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茂端:走在荒山旱垣脫貧路上

發佈時間:2017-09-25 15:15:14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扶貧辦 | 責任編輯:焦夢

關鍵詞: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雙季槐

    編者按: 榮獲“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的雷茂端正在用他的畢生精力去譜寫著一曲振聾發聵的山荒旱垣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時代樂章。

雙季槐作為荒山旱垣貧困地區的一個特色産業,目前山西省種植面積達50萬畝,年增加産值15億元;河北、甘肅、陜西等全國的荒山旱垣種植面積100萬畝,年增加産值30億元,成千上萬的旱垣貧困農民因此找到了一种經濟翻番的支柱産業,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如今,提起雙季槐,人們就會想到雷茂端。正是雷茂端,潛心培育了雙季槐這個旱垣致富新品種,開闢了一條荒山旱垣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創新之路。

 雷茂端雙季槐

里程碑式的貢獻,來自20餘年的辛勤研究

雷茂端所在的溝東村位於鹽湖區最北端,北面是稷王山,東面是火焰山,土地都在山嶺上。降雨量只有350mm,常常旱的樹凋草零。一畝小麥只能收l00多斤,糊口都是問題。長期以來,溝東村每人平均農業收入只有950元,全村154戶,近四分之三的農戶處在貧困線以下,是鹽湖區最有名的貧困村。

    為改變這種狀況,1981年,雷茂端辭掉民辦教師工作,在村裏承包了100多畝土地,栽上蘋果、梨和山楂樹。想不到,這些果樹還沒挂果就因為乾旱而大片死亡,雷茂端賠得血本無歸。但這一次失敗,使雷茂端明白了一個道理:旱垣群眾致富,必須找到新的經濟樹種。

    雷茂端在認真研究中突然發現了十分耐乾旱、耐瘠薄的國槐樹。國槐的槐米是傳統的大宗藥材,常用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糖尿病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在化工、保健等多方面也具有獨特的開發價值。他認真分析了槐米的銷售形勢,發現槐米價格總是居高不下。可是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老百姓不去發展?原來國槐的效益來的很慢,要叫它結槐米需要七、八年,十幾年,就是十幾年也沒有多少産量,當地就流傳著“槐樹開花,等得眼花”的説法。要是把用於生態綠化的國槐變成專門結槐米的米槐,早結米、産量高、效益快,不就成為旱垣地區神奇的經濟樹種了嗎?雷茂端突發奇想:培育一個米槐新品種,走出一條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創新之路!

    有膽略就會有夢想,有夢想就會創造奇跡。雷茂端首先從考察和研究全國各地的大量國槐入手,從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廣東、廣西等全國十幾個省,採回 700多種國槐種子和1500多種接穗,分別嫁接和種植在他的20多畝試驗園。他認真學習了人工雜交理論,反覆去做各種各樣的試驗。經過近20餘年的種種努力,1999年,一個獨特的旱垣作物新品種——雙季槐,終於誕生了。

    雙季槐,一年可以收穫兩次槐米,兩年見效,三年豐産,五年盛産,不怕乾旱,不怕瘠薄,在丘陵旱垣地區每畝收入六七千元,效益是傳統作物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2012年4月,雙季槐通過山西省科學技術廳科技成果鑒定;當年5月,通過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林木良種審定”。2013年8月13日,山西省林業廳在運城市舉行全省雙季槐發展座談會,與會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雙季槐破解了旱垣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社會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是山西甚至中國林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雷茂端的貢獻是巨大的、歷史性的”。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