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共生的範例

發佈時間:2017-09-15 09:41:27 | 來源:人民畫報 | 作者:李霞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塞罕壩,林場,自然,犧牲,森林

曾經單一的人造林海正在逐漸變成上有松濤、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喬灌草”自然生態景觀,物種多樣性也正在逐漸完善。

1681年,在遼、金時代帝王狩獵地“千里松林”,如日中天的清康熙皇帝設立了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以作皇家“肄武、綏藩、狩獵”之地。這裡距京城400多公里,林木茂密、水草豐美,野獸出沒。今天的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就建在這裡。

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王朝國力虛弱,“木蘭圍場”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伐木、墾荒,以補國庫空虛。自此時直到1916年的53年間,130多萬畝林地被開墾。清朝亡,這裡的原始森林、草場、河流也因過度開墾而退化成荒原沙地。

數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內蒙古高原的風沙毫無遮擋地南侵,沙塵籠罩成為北京冬春季常見的景象。

1961年,當時的國家林業部派員赴塞罕壩勘探,規劃建設人造森林。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第十二年,國民經濟處在困難時期。中國政府顯然意識到森林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決心建立國有林場,恢復被破壞的植被。1962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式成立。這標誌著人工造林工程的開啟,也是塞罕壩人與大自然共生故事的開端。

犧牲

為償還古人欠下的環境債,塞罕壩第一代幹部、職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林場建立之初,林業部調集了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24所大中專院校的127名畢業生,加上當地幹部、職工一共369人。

冬天的塞罕壩氣溫多在零下40多攝氏度,大雪封路,幾乎與外界隔絕;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和牛車,100公里的路要走兩三天。人們住在土坯砌成的地窨子裏,冬天寒冷,早晨眉毛、頭髮覆著一層霜;晚上簡易帳篷外惡狼嚎叫,令人心驚膽戰。

“先生産,後生活”是當時社會主義建設的口號,在這裡也不例外。儘管身處惡劣的氣候環境和非正常的生活條件中,但這個口號深入人心,被視作理所當然。

到1982年,這裡已經綠樹成林,但生活和教育條件的改善還是近些年的事情。教育條件不足,致使上世紀80年代以前,林場的子弟中不曾出過一個大學畢業生。“我們不是犧牲了一代人,而是兩代人。”這裡的職工説。

自然災害是人工林的死敵,也給塞罕壩人心中留下永遠的痛。林場職工至今記得1977年10月28日那場雨淞災害:持續的降雨和低溫,使樹木被厚厚的冰淩包裹,重壓下的樹枝隨即斷裂,20萬畝樹林瞬間損毀。1980年的旱災,百年不遇,毀掉了12萬畝樹木。

森林火災是又一個威脅。林場建有9座望火樓,其中8座的瞭望員都是夫妻。在遠離人煙的高山上,只有夫妻相伴才可能長久堅持。代價難以想像。陳銳軍、初景梅夫婦在望火樓上工作生活12年,防火期每隔15分鐘一次瞭望報告,生活孤寂單調。遠離人群,缺少交流對象,兒子8歲了還不能流利地説話。

“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幾代人的血淚和汗水凝築而成。

和解

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有詩言:“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塞罕壩人的巨大犧牲換來了荒漠變綠洲的奇跡。

到1982年,林場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萬畝,植樹3.2億余株,造林存活率達90%以上。

劉軍夫婦是望火樓的瞭望員,他們仍然記得小時候參加林場植樹的情形。那是上世紀70年代,小學五年級以上的學生加入到植樹造林的大軍中。來年的學費和每星期一次的伙食改善都靠這些勤工儉學的勞動所得。當地農民也來林場種樹,以賺取收入貼補家用。

科學技術的運用,為塞罕壩人恢復自然環境提供了重要保障。從1962年試驗階段起,林場的技術骨幹就在技術創新和樹種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培育耐寒、耐風沙的優質樹苗;改進造林機械,提高造林品質和速度。到1964年,516畝落葉松成活率達90%以上,而兩年前的成活率只有8%。

從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改善自然環境的遠見與勇氣,到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綠色發展觀,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共識和使命。

“我們從小就有林子的意識,林子就是家園,林子也是家人。我們看每一棵樹,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林場第三代子弟王崇説。她的祖父和祖母是第一代林場職工,來自東北白城的林業中專學校。

塞罕壩人以巨大的犧牲換來了與被祖先損毀的自然最終的和解。

共生

人類善待自然,自然就會給人類應得的回報。

在塞罕壩,“經營”這個詞跟外面世界的詞意完全不同。外面的“經營”是賺錢、牟利之意,塞罕壩人的“經營”是撫育、照料林地之意。

下面的數字是塞罕壩人“經營”的碩果:從1962年至2016年底,森林面積由24萬畝增加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8%提高到80%。林木總蓄積量由33萬立方米增加到1012萬立方米。

在塞罕壩森林、草原、濕地等多種生態系統中,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昆蟲660種、大型真菌179種、植物62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7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9種。

塞罕壩的無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風天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上世紀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塵天數為56.2天,近年,北京春季沙塵天數減少七成多。

大規模的營造林活動,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帶動了周邊地區的鄉村旅遊、養殖業、山野物資、手工藝品、交通運輸等相關産業的發展。每年可增加群眾收入6億多元,開闢了脫貧致富新途徑。

建場以來,共完成育苗、造林、營林、有害生物防治、林副産品開發利用等9類73項科研成果。

這些數字是人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明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意味著,將人與自然當作目的而非手段,才能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永續發展。  

(本報道未署名圖片由塞罕壩機械林場提供)

1  2  3  4  5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