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真勁,扶真貧,見真效。
近年來,湖南省水利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精準扶貧的戰略決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全面推進全省水利扶貧工作,在規劃上重點謀劃,在項目上優先安排,在資金上盡力傾斜,讓水利發展成果進一步惠及貧困群眾。
許多“因水受困”“因水致貧”的地區,因水“精準滴灌”,貧困現象得到緩解,用水難題得到解決,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甚至“因水致富”。
高位推動,責任落實見真章
省水利廳黨組高度重視水利扶貧工作,把加強貧困地區水利工作擺在全省水利發展的重要位置。廳裏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廳黨組書記、廳長詹曉安任組長,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水利扶貧重大項目、重大投資、重大決策等事項,協調解決水利扶貧重大問題。
完善的工作機制是內部協調、上下銜接的有效工作方式。為更高效地推進水利扶貧工作,省水利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水利扶貧工作的通知》《2017年水利精準扶貧工作要點》等文件,明確具體扶貧任務。實行廳領導扶貧責任分片機制,並確定74名扶貧聯絡員,把工作責任明確到廳領導和責任處室、具體人員。
此外,省水利廳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還多次召開全省水利扶貧工作推進會和水利扶貧問題整改工作視頻會,及時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工作,進一步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重點把握,尋根施策使真勁
貧困地區水利發展是水利工作的優先方向,加快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建設是水利扶貧重點任務。
近年來,省水利廳組織編制了《湖南省“十三五”水利扶貧規劃》《湖南省精準扶貧農村供水鞏固提升“十三五”專項實施規劃報告》,出臺了《關於印發<湖南省2017年重點民生實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實施意見>的通知》。
在規劃基礎上,省水利廳建立了水利扶貧項目庫,實行3年滾動管理,符合條件的水利扶貧項目優先列入計劃、優先安排資金、優先開工建設。
飲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2017年重點民生實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120萬貧困人口”的任務指標已全部分解到縣,責任落實到人。到2020年,51個貧困縣和所有貧困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將全面解決,屆時將實現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0%以上,涉及貧困人口450萬人。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湖南省下達貧困縣農村安全飲水的國省投資為9.8億元。截至9月上旬,今年已解決8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安全飲水難題。
為給水利扶貧注入源頭活水,省水利廳還積極創新思路,拓寬水利扶貧投入渠道,加大財政資金傾斜、加大金融貸款支援、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加大對涉農資金整合的支援。2017年已安排貧困地區中央水利投資29.5億元,超全省平均水準19個百分點。其中切塊資金達13.16億元,超應整合資金27%。累計已發放PSL貸款和專項建設基金達51.6億元,高出全省平均水準21個百分點。
強化督查,水利扶貧動真格
今年,省水利廳黨組把水利扶貧突出問題整改作為水利重點工作,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水利扶貧問題整改工作班子,專門召開廳黨組會,研究扶貧整改工作,由廳領導統一調度,統籌推進。同時,印發了《全省水利扶貧攻堅突出問題集中整改方案》,落實了廳機關相關處室和市縣整改責任。印發了《關於報送水利扶貧攻堅突出問題集中整改進展情況的通知》,強化跟蹤落實,要求各市州和51個貧困縣定期報送水利扶貧突出問題整改進度,及時收集扶貧政策落實和任務完成情況。建立了全省水利扶貧突出問題集中整改臺賬,實現整改進度動態管理。
為加強對水利扶貧突出問題的查擺和督促整改,省水利廳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專項督查。派出12個督查組,對全省100個縣市區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專項督導檢查;對株洲、懷化、常德、岳陽、婁底等5市部分貧困縣的水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派出6個督查組對14個市州開展建設管理專項督查。其中,省政協副主席戴道晉率水利廳督查組赴永順縣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督查,進一步抓實抓細抓好水利駐村扶貧工作。
技術幫扶,解困惠民顯真效
水利扶貧注重“造血”。為儘快解決貧困地區技術人員缺乏、規劃理念落後、建設管理薄弱的現狀,省水利廳加大了智力幫扶力度,採取了技術幫扶、上下交流等措施。
今年,省水利廳成立了水利扶貧技術幫扶服務隊,對貧困地區的水利規劃、前期工作、工程建設和技術管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同時,進一步加大了貧困地區業務骨幹的培訓力度,舉辦了4期縣市區水利局長和鄉鎮水利站長培訓班,培訓貧困地區技術骨幹400余人次。加強幹部下派和上挂,選派7名年輕幹部赴貧困地區水利部門挂職鍛鍊,同時從貧困地區優選19名年輕同志赴廳機關跟班學習,為貧困地區培養了人才隊伍,提升了水利前期工作和建設管理水準。
