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一個月有2000元補貼,政府還把我們一家三口納入低保。”新疆烏恰縣巴音庫魯提鄉巴音庫魯提村村民玉木爾阿力·阿瑪提説,他當了6年的護邊員,這幾年,護邊員補貼從原來的200多元漲到800元,又漲到2000元,讓他格外滿意。
就業保持平穩、教育更加公平、保障擴面提質、看病更加方便、居住不斷改善、生活更加便利……人民群眾越來越有獲得感。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繪就新疆民生建設的新畫卷。
醫保上了雙保險
2015年底,搬進新家的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鄉也拉曼村牧民葉爾波力·賽哈巴提,正在自家亮堂的小院為羊圈中的羊羔喂食。他樂呵呵地説:“放了十幾年羊,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日子。”
葉爾波力·賽哈巴提如今的幸福,得益於近年來新疆不斷推進的定居興牧工程。定居興牧、安居富民等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相繼實施,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為全疆的共識和行動。
讓各族群眾感到溫暖的事情不止這一件。從帕米爾高原到準噶爾盆地,從塔裏木河畔到阿爾泰山下,從南疆到北疆,從城市到鄉村,就業、教育、醫療、社保、扶貧、安居、暖心、興邊、安全等九大惠民工程遍地開花。廣大人民群眾最為關切的“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行路難”“就業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不斷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使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懷與溫暖。
2016年,新疆先後實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城鎮職工大病保險,為所有基本醫保參保人員(城鄉居民、城鎮職工)築起了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的“雙保險”。據自治區人社廳統計,截至今年8月,新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共賠付66265人次,累計賠付金額2.92億元,單例最高賠付6.68萬元,減輕了參保人員因意外傷害帶來的經濟負擔。
一項項惠民舉措接連出臺,一項項惠民工程逐一實施……近年來,新疆堅持把本級財政支出和對口援疆資金7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真金白銀的投入,使2000多萬各族群眾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托起“穩穩的幸福”。
轉移就業暖南疆
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四地州是新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自治區集中力量補上南疆民生短板,讓南疆各族群眾得到實惠,過上好日子。
“我們一家三口都在這兒上班,一個月收入加起來六七千元,擱以前想都不敢想,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新疆雪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員工阿卜杜熱伊木·麥提剋日木説。
今年4月,自治區啟動喀什、和田兩地3年10萬人轉移就業計劃,著力解決南疆就業問題。如今,像阿卜杜熱伊木·麥提剋日木一樣,喀什、和田兩地近4萬名城鄉富餘勞動力受益於這項就業惠民工程,轉移到東疆、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就業,開啟了新的生活。
近年來,新疆以南疆四地州為重點區域,實施紡織服裝産業帶動就業、“短平快”項目等,多渠道、多形式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到紡織、服裝、地毯、刺繡等企業實現穩定轉移就業。2014年至2016年,南疆四地州共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486.7萬人次,佔全區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六成。越來越多的南疆農村富餘勞動力走出家門,走進廠門,從農民轉變為産業工人,身份發生了變化,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如今的南疆,學校已成為最亮麗的一道風景,15年免費教育為越來越多的家庭築起美好未來的根基。“民生改善,最大的變化就是教育。”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黨委副書記、州長迪力夏提·柯德爾汗深有體會,“全面優質的教育,是南疆發展的希望。”
一戶一策斷窮根
2016年3月11日,伊吾縣鹽池鎮4個村舉行脫貧民主評議會,279戶脫貧者鄭重地在脫貧冊上摁上了紅手印,從那一刻起,“貧困戶”這個稱號在鹽池鎮消失。為那一刻,新疆哈密地區伊吾縣鹽池鎮原黨委書記馬衛東努力了將近5年。
阿爾通蓋村村民托乎提汗·艾則孜一家4口人每年只能靠給別人放羊和低保維持生活。馬衛東了解到她有打馕的手藝後,帶著幾名幹部幫助托乎提汗·艾則孜修建了馕坑和遮涼棚,讓鹽池鎮每個商店櫃檯都擺上托乎提汗·艾則孜的香馕,擴大銷路。僅用3年,托乎提汗·艾則孜一家的年收入由當初不足1萬元增加到8萬元,迅速實現了脫貧。
挖出了窮根,還得找對讓群眾富裕的出路。新疆喀爾裏克有限公司落戶鹽池鎮農副産品産業園區,北牧鹽池羊農民專業合作社宣告成立,新疆冰雪果業有限公司悄然而至……鄉里500多名富餘勞動力經過免費培訓,走進了現代化的生産車間,由村民變成了産業工人。2015年底,鹽池鎮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5751元,在伊吾縣排名第二。
2013至2016年,新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61萬人減少到122萬人,139萬人實現脫貧。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16年,全區有60多萬貧困人口、810個貧困村、5個貧困縣通過了貧困退出驗收核查,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55元,貧困群眾的錢包慢慢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