿兩年。對幹得好的予以表彰宣傳、提拔使用,對不符合要求、不勝任工作的及時召回撤換。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各地逐步完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管理,嚴格選派條件,明確職責任務,建立管理制度,強化考核獎懲。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全國共提拔工作業績突出的第一書記1.2萬名,召回調整不勝任的第一書記7200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廣泛宣傳黨的政策,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不僅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實現脫貧,而且自己得到鍛鍊和提高。

(三)實施“五個一批”。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工作要求,推進“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特色産業脫貧,支援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揮其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引導勞務輸出脫貧,支援農村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動員全國千所技能培訓學校為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提供培訓就業服務;湖南、湖北兩省與廣東省開展扶貧勞務協作試點並在全國推開;在貧困村建設扶貧車間,實現貧困人口就近轉移就業。截至2017年8月,481萬貧困人口通過務工實現穩定就業。實施易地搬遷脫貧,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堅持搬遷與産業、就業、公共服務同步規劃,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89.6萬人。加強教育脫貧,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推進健康扶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覆蓋,組織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推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還積極探索生態保護扶貧、鄉村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精準扶貧新路徑。

(四)聚焦重點區域。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強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佈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援,打破瓶頸制約。推出脫貧攻堅重大工程包,積極開展交通、水利、電力等扶貧行動,調整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中央補助標準,集中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的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五)加強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到縣比例從2014年的70%提高到2016年的95%。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2016年整合各級財政安排用於農業生産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2340億元,集中用於脫貧攻堅。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審計查出問題金額佔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17年的7.93%。其中,嚴重違紀違規問題金額佔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17年的1.13%。

(六)規範貧困退出。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準、程式和後續政策。指導各地制定脫貧滾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施貧困縣和貧困村有序退出。各省(區、市)簽訂年度減貧責任書,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縣到村到戶到人。對貧困退出開展考核評估,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品質。

四、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脫貧攻堅成為全黨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人心,脫貧攻堅形成良好態勢,取得明顯成效。

(一)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3年至2016年,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今年預計再減貧1000萬人以上,5年年均減貧1300萬人,這是從未有過的。

(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貧困地區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群眾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收入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實際增長10.7%。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房或磚混材料房的農戶佔到57.1%,使用管道供水的農戶達67.4%。自然村通電接近全覆蓋、通電話比重達到98.2%、道路硬化達到77.9%。在自然村上幼兒園和上小學便利的農戶分別達到79.7%、84.9%。91.4%的戶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井岡山、蘭考等28個貧困縣率先脫貧摘帽,産生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貧困地區脫貧能力顯著提升。“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脫貧攻堅既是擺脫物質貧困的實踐過程,也是弘揚自強不息精神的實踐過程。貧困群眾在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大力幫扶下,精神面貌變了,不但有了幹勁,而且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了信心,脫貧的精神動力更強了。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得到加強,農村治理水準得到提升。

(四)貧困地區幹部作風明顯轉變。脫貧攻堅帶來了幹部作風大轉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需要落實到一家一戶,脫貧攻堅讓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一線了解實情,離群眾更近了,了解的問題更實了。幫扶幹部履行幫扶責任,讓幹部同困難群眾融為一體、打成一片,成了共同脫貧致富一家人,黨在人民群眾心中威望更高了。

(五)脫貧攻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我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形成了全球減貧事業可借鑒的“中國方案”。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堅信中國能夠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讚賞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基層落地經驗。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致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賀信中,高度評價中國精準扶貧成就,稱讚“精準減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是全球反貧困事業的亮麗風景。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準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群眾參與是基礎,合力攻堅是條件。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我們將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

五、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勝信念

從目前來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是可以實現的。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深度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問題越發突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傾向性問題不斷顯現。一是貧困人口總量大。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3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規模在300萬人以上的省份還有6個。到2020年還有不到4年時間,平均每年需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後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二是深度貧困地區攻堅任務重。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致貧原因複雜,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缺口大。2016年底,全國貧困發生率高於10%的省份有5個,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貧困縣和貧困村分別有近200個和近3萬個。三是因病致貧佔比高。建檔立卡數據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比例從2015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醫療支出負擔重,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成本更高,難度更大。四是形式主義問題凸顯。工作中存在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弄虛作假、數字脫貧、虛假脫貧開始顯現。五是不落實不精準不到位問題突出,資金監管仍需加強。六是部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一是堅持目標標準,確保完成任務。圍繞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總體目標,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既不提高也不降低,確保貧困人口科學合理有序退出。

二是堅持基本方略,夯實精準基礎。加強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把符合標準的貧困人口以及返貧人口全部納入。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強化駐村幫扶工作。加強村兩委建設,選好用好脫貧致富帶頭人,培養“不走的工作隊”。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堅持突出重點,解決深度貧困。落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落實特殊政策舉措,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村和因病致貧貧困戶的支援力度,堅決攻下“堅中之堅”。在做好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同時,進一步重視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脫貧攻堅,防止出現“死角”和“盲區”。

四是堅持求真務實,力戒形式主義。採取有效措施,糾正不嚴不實不精準問題,特別是要糾正形式主義問題,嚴防弄虛作假,不斷提高貧困識別、幫扶、退出精準度。建立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推進資訊共用,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報數和檢查評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五是堅持從嚴考核,倒逼真抓實幹。實施最嚴格扶貧成效考核,倒逼各地落實脫貧攻堅責任,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督查巡查,推動政策措施精準落實落地,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六是堅持典型引路,總結推廣經驗。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踐和成就,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及時推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激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援和參與脫貧攻堅。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