在省水利廳駐村扶貧點永順縣塔臥鎮三家田村,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省水利廳制訂了《三家田村2015-2017年脫貧工作規劃》《三家田村貧困戶結對幫扶脫貧計劃》以及2017年駐村幫扶工作要點和實施方案。廳機關參與結對幫扶人數達到136人,逐戶做好結對幫扶。同時,爭取各方面資金近5000萬元,幫助三家田村完成了農村安全飲水、農網電力升級改造等十大民生工程,原本的貧困村,生産生活面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省水利廳將結合水利工作實際,繼續抓好責任落實,抓好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建設、水土保持等重點項目任務,努力提升貧困地區的水利發展能力,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保靖水土保持項目帶去脫貧希望
保靖縣復興鎮大妥村的荒山上栽滿了油茶樹。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保靖縣以前被開墾耕種的一些山頭荒了。閒置的山頭,一些沙質土壤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出現滑坡隱患。
保靖縣巧借水土保持項目,在治理荒山的同時,還給大山裏的貧困村民帶去脫貧希望。
在復興鎮大妥村,屬偏沙土質的閒置荒山上,如今栽滿了油茶樹。村黨支部書記卜小斌説:“這些已經生長3年多的油茶樹,根系開始深入地下,牢牢‘抓’著土地,使‘一盤散沙’式的土壤變得‘團結’起來。”他表示,再過兩年,油茶樹真正“長大成人”時,就再也不用擔心這片曾經的荒山出現水土流失或滑坡等情況了。
惠豐農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能在大妥村帶領村民再次開發荒山,種上油茶,離不開政府水土保持項目的支援。在水土保持項目資金的幫助下,合作社免費獲得了油茶樹苗,建起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架起了輸水管道。這些蓄水池,汛期可蓄水,乾旱時向農作物輸水。
在清水坪鎮壩木村,在外從事物流行業的秦其軍去年回到家鄉,成立軍浩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他的油茶基地同樣也離不開縣裏水土保持項目的支援:修建蓄水池、溝渠,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水源的問題。
保靖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水土保持局局長賈明盛介紹,為支援“兩果一葉”(椪柑、油茶果、黃金茶葉)産業發展,保靖縣充分發揮水土保持項目資金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注入“經果林”種植産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宜章農民搭上水利扶貧快車
宜章縣和宜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紅茶基地,茶樹正享受噴灌技術。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宜章縣水利部門編制完成《宜章縣“十三五”農村水利精準扶貧規劃》《宜章縣“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規劃》《宜章縣2015-2018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實施方案》,通過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發展農業高效節水等一系列措施,使農民搭上脫貧快車。
宜章縣水利局局長李安雄介紹,近兩年來,宜章共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建成高標準農田4.85萬畝,實施中小河流治理4公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3座,水土流失坡改梯治理2300畝。
天塘鎮臺霄村的變化尤其典型。“以前一到汛期,農田裏的作物都泡在水裏,很多農民顆粒無收,損失慘重。”村委會主任袁遠牛説。在水利部門的項目支援下,如今該村建成高標準農田944畝,土地綜合效益顯著增加,村民收入也跟著顯著提高。許多人通過土地流轉將昔日的荒土種上了烤煙,並實行煙稻輪作,有條件的地區還種上了葡萄等經濟作物,併發展觀光農業。
和宜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是宜章水利扶貧高效節水重點支援企業。依靠政策支撐,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該公司的紅茶種植規模越來越大。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羅軫、謝家村、三聯村、畔頭村等貧困村建立茶葉種植合作社,幫扶貧困戶1789戶、5703人。
洞口喝“安全水”收“水紅包”
洞口縣長塘瑤族鄉雙峰村雙龍橋水電站。
近年來,洞口縣農村安全飲水、小水電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全縣10多萬貧困人口在陸續解決安全飲水問題的同時,許多人錢袋子也因此慢慢鼓起來。
洞口縣水利局農村水利股負責人歐陽和生介紹,截至2016年底,全縣興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56處,實際解決37.46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35萬人。目前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58%,供水保證率達到90%,水質合格率達85%。今年,洞口縣將以水利扶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擬建供水工程67處,持續改善貧困戶的飲水條件。
