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10月9日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開發進入到了歷史性新階段,不僅體現在扶貧開發歷史性地位變化和目標任務上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更體現在中國扶貧開發政策方略路徑發生了新變化。
更可貴的是扶貧治理結構和體系出現了新變化,創新型模式與方法提升了扶貧脫貧的效果,是中國扶貧開發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又一新貢獻。4年減貧5564萬人,中國共産黨是怎樣做到的?
頂層設計
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扶貧定位史上最高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扶貧開發成就舉世矚目,其重要的基本經驗之一就是根據普遍貧困、區域貧困、基本解決貧困問題等多個貧困形態變化調整貧困瞄準策略,不斷提高扶貧開發效果,不斷實現不同階段的脫貧目標。
與以前的扶貧開發相比,十八大以來的扶貧開發最突出特點是定位的提升,這表現在扶貧開發的戰略定位高、統籌全局定位高、工作部署規格高、政策設計層次高,政策核心和重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2013年以來,我國扶貧開發最大的功效就是,構建和完成了新時期扶貧開發戰略的頂層設計框架,建立了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動員體系、監督體系和考核評估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首次提出“六個精準”,並在2015年10月的減貧與發展高級論壇上提出精準扶貧方略。堅持中國制度的優勢,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
落實“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産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主要成就
4年減少5564萬貧困人口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佈局和指引推動了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的實踐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由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至2016年的4335萬人,累計減少5564萬人,平均每年減少1391萬人,為2012年總貧困人口數量的14.1%;全國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到2016年,全國減貧幅度較2012年減少超過一半,東、中、西地區減貧幅度均超過50%。
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8452元,是2012年的1.6倍。2016年,貧困地區通電話的自然村比重為98.2%,比2012年提高4.9個百分點;通有線電視的自然村比重為81.3%,比2012年提高了12.3個百分點;通寬頻的自然村比重為63.4%,比2012年提高25.1個百分點,貧困地區接近三分之一的自然村實現了寬頻入村;有77.9%的自然村實現了主幹道路面的硬化,比2013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通客運班車的自然村比重達到49.9%,比2013年提高了11.1個百分點,接近一半的自然村實現了客運班車通車,極大地方便了貧困地區居民的出行。
2016年,貧困地區中16歲以上成員均未完成初中教育的農戶比重由2012年的18.2%下降至16.0%,未完成初中教育的農戶越來越少;貧困地區所在自然村上幼兒園便利的農戶比重達到79.7%,提高了12.1個百分點;貧困地區所在自然村上小學便利的農戶比重達到84.9%,提高了6.9個百分點;有文化活動室的行政村比重為86.5%,比2012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2016年,擁有合法行醫證醫生/衛生員的行政村比重為90.4%,比2012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的農戶比重為91.4%,比2013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擁有畜禽集中飼養區的行政村比重為28.0%,比2012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飲水經過集中凈化處理的自然村比重為44.7%,比2013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處理的農戶比重50.9%,比2013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一半以上的自然村實現了垃圾集中處理。
按照現行農村貧困標準測算,從1978年到2016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3億,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6年的4.5%。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極端貧困標準,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最新數據,1981年至2013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8.5億,佔全球減貧總規模的69.3%。
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持續大規模減少,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增速持續高於全國,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貧困地區教育文化水準明顯提升,貧困地區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提高,各級黨政機關、軍隊和武警部隊、國有企事業單位等率先開展定點扶貧,引領和推進社會扶貧進程;東西扶貧協作不斷推進,加快西部貧困地區的脫貧減貧;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多種形式推進扶貧開發;組織動員機制不斷完善,社會扶貧主體日益多元化。
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社會扶貧局面逐漸形成。
主要做法
十八大以來探索出多種扶貧脫貧新模式
像開髮式扶貧經驗一樣,十八大以來,各地在扶貧脫貧的實踐中,探索了很多創新性模式,這也是一種重要成果。
這其中有貴州威寧推出的精準扶貧“四看法”(包括“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對象更精準……還有多樣化的産業扶貧模式新探索,即通過扶持産業和就業轉移脫貧一批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要路徑,承擔著3000萬脫貧的任務。
國家和地方政府及貧困地區在産業扶貧方面,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型、專業合作社帶動型、大戶帶動型、非農就業型等多種模式,以特色産業選擇精準、經營方式精準、支援方式精準和貧困人口受益精準為原則,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宜農則農、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林則林,注重從産業項目、支撐體系、融資方式三方面確定支援方式,實現扶貧對象聚力到戶、增收時效有序到戶、扶貧資金掛鉤到戶、考評驗收明確到戶。
另外,積極摸索資産收益型扶貧新模式。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臺,整合扶貧資金等各類扶貧資源,用整合起來的部分扶貧資金作為資本金,設立國有農業投資公司,農投公司的規模要與産業扶貧項目和貧困人口的規模相匹配。該模式能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杠桿作用,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扶貧脫困之中。能獲取長期穩定的扶貧資金來源,降低了財政扶貧資金的風險。能夠吸引更多的産業資本投資扶貧項目,解決了部分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真正實現了精準扶貧。
綠色減貧是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脫貧又一重大創新。我國通過易地搬遷扶貧、光伏扶貧、旅遊扶貧、“網際網路+扶貧”實現綠色減貧。
另外,社會保障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是我國脫貧攻堅的兜底政策,十八大以來,又進行模式創新。2016年,民政部等6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在政策、對象、標準、管理四個方面加強銜接,通過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形成政策合力,對符合低保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確保到2020年現行扶貧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我國還通過教育扶貧、衛生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方面實現社會扶貧實踐創新。另外,在考核機制方面也有創新。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改變了考核機制、方法標準,強化了責任和問責制度。建立多元考核主體,多方參與、加大力度;完善考核內容,凸顯扶貧、優化指標;優化精簡考核指標,全面反映扶貧脫貧工作;引入第三方評估,提升獨立性和社會公認度。(作者張琦係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濤、孔梅係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