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軍與村民
敢於擔當勇挑大梁 協調推進克難關
制度出臺了,更要建立多方齊動的推進機制。遼源市政府與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扶貧辦、省社保局、吉林銀行、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中國人保財險吉林省分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五點雙享兩救助”脫貧保障機制正式啟動實施以後。作為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舉措,對群眾來説是好事實事,但更需要整合不同領域、多個部門的社會資源,涉及政策導向、資金支援、人員調配等多個層面,哪個方面都不能出問題,都不能有遺漏。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援下,楊如軍主動領命,承擔協調推動責任,向上彙報,向下銜接,與十幾個部門溝通,和若干家金融機構“過招”,為走好“五點雙享兩救助”這盤棋,楊如軍硬是把自己逼成了“生旦淨末丑”樣樣精通的“雜家”。
為確保好政策好舉措快速落地落實,他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帶領社會保障團隊,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按照“三主動”原則,即主動與各成員單位搞好配合,構建“黨委主導、政府搭臺、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主動對落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情況進行提早對接,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主動深入鄉鎮、行政村現場辦公,把工作做到“最後一公里”。
為了讓各相關部門認同“五點雙享兩救助”機制,一目了然掌握可行性和操作性,他提出了算好“四筆帳”。即幫助困難群眾算好經濟賬,零風險、零投入享受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紅利;幫助相關部門算好社會效益賬,推進脫貧攻堅,體現社會責任擔當;幫助各級財政算好資金兜底賬,適齡貧困群眾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後,每年減少城鄉居保養老金支出1200多萬元,當養老金達到低保金兩倍時取消低保金,每年將節省低保資金支出3300多萬元;和業內人士算好社保帳,通過創新工作模式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增強抵禦風險能力。由於“功課”做得足,不僅保證了工作進度,更提高了工作成效。例如在解決貸款資金方面,他反覆與銀行磋商貸款利率,進行多輪拉鋸式談判,由最初基準利率下浮10%,到下浮20%,再到下浮30%,最後下浮到40%,年貸款利率僅為2.87%;與商業保險公司反覆協商商業保險費率,將費率由10‰下降到8‰,再由8‰下降到6‰,最後確定為5‰,並且取消了免責期。在解決政策方面,他積極與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社保局溝通協調,確保了貧困群眾生活保障穩增不降,取消了超齡參保人員享受待遇的等待期。此外,還推動市縣(區)政府分別設立兜底扶貧資金,用於支付100%的身故保險費和20%的貸款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