如果説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更多的是提升生活水準,那麼農村小水電工程則能實實在在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為貫徹國家精準扶貧戰略,2016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決定在全國六省市開展農村小水電扶貧試點工作,洞口縣雙龍橋水電站列為湖南省五個試點項目之一。按照項目實施方案,2017—2020年期間,該縣4個村18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640人,每人都會收到一個3000元標準的扶貧大“紅包”。同時有7個村在村道硬化維修、水渠硬化、飲水安全、防洪堤維修等公益設施建設方面得到雙龍橋水電站資金的支援。
江華全面幫扶水庫移民
江華水庫移民劉明芝成為一名糕點師,正與同事一道製作美食,生活發生巨大變化。
位於江華瑤族自治縣的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是我省“水利建設一號工程”。
為打好該工程“移民應急搬遷安置平安戰、移民安置點建設攻堅戰、庫區專項設施復建突擊戰”三大戰役,力求最快速度、最佳品質、最好效果,江華實施了“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單位包村、幹部包戶,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移民工作領導體制和“十包”責任機制,1000余名幹部連續5年駐守水庫移民村組、項目一線開展工作。
至今年2月底,江華6666戶28431名水庫移民全部平安搬遷,安置點移民安置房、學校、醫院等項目建設基本完工,移民已搬遷入住。
為輔助移民就業、創業,從去年開始,江華組織開展水庫移民培訓,成功培訓371名村民,今年計劃移民培訓393人。首批接受培訓的移民劉明芝,進入長沙岳麓廚師學校學習,成為一名面點師,精心經營著甜蜜的生活。同為水庫移民的羅理運和丈夫,搬離農村住進了縣城。
“我們將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移民中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302人全部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範疇,爭取到位資金6.17億元,全部捆綁用於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移民安置房建設,緩解了移民安置項目建設的資金缺口壓力。”江華移民局副局長伍光順介紹。接下來,安置點內及周邊將建立一批標準廠房和産業發展基地,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幫助移民就近就業、創業,確保一戶一人穩定就業。
芷江往貧困村注入致富活水
芷江小溪村成片的蓮藕種植,讓村民錢包鼓了起來。
本版圖文除署名外均由省水利廳提供
在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鎮小溪村,晴空下,大片的荷葉在微風吹拂下搖曳著荷桿,綠油油的荸薺苗“喝飽”了水“蹭”得老高,遠處,紅心獼猴桃樹苗整齊劃一,長勢良好。蓄滿水的池塘,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粼粼波光……
“我們這兒的荸薺,長出來有這麼大個兒呢!”73歲的李婆婆伸出兩個手合起比劃著,樂呵呵地説道。“種荸薺一年四季都要靠水,水少了,荸薺就養不活,以前村裏的種植面積都不大。”小溪村黨支部書記宋繼平介紹,由於受水的限制,村裏的特色産業沒有發展起來,農民還是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年的純收入也就幾百塊錢。
近幾年來,縣水利局加大對農田水利的投入,一大批貧困村的農田水利設施由此極大改善,農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宋繼平説,村裏2000余人,近一半的村民開始種荸薺和蓮藕。做得最好的那一戶,兩口子承包了18畝地,年收入可達十幾萬元。
據統計,近年來,芷江侗族自治縣共計投資2000余萬元,實施了楠木坪、禾梨坳、農業科技園三個片區31個村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新建、改造渠道35.08公里,新建、改造渠係建築物96處,整治山塘29處,新建、改造溪壩8處,新建、改造泵站7處……
行之有效的農田水利建設,推進了農村産業轉型發展,芷江鎮現代農業園、土橋鎮浪圭山果園等一大批新型農業産業發展示範點涌現,為農村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保障。
炎陵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惠民生
炎陵縣壟溪鄉南岸村蓄水池。
水安則民安,水興則民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就像是生命之源,直接關係農民的身體健康。
為提升農村用水品質,炎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渠道籌措、整合涉農資金,力圖改變貧困戶的飲水現狀。近年來,炎陵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4000余萬元,其中整合涉農資金2840余萬元。
有了資金保障,在工程推進上,炎陵縣水利局因地制宜,採取“一村一案”的方針,設計單位深入到每個項目實施村進行了解調查,由村組召開引水工程方案聽證會,根據村組提供的意見確定實施方案,確保設計方案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此舉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工程效果。
過去,炎陵縣的農戶們都是通過竹管或小pvc管引水,這種引水方式存在很多隱患,用水量和水質都得不到保障。為此,給貧困村每戶農家換上經久耐用的水管,也是炎陵縣水利局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
“十二五”期間,炎陵縣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工程建設34處集中供水工程,所有鄉鎮均建立了標準化水廠,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10萬人,實現所有鄉鎮集鎮建成管網系統,鄉鎮集鎮通水率達100%,村通水率80%,自來水普及率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