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題:算好“民生賬”守住“救命錢”——扶貧審計人群像掃描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劉洪明
他們家在城市,卻時常扎進農村;他們起早貪黑跋山涉水不説二話,卻對困難群眾的脫貧賬本“錙銖必較”。
他們是審計機關的扶貧審計人。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他們的腳步遍及600多個貧困縣,審計超過1450億元扶貧資金,孜孜不倦推動脫貧攻堅走好“最後一公里”。
扶貧夫妻檔:“要能陪她去次産檢就好了”
初識李銳和李丹小兩口,是在微信上。兩人的頭像很潮很情侶:一個是“海綿寶寶”,一個是“派大星”;兩人的個性簽名也足夠個性:一人寫著“忠誠責任奉獻位卑未敢忘憂國”,一人寫著“不是吃貨不足以共度余生”。
他們是審計署昆明特派辦的年輕夫妻,兩人卻不常在昆明。2015年結婚以來,他們時常在異地出差。2016年,李銳主動請纓,擔任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金鐘街道以禮社區第一書記,開始駐村扶貧。李丹則參加雲南貴州兩省政策跟蹤審計項目,重點參與扶貧資金和項目的審計。
“對於經常各自出差,我們心態都挺好的,每次給貧困戶帶來些實際的幫助,就覺得辛苦點也值了。”李丹説,兩人還經常在微信上“切磋”經驗,遇到困難的時候相互打氣。
2017年是他們的一個“大年”,因為,他們有寶寶了。摸著愛人隆起的肚子,李銳沒了談論怎樣幫助貧困戶脫貧時的興奮。
“她懷孕8個多月了,我還一次産檢都沒陪她去做過。雖然她也沒説啥,但我還是覺得挺慚愧的。”這個29歲的山東小夥子略顯跼踀地説,“要是有機會,能陪她去次産檢就好了。”
李丹在一旁呵呵地笑。工作之餘,她喜歡養養花,拍拍照,當然,美食是少不了的。“現在只要他在家,我就一定讓他跟我下樓遛彎,不然小區鄰居還以為我是單親媽媽呢。”兩人對視,笑出聲來。
“90”後主審:以《擺脫貧困》指引扶貧審計
審計署成都特派辦的陳馨遠是個實打實的“90”後。別看她2015年7月才考入審計系統,扶貧項目主審她都已經當了幾回。
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到震後災區北川,從革命老區古藺、儀隴,到西藏自治區的雪域高原……兩年多來,她的腳步很少停歇。
“那麼年輕就當扶貧項目主審,壓力大嗎?”
“還好還好,雖然我是主審,但我團隊給了非常大的支援,單位老同志一邊放手讓我幹,一邊手把手教我幹。”
“經常跋山涉水吧?”
“那是常態。做扶貧審計,經常要到偏遠山區農戶家裏去尋找一手資料,有些地方沒法開車到,有時得步行半天才能進到一個村,都習慣了。”
有時候,困難遠不只是行路難。
有些鄉鎮製造虛假項目申報材料、村幹部貼身緊盯、企業老闆拒絕提供賬目……
“這些情況其實是經常發生的。”她説,“但我們團隊不忘初心,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
陳馨遠的案頭,擺放著《擺脫貧困》一書。在她看來,這本書營養豐厚,對於當前推進脫貧攻堅以及做好扶貧審計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導。
“通過扶貧審計,關注扶貧政策投向的精準性、項目實施的效益性、扶貧資金的安全性,使困難群眾真正享受到實現中國夢的福祉,這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平措旺加:守護世界屋脊上困難群眾的“救命錢”
見到平措旺加時,他正在日喀則擔任“西藏自治區2016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項目”的主審。
忙,忙得很。雖然接近項目尾聲,進村下鄉的活少了,其他同事可以相對輕鬆一些,但他不行。平措旺加要梳理每個小組的報告、安排隊員反覆核實、撰寫項目總報告……
“兩個月沒回拉薩了,挺想他們的。”平措旺加掏出手機,給記者看妻子和一雙兒女的照片。
其實,拉薩到日喀則,有直達列車,大約三小時車程。估計是看出來記者納悶為什麼他週末不回家,平措旺加補上一句:“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只要我們在項目上,週末基本也是半工作狀態,空閒時間大家一起看看電影打打球,都習慣了。”
在同事眼裏,平措旺加是“集會計、審計、法律、電腦、寫作能力於一身”的複合型人才。而在他看來,自己還“差得遠呢”。
平措旺加認為,要磨煉自身素質,就要多往最基層鑽。這幾年,從金沙江邊的藏東江達,到班公錯畔的藏西日土,從藏南深處的秘境墨脫,到高寒缺氧的禁區雙湖,他的足跡幾乎踏遍整個西藏。
實際上,平措旺加不僅審計業務廣受認可,謙虛正直的為人也頗受好評。區審計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平措旺加善於在同事之間營造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在選拔年度先進工作者、優秀駐村工作隊員等涉及個人榮譽時處處謙讓。
“我從農村出來,吃過貧窮的苦。”平措旺加説,“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能讓我為困難群眾做點事情,我特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