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宮崎卓:網際網路+精準扶貧具有中國特色

發佈時間:2017-10-17 08:53:57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宮崎卓 | 責任編輯:羅雯

關鍵詞:日本專家,宮崎卓,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中國特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7年10月17日是中國第四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中國在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實施期間的貢獻居功至偉,這已是全世界的共識。聯合國于2015年發表的《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1990年,全球範圍內每天消費不足1.25美元的貧困人口約佔發展中國家人口總數的一半,而到2015年,這一比例已下降至14%。

如果具體到人口數量,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口由19億下降至8.36億,減貧人數超過一半。這意味著十幾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這不得不説是一個世界性的壯舉。報告中還指出,中國極端貧困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61%奇跡般地下降到2015年的4%,為全球範圍內消除貧困做出了巨大貢獻。分析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貢獻率高達76%。

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有很多原因,首先,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經濟增速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貧困人口的收入水準也隨之大幅提高。

經濟學中所談的“涓滴效應”,指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當前,中國政府推行的“精準扶貧”政策,可以説正是順應這一趨勢而推出的。

此類政策,一般首先在貧困地區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之後引進小額信貸、推動農村地區主要産業即農業的振興。中國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與推進,可以説是在減貧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中國還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資訊技術來消除貧困,這可以説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成果。

消除貧困的關鍵在於就業,如何讓貧困階層進入勞動市場可以説是有效且可持續消除貧困的最佳方案。而電子商務和社會服務則讓這一方案成為現實。中國近年來扶貧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例如,在農村推動淘寶村建設、發掘各地優質土特産,這為提高農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貢獻。此類網路平臺以及覆蓋農村物流等新形式的基礎設施服務,給消除貧困帶來了新的機遇,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另外,這種模式的興盛,為離鄉進城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了機會,也使得增加就業和提高收入進入更為良性的迴圈。

目前,利用網際網路消除貧困的舉措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從中長期來看,可以將貧困地區納入物流市場體系,必定會為消除貧困做出更巨大貢獻。

産業扶貧是中國消除貧困最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其中蘊含著無比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期待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的舉措以及從中積累的經驗,能為其他尚有不少貧困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參考。

中國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比以往更加重視國內貧困問題,確定了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還會研究制定各種解決方案。全球範圍內的脫貧仍需各個國家的努力。相信中國今後一定會在對內對外雙維度的脫貧中取得富有成效的成果。

【宮崎卓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中國事務所次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