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幹部對口幫扶習水 精準對接拔窮根

發佈時間:2017-09-25 10:03:5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向小東 | 責任編輯:劉晨曦

關鍵詞:習水,上海,習水縣,幫扶,小組

“援黔為什麼?在黔幹什麼?離黔留什麼?”一年前,第二批上海援黔幹部習水小組帶著這樣的思考來到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

一年來,習水小組結合實際開出了“習水所需”和“上海所能”兩張清單,供需精準對接,一樁樁民生實事溫暖人心,一項項增收産業快速發展,一幅幅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整合資金惠民生

“現在好了,土河、大山兩個村2000多人總算能就近就醫了。”桑木鎮副鎮長何立長長松了口氣。一年前,土河村衛生室斑駁的墻體、黑漆漆的檢查室,深深刺痛了剛到習水的援黔幹部。

“土河村新建衛生室的需求剛好我們能夠滿足。”剛到習水上任,縣委副書記、上海援黔工作組習水小組組長宋聚宗當即著手,籌劃新建土河衛生室。

“竭盡所能改善民生所需”,一年來,習水小組將社會幫扶資金整合,嵌入財政幫扶項目投向的鄉鎮,將項目聚焦貧困村。

宋聚宗挂幫桑木鎮桐棬村後,整合資金約200萬元,新建村民文化廣場及配套設施,解決群眾用水和道路出行,幫助村集體發展菜籽油加工、冷水魚養殖。

桐棬村中心組的貧困戶趙明亮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去年12月,公路修到了家門口,“路通了,太方便了。”趙明亮喂起了9頭牛、養起了20頭豬,飼料可直接運到家門口。

每天晚上一有時間,趙明亮就會去廣場轉轉,和鄉親們聊聊現在漸漸好起來的生活。這樣的幸福暢談還瀰漫在土城鎮統一村的敬老院裏,瀰漫在隆興鎮淋灘村村衛生室旁……

産業扶貧新模式

産業扶貧是對口幫扶中“習水所需”與“上海所能”的最大公約數。一年來,通過走訪、調研,習水小組提出,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做好利益聯結機制,注重平衡貧困戶與非貧困利益原則;堅持以銷定産原則;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原則。以此三個原則為指導,不斷探索新的産業扶貧模式。

在良村園區,黔北麻羊中央廚房的工地上一片繁忙。為做強國家地理標識産品——習水麻羊,上海普陀區先後投入幫扶資金約300萬元,支援龍頭企業嘉榮牧業公司打造“生産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的産業鏈,帶動更多貧困戶“趕著羊兒奔小康”。

2017年,普陀區投入100萬元幫扶隆興鎮興光村擴大精品水果基地,另外拿出100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滾動發展資金,群眾用土地入股,貧困戶享有“保底分紅+效益分紅”,非貧困戶享受效益分紅。

探索永無止境。三岔河鄉柿角元村發展“綠色農業+生態養殖+農家樂”的迴圈經濟模式……一年來,讓全縣3007戶1.27萬餘貧困群眾受益。

教育培訓助“造血”

“留什麼能讓習水獨立行走?”習水扶貧小組將重點放在教育培訓上。

去年11月,習水60名衛計幹部赴上海參加服務管理培訓。“收穫太大了。”習水縣衛計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衛東對未來習水衛生計生工作管理水準的提高充滿希望。

一年來,上海市普陀區疾控中心與習水縣疾控中心簽訂對口幫扶協議,幫助其培養人才;習水縣金融辦組織金融系統12名幹部赴上海證券挂職鍛鍊……短期培訓效果立竿見影,而從娃娃抓起的教育扶貧,更能從根本上實現“習水所需”到“習水所能”的蛻變。

這樣的幫扶身影在習水隨處可見,習水縣中等職業學校與上海食品科技學校開展教育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推薦就業;上海佰思德勞務公司與習水縣職校簽訂合作協議,推動勞務輸出;上海市兒童基金會捐贈價值62萬元的童裝給貧困學生……一項項捐助都被詳細記載,一份份溫情都被深深銘記。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